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观察及护理

李兰;李少红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 钬激光, 肾结石, 护理
摘要: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方法 对应用生物膜的病例(23例)进行2周至3个月的随访,并与未应用生物膜的病例(46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术后不适感出现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生物膜的实验组全部病例术后2周至1个月切口区不适感症状消失,对照组不适感症状消失者仅5例,使用生物膜组能显著缩短术后不适感的时间,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使用生物膜覆盖正中神经,能有效地防止正中神经与切口粘连,减少术后不适感的出现,适宜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琪;史其林;叶作舟;陈臣;顾玉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治疗大肠巨大息肉136例临床分析

    随着内镜操作技术及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肠道息肉治疗原则上行内镜下电切,但对直径大于2 cm的大肠息肉,要求术后回收全瘤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癌变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谭启文;杜福文;钟东;江文明;文德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妇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专科化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手术配合方法已不适应高精尖设备及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专科护理发展的趋势[1].

    作者:禤其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有明确脑外伤史、头颅CT扫描有积液特征的病人术前应用CT进行简易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结果 术后3~4 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者,无1例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马凌波;宋莱殷;李尚阳;许东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少见良性肿瘤3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1~3].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用VATS治疗3例肺少见良性肿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瑛;白舒;丁国强;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

    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在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方法 利用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及DDRT-PCR技术,对单独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和与上皮细胞共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m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片段(ESTs);并对这些ESTs进行斑点杂交印迹分析及克隆测序,将所测阳性克隆的cDNA序列与网上公用核苷酸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差异表达片段44个;经同源性分析,有29个ESTs与已知基因有较高同源性,15个ESTs为新的cDNA片段.结论 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在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前列腺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互调控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小丽;莫曾南;林伟雄;卢少明;陈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在C臂引导下于右颈总动脉与气管间隙穿刺至椎间盘中央,每个间盘盘内注射臭氧2~8 mL,其臭氧浓度为40 μg/mL.结果 随访时间1~6个月,优良率为70%以上.结论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陈录平;张安生;刘孟江;李桂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即丙泊酚瑞米芬太尼组(P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100例.P组以1.5~2.5 mg/kg异丙酚推注, PR组以1~1.5 mg/kg异丙酚推注,复合瑞芬太尼0.15 μg/(kg·min)泵入,待其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胃镜检查.记录药物的总用药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的体动及呼吸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米芬太尼不但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而且能有效降低呼吸抑制、体动等副反应.

    作者:贺丙华;姜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新方法正在国内各大医院迅速开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1],使心肌梗死部位得到血液再灌注,保存心脏功能.

    作者:黄桂传;陈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针穿刺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32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部位约有2/3在基底节区[1,2],而出血量多时往往破入脑室引起脑室内积血,病情也相对较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自2002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32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针穿刺组和内科治疗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门静脉化疗栓塞结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护理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极易侵犯肝脏门静脉系统,在门静脉内形成癌栓.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发生率可高达62.2%~90.2%[1].

    作者:李健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腔管冲洗外引流在重度脑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CT及MRI的普及应用,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早期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以脑室系统大部或完全铸型的重度脑出血临床上也不少见.

    作者:粟显才;黎红;罗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2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因其自身特点,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合并内科疾病多,容易造成误诊,穿孔率达到32%,死亡率达6.4%[1].

    作者:赖添武;莫志和;陈国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附28例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腹腔镜下修补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19例,胃窦部小弯侧前壁穿孔7例,胃体小弯侧前壁穿孔2例.结果 28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5 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均在7 d内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刘晓辉;康正逵;谢开斌;宋文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实验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式,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可提供病椎疼痛的缓解及稳定性,其手术的微创性及较好的临床效果,引起了脊柱外科医生的广泛兴趣.

    作者:甘秀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李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9例食管细小异物的X线诊断

    食道异物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检查细小食道异物时采用少量钡棉多次吞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物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女性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为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盆腔炎因其症状多变,病因复杂,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痛苦,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而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黄慈芳;周梅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