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中;边雨田;达春和;李倩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妇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近年来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老年人因免疫力低、基础疾病多,故老年霉菌性食管炎更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40例老年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老年霉茵性食管炎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开展老年霉菌性食管炎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晖;罗捷;林瑶光;赖铭裕;张君红;李素艳;潘存伟;蒋敦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1例不愿手术或不能手术的Ⅲ、Ⅳ期肺癌或肺转移癌病例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途径为MRI引导经皮穿刺定位.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等,经对症处理,均完全恢复,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术后CT扫描提示CT值明显降低,部分病人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确切,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微,适合不接受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二松;罗业春;罗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李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从2001年起开展腹腔镜手术,2004年1月至 2008年10月进行了21例腹腔镜下Miles手术,与同期接受开腹的Miles手术的13例患者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虎;谢光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四肢重度创伤造成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合并感染,甚至坏死.为了有效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生长,及时修复缺损组织,防止坏疽、骨髓炎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创伤、感染性软组织缺损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尤福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有明确脑外伤史、头颅CT扫描有积液特征的病人术前应用CT进行简易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结果 术后3~4 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者,无1例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马凌波;宋莱殷;李尚阳;许东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的死亡原因,以期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以来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43例中的2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死亡原因.结果 脑疝形成占第一位40%,其后依次为术后再出血15%、脑积液15%、脑室内感染10%、肺部感染10%、消化道出血10%.结论 对巨大血肿应采用双针多针多点穿刺以加速血肿的清除,但也要控制好清除的速度;超早期手术再出血发生率高,尽量不用尿激酶冲洗;出血破入脑室者应及时行脑室穿刺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对有呕吐患者应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加强术后呼吸、血压、心电、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监测,并及时处理.
作者:马志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是利用现代放射技术、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准确高效地采集、存储、归档、传送、显示和管理医学影像信息与病人入口信息的数字化影像系统.
作者:凌寿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
作者:李桂珍;曾锦霞;苏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有经额、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经蝶入路等,均难以达到全切除[1].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对11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病人行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荣南;陈民;吴雪松;刘增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在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方法 利用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及DDRT-PCR技术,对单独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和与上皮细胞共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m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片段(ESTs);并对这些ESTs进行斑点杂交印迹分析及克隆测序,将所测阳性克隆的cDNA序列与网上公用核苷酸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差异表达片段44个;经同源性分析,有29个ESTs与已知基因有较高同源性,15个ESTs为新的cDNA片段.结论 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在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前列腺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互调控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小丽;莫曾南;林伟雄;卢少明;陈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闭式引流瓶,引流3 d拔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例,无效(PD)3例,无效3例(均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无持久性疼痛、大出血、心律失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病人易接受、检查与治疗一次完成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达春和;边雨田;李倩;杜世霞;张小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食道异物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检查细小食道异物时采用少量钡棉多次吞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十分凶险,微创手术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6月,采取后颅窝钻孔引流加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小脑出血1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宁;庞国栋;莫士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波对缺血性脑血管的检测技术国内外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我院体检中心2003年至2008年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行TCD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方法 对应用生物膜的病例(23例)进行2周至3个月的随访,并与未应用生物膜的病例(46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术后不适感出现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生物膜的实验组全部病例术后2周至1个月切口区不适感症状消失,对照组不适感症状消失者仅5例,使用生物膜组能显著缩短术后不适感的时间,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使用生物膜覆盖正中神经,能有效地防止正中神经与切口粘连,减少术后不适感的出现,适宜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琪;史其林;叶作舟;陈臣;顾玉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较新的手术方式,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肿瘤,可提供病椎疼痛的缓解及稳定性,其手术的微创性及较好的临床效果,引起了脊柱外科医生的广泛兴趣.
作者:甘秀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EGP患者分成A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治疗)和B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高频电凝治疗同时进行)各30例,比较两种方法 的疗效.结果 A组单纯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P<0.05),但隆起病灶数消失不明显,仅有18.57%(47/253)的隆起病灶消失;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97.15%(273/281),隆起病灶消失(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均在术后5 d内消失.结论 EGP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简便.
作者: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黄毅;余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1~3].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用VATS治疗3例肺少见良性肿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瑛;白舒;丁国强;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