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颅多普勒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测分析

黄春霞

关键词:经颅超声多普勒, 缺血性脑血管, 脑血流速度, 血流频谱
摘要: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波对缺血性脑血管的检测技术国内外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我院体检中心2003年至2008年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行TCD检测,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新方法正在国内各大医院迅速开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1],使心肌梗死部位得到血液再灌注,保存心脏功能.

    作者:黄桂传;陈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临床上胸腔积液的治疗多采用反复胸腔内穿刺抽液,患者痛苦,治疗费用高,易感染,医务人员工作量大;积液量多时采用的传统闭式引流方法切口大,出血量多,术后患者疼痛明显[1].

    作者:卢仲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术后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3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63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术后6~12个月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随访术后妊娠率.结果 术后1~3个月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实验组中的A、B 两组的FSH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激素水平与术前自身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各组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B组有6例(22.22%)发生绝经期症状.对照组妊娠率(26/85)为30.59%,实验组妊娠率(10/33)为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有短期的影响,是可逆的,但对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赵仁峰;马刚;陈昌益;莫伟英;林枚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治疗老年人急性阑尾炎32例临床分析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因其自身特点,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合并内科疾病多,容易造成误诊,穿孔率达到32%,死亡率达6.4%[1].

    作者:赖添武;莫志和;陈国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0例老年人霉菌性食管炎内镜分析

    近年来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老年人因免疫力低、基础疾病多,故老年霉菌性食管炎更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40例老年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老年霉茵性食管炎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开展老年霉菌性食管炎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晖;罗捷;林瑶光;赖铭裕;张君红;李素艳;潘存伟;蒋敦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疗作用

    目的 探讨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闭式引流瓶,引流3 d拔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例,无效(PD)3例,无效3例(均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无持久性疼痛、大出血、心律失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病人易接受、检查与治疗一次完成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达春和;边雨田;李倩;杜世霞;张小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和损伤小的特点,国外已广泛采用[1].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近年来应用PDT为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内环修补的体会(附54例报告)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公认并广泛开展[1,2].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中重视内环修补,对Ⅲ、Ⅳ型腹股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海旺;曾屈波;陈延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膝关节为好发部位.2007年9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药热熨配合欣维可(海兰-G-F20)行膝关节内注射治疗OA 32例,并与单纯应用海兰-G-F20关节腔内注射的30例进行比较.

    作者:劳丽春;陈家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单鼻孔经蝶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

    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有经额、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经蝶入路等,均难以达到全切除[1].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对11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病人行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荣南;陈民;吴雪松;刘增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纤支镜肺内留置输尿管导管在治疗急性肺脓肿中的应用

    肺脓肿是肺的化脓性炎症,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及时或延迟治疗,可转变为慢性肺脓肿或进一步进展,将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衡中;边雨田;达春和;李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EG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82例单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EGP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 治疗组110例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例的有效率(P<0.05),治疗组110 例EGP患者中104例复查胃镜,对照组82例中78例复查胃镜,治疗组隆起糜烂消失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两项病变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C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扬潮;韦天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妇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尽管手术方式几经改进,外科手术的优良率可达90%,但术后仍有30%的结石残留及70%的复发率,尤其是情况复杂的多发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使得肝叶、段切除手术难以彻底去除病灶.

    作者:李斌;王永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附3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提高对AHCM的诊断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 对 31 例AHCM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 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 mV);V3~V5导联R 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1例全心尖肥厚型可见病理性Q波.合并心房纤颤2例(6.5%).结论 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深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AHCM的可能,ECG异常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相关性,是AHCM的首要诊断依据.

    作者:曾志羽;李小娥;曾知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小脑出血17例体会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十分凶险,微创手术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6月,采取后颅窝钻孔引流加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小脑出血1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宁;庞国栋;莫士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阴道镜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趋向年轻化.因此,寻找有效的宫颈细胞学普查方法以提高诊断敏感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黄川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针穿刺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32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部位约有2/3在基底节区[1,2],而出血量多时往往破入脑室引起脑室内积血,病情也相对较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自2002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32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针穿刺组和内科治疗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诊断腹部疑难病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技术在腹部疑难病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均获病因学诊断,其中诊断为腹腔结核8例,肠粘连5例,回肠憩室 5例,小肠平滑肌肉瘤3例,小肠平滑肌瘤并肠系膜扭转2例,小肠腺癌并肝转移2例,肠系膜淋巴瘤2例,腹茧症1例.结论 腹腔镜对腹部疑难疾病的诊断具有微创、直观、准确的优点,并可以同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庞凌坤;田小林;王海鹏;朱小宝;戴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宫腔镜检查方法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患者对不用宫颈钳钳夹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的宫腔镜检查与宫颈管麻醉后的宫腔镜检查的两种方法的耐受性及满意度.方法 将150名接受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的患者用计算机以2 ∶1的比率随机分组.100人接受宫腔镜检查时不用宫颈钳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为研究组;50人行子宫颈管内麻醉后进行宫腔镜检查,为对照组.两组均用3.5 mm的宫腔镜进行检查.一个1~10 cm刻度的直观类比标,用于评价操作中(VAS1)及操作后(VAS2)的疼痛强度.在操作后立即(满意度1)和操作后15 min(满意度2)评价所有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未用宫颈钳钳夹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组平均疼痛指数明显偏低[VAS1(3.70±2.76)和(5.74±3.72),P<0.000 5;VAS2为(2.28±3.54)和(4.07±3.80),P<0.002 5],两组的病人满意率相近(P1=0.15,P2<0.32).结论 不用宫颈钳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的诊断性宫腔镜可降低患者的痛苦,是有效的宫腔镜检查技术.

    作者:郭广玲;张春莲;陈双郧;冯丽华;罗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