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腔内注射欣维可配合中药热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劳丽春;陈家贵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熨法, 欣维可, 海兰-G-F20, 中西医结合
摘要: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膝关节为好发部位.2007年9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药热熨配合欣维可(海兰-G-F20)行膝关节内注射治疗OA 32例,并与单纯应用海兰-G-F20关节腔内注射的30例进行比较.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2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妇科1 596例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 5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2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无因出现并发症而需要开腹手术处理者.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12例,术后出血2例,术中膀胱损伤2例,腹壁血管损伤8例.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手术难度、术者的经验和手术技巧有关,应加以重视.

    作者:蓝明永;许丽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0例老年人霉菌性食管炎内镜分析

    近年来霉菌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老年人因免疫力低、基础疾病多,故老年霉菌性食管炎更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40例老年霉菌性食管炎的内镜结果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老年霉茵性食管炎的认识,为临床医生开展老年霉菌性食管炎的诊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陈晖;罗捷;林瑶光;赖铭裕;张君红;李素艳;潘存伟;蒋敦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留指端外形基本不变,保留良好的感觉及生动功能,尽可能保留手指段.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伤性指端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杜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1例报告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梗阻,血液回流障碍所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症和下腔静脉高压症,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疑难病.我们在临床中用介入方法治疗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忠;张林潮;韦金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疗作用

    目的 探讨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闭式引流瓶,引流3 d拔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例,无效(PD)3例,无效3例(均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无持久性疼痛、大出血、心律失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病人易接受、检查与治疗一次完成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达春和;边雨田;李倩;杜世霞;张小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内镜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胆管良、恶性狭窄,其作用是将胆汁直接引流入十二指肠,保持正常的胆盐肠肝循环,以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后续治疗,让病人无黄疸生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一定程度地延长寿命[1].

    作者:江琳;张鹏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异位妊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 对160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1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失血量较开腹手术组低(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术后输卵管复通妊娠率较开腹组高(P<0.05);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近(P>0.05).腹腔镜组保留患侧输卵管共78例,其中术中同时行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30 mg者40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术中未行MTX治疗者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微创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赵芳芳;蒋晓莉;覃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诊断腹部疑难病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断技术在腹部疑难病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8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均获病因学诊断,其中诊断为腹腔结核8例,肠粘连5例,回肠憩室 5例,小肠平滑肌肉瘤3例,小肠平滑肌瘤并肠系膜扭转2例,小肠腺癌并肝转移2例,肠系膜淋巴瘤2例,腹茧症1例.结论 腹腔镜对腹部疑难疾病的诊断具有微创、直观、准确的优点,并可以同时行手术治疗.

    作者:庞凌坤;田小林;王海鹏;朱小宝;戴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汽化术加钬激光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

    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采用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加经尿道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向阳;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术后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3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63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术后6~12个月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随访术后妊娠率.结果 术后1~3个月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实验组中的A、B 两组的FSH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激素水平与术前自身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各组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B组有6例(22.22%)发生绝经期症状.对照组妊娠率(26/85)为30.59%,实验组妊娠率(10/33)为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有短期的影响,是可逆的,但对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赵仁峰;马刚;陈昌益;莫伟英;林枚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在乳腺癌的治疗研究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其疗效有明显不同.目前,使用的乳腺癌TNM分期不能识别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群.

    作者:罗善山;陈俊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单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单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将行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开腹组使用缝合止血,腹腔镜组使用单极电凝(功率30~40W,时间2~4 s)止血,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抽血测定E2、FSH、LH水平.结果 两组病例在术后1个月均出现E2下降,FSH、LH增高,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会引起卵巢功能的损害,但腹腔镜下单极电凝(功率30~40 W,时间2~4 s)止血不加重卵巢近期功能的损害.

    作者:黄澎;韦育红;马宝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11例围术期观察及护理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经阴道切除子宫,它不同于传统的经腹子宫切除术,该手术不进入腹腔操作,具有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肠胀气少、进食早、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陈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有明确脑外伤史、头颅CT扫描有积液特征的病人术前应用CT进行简易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结果 术后3~4 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者,无1例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马凌波;宋莱殷;李尚阳;许东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在C臂引导下于右颈总动脉与气管间隙穿刺至椎间盘中央,每个间盘盘内注射臭氧2~8 mL,其臭氧浓度为40 μg/mL.结果 随访时间1~6个月,优良率为70%以上.结论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陈录平;张安生;刘孟江;李桂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种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行中心静脉穿刺术的佳径路.方法 351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行右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C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3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气胸、血肿和血栓形成).结果 与B组相比,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较大,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发生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较大,P<0.05;B组与C组的导管到位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右锁骨下径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少,是这类手术理想的穿刺置管径路.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范海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附28例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腹腔镜下修补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19例,胃窦部小弯侧前壁穿孔7例,胃体小弯侧前壁穿孔2例.结果 28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5 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均在7 d内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刘晓辉;康正逵;谢开斌;宋文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一种新方法正在国内各大医院迅速开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等优点[1],使心肌梗死部位得到血液再灌注,保存心脏功能.

    作者:黄桂传;陈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风险管理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

    作者:李桂珍;曾锦霞;苏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宫腔镜下微型剪刀剪除子宫纵隔28例临床观察

    子宫纵隔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畸形,约占子宫畸形的80%~90%,包括部分性和完全性子宫纵隔,可引起流产和不孕不育.传统的治疗包括经阴道切除或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吕榜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