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忠;张林潮;韦金儒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主要用于消化道平坦型和隆起型早期肿瘤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李晓敏;覃山羽;谭至柔;覃晓芬;张劲松;韦宗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的死亡原因,以期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以来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43例中的2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死亡原因.结果 脑疝形成占第一位40%,其后依次为术后再出血15%、脑积液15%、脑室内感染10%、肺部感染10%、消化道出血10%.结论 对巨大血肿应采用双针多针多点穿刺以加速血肿的清除,但也要控制好清除的速度;超早期手术再出血发生率高,尽量不用尿激酶冲洗;出血破入脑室者应及时行脑室穿刺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对有呕吐患者应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加强术后呼吸、血压、心电、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监测,并及时处理.
作者:马志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十分凶险,微创手术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6月,采取后颅窝钻孔引流加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小脑出血1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宁;庞国栋;莫士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提高对AHCM的诊断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 对 31 例AHCM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 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 mV);V3~V5导联R 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1例全心尖肥厚型可见病理性Q波.合并心房纤颤2例(6.5%).结论 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深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AHCM的可能,ECG异常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相关性,是AHCM的首要诊断依据.
作者:曾志羽;李小娥;曾知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经阴道切除子宫,它不同于传统的经腹子宫切除术,该手术不进入腹腔操作,具有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肠胀气少、进食早、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陈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EGP患者分成A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治疗)和B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高频电凝治疗同时进行)各30例,比较两种方法 的疗效.结果 A组单纯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P<0.05),但隆起病灶数消失不明显,仅有18.57%(47/253)的隆起病灶消失;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97.15%(273/281),隆起病灶消失(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均在术后5 d内消失.结论 EGP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简便.
作者: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黄毅;余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6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伤后3个月内即进行颅骨修补,而对照组则在伤后6个月以后才行颅骨修补,比较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颅骨修补术后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修补不仅能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而且可以改善颅骨缺损而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韦立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行中心静脉穿刺术的佳径路.方法 351例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17例,分别采用不同的穿刺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A组行股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行右中路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C组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3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导管到位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气胸、血肿和血栓形成).结果 与B组相比,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较大,P<0.05;与A组相比,B组与C组发生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几率较大,P<0.05;B组与C组的导管到位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 右锁骨下径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术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少,是这类手术理想的穿刺置管径路.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范海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李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单极电凝对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将行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0例,开腹组使用缝合止血,腹腔镜组使用单极电凝(功率30~40W,时间2~4 s)止血,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均抽血测定E2、FSH、LH水平.结果 两组病例在术后1个月均出现E2下降,FSH、LH增高,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E2、FSH、L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各种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会引起卵巢功能的损害,但腹腔镜下单极电凝(功率30~40 W,时间2~4 s)止血不加重卵巢近期功能的损害.
作者:黄澎;韦育红;马宝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患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在C臂引导下于右颈总动脉与气管间隙穿刺至椎间盘中央,每个间盘盘内注射臭氧2~8 mL,其臭氧浓度为40 μg/mL.结果 随访时间1~6个月,优良率为70%以上.结论 经皮穿刺臭氧盘内注射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损伤小的颈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陈录平;张安生;刘孟江;李桂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部位约有2/3在基底节区[1,2],而出血量多时往往破入脑室引起脑室内积血,病情也相对较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自2002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32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针穿刺组和内科治疗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肺癌的初步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1例不愿手术或不能手术的Ⅲ、Ⅳ期肺癌或肺转移癌病例进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途径为MRI引导经皮穿刺定位.结果 所有病人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包括咳嗽、胸痛、咯血、发热、气胸等,经对症处理,均完全恢复,无手术相关性死亡.术后CT扫描提示CT值明显降低,部分病人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结论 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确切,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微,适合不接受手术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二松;罗业春;罗凤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膝关节为好发部位.2007年9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药热熨配合欣维可(海兰-G-F20)行膝关节内注射治疗OA 32例,并与单纯应用海兰-G-F20关节腔内注射的30例进行比较.
作者:劳丽春;陈家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有明确脑外伤史、头颅CT扫描有积液特征的病人术前应用CT进行简易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结果 术后3~4 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者,无1例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马凌波;宋莱殷;李尚阳;许东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公认并广泛开展[1,2].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中重视内环修补,对Ⅲ、Ⅳ型腹股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海旺;曾屈波;陈延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留指端外形基本不变,保留良好的感觉及生动功能,尽可能保留手指段.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伤性指端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杜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其中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细胞增殖失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目前,用于研究细胞增殖状态的方法有丝分裂计数、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周期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等,它们各有优缺点,细胞周期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因其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指标可靠、可对常规石蜡切片作回顾性研究兼形态学评价,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使用广泛.
作者:沈翀;劳山;陈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1~3].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用VATS治疗3例肺少见良性肿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瑛;白舒;丁国强;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妇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