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附31例报告)

曾志羽;李小娥;曾知恒

关键词:心肌病, 心尖部肥厚型, 巨大倒置T波, 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提高对AHCM的诊断识别,减少误、漏诊.方法 对 31 例AHCM患者的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合并有ECG异常改变(100%);胸前导联(V3~V6)T 波倒置(0.1~2.8 mV),且以V3、V4、V5导联T波倒置为明显;上述导联ST段压低(0.05~0.4 mV);V3~V5导联R 波振幅明显增高;所有左心尖肥厚型病例均无异常Q波,1例全心尖肥厚型可见病理性Q波.合并心房纤颤2例(6.5%).结论 标准12导联ECG显示胸导联V3~V5R波振幅增高伴对称深倒置T波,要高度考虑AHCM的可能,ECG异常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相关性,是AHCM的首要诊断依据.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2例隆起糜烂性胃炎(EG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药物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82例单用药物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EGP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 治疗组110例总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例的有效率(P<0.05),治疗组110 例EGP患者中104例复查胃镜,对照组82例中78例复查胃镜,治疗组隆起糜烂消失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两项病变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C联合药物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要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扬潮;韦天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米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要求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即丙泊酚瑞米芬太尼组(PR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100例.P组以1.5~2.5 mg/kg异丙酚推注, PR组以1~1.5 mg/kg异丙酚推注,复合瑞芬太尼0.15 μg/(kg·min)泵入,待其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胃镜检查.记录药物的总用药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呼吸抑制及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的体动及呼吸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瑞米芬太尼不但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而且能有效降低呼吸抑制、体动等副反应.

    作者:贺丙华;姜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法的应用进展

    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方法有多种.与其他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相比,有限单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所构建的三维非线形模型不仅能逼真地模拟椎体、椎间盘,还能将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结构加入模型,使模拟更加真实和完善.

    作者:张功恒;肖增明;冷双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9例食管细小异物的X线诊断

    食道异物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检查细小食道异物时采用少量钡棉多次吞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1例报告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静脉和(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性梗阻,血液回流障碍所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症和下腔静脉高压症,是血管外科疾病中的疑难病.我们在临床中用介入方法治疗1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忠;张林潮;韦金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基因差异表达

    目的 研究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在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的基因差异表达.方法 利用前列腺间质与上皮细胞共培养模型及DDRT-PCR技术,对单独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和与上皮细胞共培养的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的mRNA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片段(ESTs);并对这些ESTs进行斑点杂交印迹分析及克隆测序,将所测阳性克隆的cDNA序列与网上公用核苷酸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得到差异表达片段44个;经同源性分析,有29个ESTs与已知基因有较高同源性,15个ESTs为新的cDNA片段.结论 前列腺增生间质细胞在有无上皮细胞共培养条件下,存在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可能在前列腺间质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相互调控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小丽;莫曾南;林伟雄;卢少明;陈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有明确脑外伤史、头颅CT扫描有积液特征的病人术前应用CT进行简易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结果 术后3~4 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者,无1例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马凌波;宋莱殷;李尚阳;许东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治疗大肠巨大息肉136例临床分析

    随着内镜操作技术及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肠道息肉治疗原则上行内镜下电切,但对直径大于2 cm的大肠息肉,要求术后回收全瘤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癌变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谭启文;杜福文;钟东;江文明;文德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胃肠息肉169例临床分析

    胃息肉和肠息肉是消化系癌前病变,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摘除病灶具有疗效好、创伤性小、创面易愈合等优点,对防止消化系恶性病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近年我科应用该技术治疗胃肠息肉的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凌霄;邓碧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药物灌肠配合微波治疗盆腔炎50例疗效观察

    盆腔炎是女性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为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盆腔炎因其症状多变,病因复杂,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痛苦,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而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黄慈芳;周梅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两种宫腔镜检查方法的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患者对不用宫颈钳钳夹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的宫腔镜检查与宫颈管麻醉后的宫腔镜检查的两种方法的耐受性及满意度.方法 将150名接受诊断性宫腔镜检查的患者用计算机以2 ∶1的比率随机分组.100人接受宫腔镜检查时不用宫颈钳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为研究组;50人行子宫颈管内麻醉后进行宫腔镜检查,为对照组.两组均用3.5 mm的宫腔镜进行检查.一个1~10 cm刻度的直观类比标,用于评价操作中(VAS1)及操作后(VAS2)的疼痛强度.在操作后立即(满意度1)和操作后15 min(满意度2)评价所有病人的满意度.结果 未用宫颈钳钳夹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组平均疼痛指数明显偏低[VAS1(3.70±2.76)和(5.74±3.72),P<0.000 5;VAS2为(2.28±3.54)和(4.07±3.80),P<0.002 5],两组的病人满意率相近(P1=0.15,P2<0.32).结论 不用宫颈钳牵拉宫颈及局部麻醉的诊断性宫腔镜可降低患者的痛苦,是有效的宫腔镜检查技术.

    作者:郭广玲;张春莲;陈双郧;冯丽华;罗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内镜胆道支架植入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

    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兴的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胆管良、恶性狭窄,其作用是将胆汁直接引流入十二指肠,保持正常的胆盐肠肝循环,以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后续治疗,让病人无黄疸生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一定程度地延长寿命[1].

    作者:江琳;张鹏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纤支镜肺内留置输尿管导管在治疗急性肺脓肿中的应用

    肺脓肿是肺的化脓性炎症,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及时或延迟治疗,可转变为慢性肺脓肿或进一步进展,将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衡中;边雨田;达春和;李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疗作用

    目的 探讨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1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术后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接闭式引流瓶,引流3 d拔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例,无效(PD)3例,无效3例(均有严重低蛋白血症),无持久性疼痛、大出血、心律失常、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内科胸腔镜多部位胸膜钳夹能有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病人易接受、检查与治疗一次完成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达春和;边雨田;李倩;杜世霞;张小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专科化管理的经验及体会

    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手术配合方法已不适应高精尖设备及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是专科护理发展的趋势[1].

    作者:禤其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和开腹Miles手术的临床比较

    我院从2001年起开展腹腔镜手术,2004年1月至 2008年10月进行了21例腹腔镜下Miles手术,与同期接受开腹的Miles手术的13例患者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虎;谢光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在乳腺癌的治疗研究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其疗效有明显不同.目前,使用的乳腺癌TNM分期不能识别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群.

    作者:罗善山;陈俊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方法 对应用生物膜的病例(23例)进行2周至3个月的随访,并与未应用生物膜的病例(46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术后不适感出现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生物膜的实验组全部病例术后2周至1个月切口区不适感症状消失,对照组不适感症状消失者仅5例,使用生物膜组能显著缩短术后不适感的时间,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使用生物膜覆盖正中神经,能有效地防止正中神经与切口粘连,减少术后不适感的出现,适宜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琪;史其林;叶作舟;陈臣;顾玉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探讨(附561例报告)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561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61例中有558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9.47%,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发生率0.71%(4/561),胆管损伤率0.36%(2/561),手术时间(51.36±20.46)min;病人术后住院时间 1~10 d,平均(4.15±1.36)d.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戳口小、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微创优点,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果处理失当后果相当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强腹腔镜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文枢;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刘祖军;黄飞;靳小建;雷宇;陈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