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善山;陈俊强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术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中的疗效.方法 对21例有明确脑外伤史、头颅CT扫描有积液特征的病人术前应用CT进行简易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结果 术后3~4 d复查头颅CT,积液基本消失16例,大部分消失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者,无1例死亡.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安全.
作者:马凌波;宋莱殷;李尚阳;许东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盆腔炎是女性较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为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等部位所发生的炎症.盆腔炎因其症状多变,病因复杂,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痛苦,可导致不孕及增加宫外孕的危险,而单纯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黄慈芳;周梅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李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多阶段和多基因改变的过程,其中细胞周期调控失常、细胞增殖失控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目前,用于研究细胞增殖状态的方法有丝分裂计数、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周期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等,它们各有优缺点,细胞周期相关抗原的免疫组化因其技术成熟、操作简便、指标可靠、可对常规石蜡切片作回顾性研究兼形态学评价,在临床应用和研究中使用广泛.
作者:沈翀;劳山;陈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妇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血压脑出血的出血部位约有2/3在基底节区[1,2],而出血量多时往往破入脑室引起脑室内积血,病情也相对较严重,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自2002年3月以来我们采用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内积血32例,取得满意疗效,并与单针穿刺组和内科治疗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CT及MRI的普及应用,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早期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以脑室系统大部或完全铸型的重度脑出血临床上也不少见.
作者:粟显才;黎红;罗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乳腺癌的治疗研究中,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同一分期、同一病理类型、采用同一治疗方案的患者,其疗效有明显不同.目前,使用的乳腺癌TNM分期不能识别具有不同分子生物学行为的肿瘤群.
作者:罗善山;陈俊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 对160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1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失血量较开腹手术组低(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术后输卵管复通妊娠率较开腹组高(P<0.05);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近(P>0.05).腹腔镜组保留患侧输卵管共78例,其中术中同时行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30 mg者40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术中未行MTX治疗者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微创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赵芳芳;蒋晓莉;覃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术后对卵巢功能和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63例(对照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63例(实验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个月、术后6~12个月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观察子宫动脉阻断术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随访术后妊娠率.结果 术后1~3个月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实验组中的A、B 两组的FSH水平上升、E2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激素水平与术前自身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各组性激素水平与自身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的B组有6例(22.22%)发生绝经期症状.对照组妊娠率(26/85)为30.59%,实验组妊娠率(10/33)为3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对卵巢功能有短期的影响,是可逆的,但对妊娠率无明显的影响.
作者:赵仁峰;马刚;陈昌益;莫伟英;林枚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561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61例中有558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9.47%,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发生率0.71%(4/561),胆管损伤率0.36%(2/561),手术时间(51.36±20.46)min;病人术后住院时间 1~10 d,平均(4.15±1.36)d.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戳口小、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微创优点,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果处理失当后果相当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强腹腔镜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文枢;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刘祖军;黄飞;靳小建;雷宇;陈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十分少见,但是种类繁多,发生于腹膜后腔,不包括腹膜后腔脏器本身的肿瘤.肿瘤可来源于其中的脂肪、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管或胚胎残留组织等.
作者:覃关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食道异物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检查细小食道异物时采用少量钡棉多次吞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四肢重度创伤造成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合并感染,甚至坏死.为了有效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生长,及时修复缺损组织,防止坏疽、骨髓炎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创伤、感染性软组织缺损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尤福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留指端外形基本不变,保留良好的感觉及生动功能,尽可能保留手指段.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伤性指端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杜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早期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均可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1],电视腹腔镜下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对输卵管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几乎不遗留瘢痕等,易被患者所接受[2,3].
作者:郭李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公认并广泛开展[1,2].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中重视内环修补,对Ⅲ、Ⅳ型腹股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海旺;曾屈波;陈延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5 mm无缝线透明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80例右眼患者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不扩大切口植入进口折叠人工晶体,B组扩大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结果 两组术后前房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低眼压、浅前房及切口渗漏,术后随访半年未观察到1例眼内炎的发生.结论 5.5 mm无缝线透明角膜缘切口术后自闭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宋强;卢林德;吴尚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在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优良率达95%,所有患者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指对现有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
作者:李桂珍;曾锦霞;苏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