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松;罗业春;罗凤荣
目的 比较单针与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SDH患者随机分成单针组和双针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而单针组只用单针在血肿中部进行穿刺冲洗引流,双针组则在血肿的前部和中部各穿刺一针进行冲洗引流.术后24~72 h复查头颅CT,对血肿清除量、平均冲洗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颅内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双针组与单针组比较,术后血肿清除更彻底,术后需冲洗平均次数明显少,而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减少(P<0.05).结论 双针微创治疗CSDH效果更好,清除血肿更彻底,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作者:邓元央;赵邦;黄海能;黄华东;符黄德;李传玉;罗起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波对缺血性脑血管的检测技术国内外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我院体检中心2003年至2008年对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行TCD检测,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原发性肝癌(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极易侵犯肝脏门静脉系统,在门静脉内形成癌栓.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发生率可高达62.2%~90.2%[1].
作者:李健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在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优良率达95%,所有患者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食道异物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检查细小食道异物时采用少量钡棉多次吞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 对160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1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腹腔镜手术组在术中失血量较开腹手术组低(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时间较开腹组短(P<0.05);术后输卵管复通妊娠率较开腹组高(P<0.05);手术时间与开腹组相近(P>0.05).腹腔镜组保留患侧输卵管共78例,其中术中同时行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 30 mg者40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术中未行MTX治疗者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异位妊娠安全、有效、微创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赵芳芳;蒋晓莉;覃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561例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61例中有558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成功率99.47%,中转开腹3例,并发症发生率0.71%(4/561),胆管损伤率0.36%(2/561),手术时间(51.36±20.46)min;病人术后住院时间 1~10 d,平均(4.15±1.36)d.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戳口小、创伤少、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少、恢复快等微创优点,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果处理失当后果相当严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加强腹腔镜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江文枢;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刘祖军;黄飞;靳小建;雷宇;陈永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手术入路有经额、扩大额下硬膜外入路、经蝶入路等,均难以达到全切除[1].我科自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对11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病人行单鼻孔经蝶入路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潘荣南;陈民;吴雪松;刘增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的死亡原因,以期提高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取我院2004年以来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基底节区大量脑出血43例中的20例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死亡原因.结果 脑疝形成占第一位40%,其后依次为术后再出血15%、脑积液15%、脑室内感染10%、肺部感染10%、消化道出血10%.结论 对巨大血肿应采用双针多针多点穿刺以加速血肿的清除,但也要控制好清除的速度;超早期手术再出血发生率高,尽量不用尿激酶冲洗;出血破入脑室者应及时行脑室穿刺并腰穿脑脊液置换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对有呕吐患者应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注意早期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加强术后呼吸、血压、心电、肝肾功能、电解质等监测,并及时处理.
作者:马志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1~3].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用VATS治疗3例肺少见良性肿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瑛;白舒;丁国强;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十分少见,但是种类繁多,发生于腹膜后腔,不包括腹膜后腔脏器本身的肿瘤.肿瘤可来源于其中的脂肪、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管或胚胎残留组织等.
作者:覃关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子宫纵隔是女性常见的生殖道畸形,约占子宫畸形的80%~90%,包括部分性和完全性子宫纵隔,可引起流产和不孕不育.传统的治疗包括经阴道切除或开腹手术治疗.
作者:吕榜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趋向年轻化.因此,寻找有效的宫颈细胞学普查方法以提高诊断敏感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黄川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肺脓肿是肺的化脓性炎症,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及时或延迟治疗,可转变为慢性肺脓肿或进一步进展,将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衡中;边雨田;达春和;李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留指端外形基本不变,保留良好的感觉及生动功能,尽可能保留手指段.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伤性指端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杜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社会老年人口增多,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因其自身特点,患者症状体征不典型,病情进展快,合并内科疾病多,容易造成误诊,穿孔率达到32%,死亡率达6.4%[1].
作者:赖添武;莫志和;陈国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5.5 mm无缝线透明角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80例右眼患者根据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植入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不扩大切口植入进口折叠人工晶体,B组扩大切口植入PMMA硬性人工晶体.结果 两组术后前房反应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低眼压、浅前房及切口渗漏,术后随访半年未观察到1例眼内炎的发生.结论 5.5 mm无缝线透明角膜缘切口术后自闭性好,安全性高.
作者:宋强;卢林德;吴尚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群.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生物膜在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防止神经粘连的作用.方法 对应用生物膜的病例(23例)进行2周至3个月的随访,并与未应用生物膜的病例(46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术后不适感出现的病例数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生物膜的实验组全部病例术后2周至1个月切口区不适感症状消失,对照组不适感症状消失者仅5例,使用生物膜组能显著缩短术后不适感的时间,1个月后症状均消失.结论 小切口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中使用生物膜覆盖正中神经,能有效地防止正中神经与切口粘连,减少术后不适感的出现,适宜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姜晓琪;史其林;叶作舟;陈臣;顾玉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建立人工气道,采用面罩或鼻罩等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辅助呼吸功能,从而减轻呼吸肌的疲劳[1].
作者:吴凤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