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术式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对比

黄业武

关键词:真菌性上颌窦炎, 鼻内镜, 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 比较改良上颌窦根治术和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上颌窦真菌病的40例患者行改良上颌窦根治术,40例行鼻内镜下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改良组上颌窦根治术总有效率100%,优于鼻内窟镜下手术组的65%.结论 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比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上颌窦真菌病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非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治疗

    目的 探讨非超乳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3例26眼非超乳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采用散瞳、局部及全身皮质类固醇激素、消炎痛及雷公藤多甙片等综合治疗.结果 大部分患者治疗3~12 d跟部炎症消退,视力恢复,有2例就诊晚,虹膜稍后粘连,人工晶体瞳孔夹持,视力稍下降.结论 非超乳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只要早期就诊,早期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韦晓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我院从1999年3月起至2009年3月采用微创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茅付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术目前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监护、营养支持及肿瘤化疗的重要途径,但在使用过程中可因维护不当或者随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发生中心静脉导管堵塞.

    作者:林月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子鼻咽喉镜下活检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鼻咽喉部因位置特殊,极易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常引起局部的炎症、肿瘤等疾病,且部位较为隐蔽,常规器械检查容易造成漏诊[1].随着电子鼻咽喉镜的广泛应用,对耳鼻咽喉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某些疾病治疗和一些重危患者的抢救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韦梦燕;陈爽;温守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68例中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在小C臂导向下,对诊断明确、无禁忌证的6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每个椎间盘内注射浓度为60 μg/mL的臭氧8~16 mL.术后随访观察6~36个月.结果 参照改良Macnab评估标准判定疗效,优36例,良2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3.8%(57/6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C臂导向下经皮穿刺盘内注射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比较新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翁柱庆;陈旭清;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人径介入诊疗冠心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安全性、优缺点.方法 395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分别接受经股动脉(F)组(n=188)或经桡动脉(A)组(n=207)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CAC手术成功率:A组成功率91.8%,F组成功率99.5%,股动脉成功率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PCI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心病介入诊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易被患者接受,但需要介入医生更多的技巧和更长的学习曲线.

    作者:黄业清;翁羡吾;杨立华;李霖;黄创;郭鹏;黄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早期声门型癌微创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声门型癌利用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早期声门型癌患者共22例,全部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导管管径6.0 cm,导入支撑喉镜并固定,置Zeiss(德国)显微镜或鼻内镜系统(Stors,德国),采用声带黏膜撕脱或射频、消融方法切除肿物或部分声带.结果 随访时间短5年,长10年,平均6年.原位癌2例中1例未复发,1例首次手术后3年复发,行二次声带黏膜撕脱术,术后5年未复发;早期声带癌患者中,高分化鳞癌中8例均无复发,中分化鳞癌9例中1例于第9年复发;中-低分化鳞癌5例中,1年半、4年分别复发1例,上述3例患者全部行垂直半喉切除术.结论 对于早期声门型癌微创手术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之一,既达到了治疗目的 又大程度地保留了喉功能,同时其它手术方式可为复发后再次手术根治提供良好的保证.

    作者:陈勇明;赵萌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钬激光、关节镜下常规器械和开放手术三种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顺性分析1995年3月至2008年1月间107例半月板切除术的病例资料(行开放手术34例,关节镜下常规器械手术42例,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31例).统计分析三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及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钬激光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切开组(P<0.01),后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钬激光组、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术后平均住院日和恢复日常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切开手术组(均P<0.01).切开组均有少量关节积液10~30 mL,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有4例积液5~20 mL,关节镜下钬激光组无积液发生.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和钬激光组高于切开组(P<0.05),关节镜下常规器械组评分低于钬激光组.结论 关节镜下钬激光手术优于常规关节镜和开放手术,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良好选择.

    作者:黄彰;殷浩;谢杰;王晓陆;王双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158例确诊为大肠息肉的患者于电子结肠镜下行氢离子凝固术治疗.并发出血者给予常规止血治疗,术后将切除息肉标本行病理检查,评价其疗效.结果 158例大肠息肉根据息肉数量给予1次或者多次治疗均成功,术中术后并发出血12例,未发生肠穿孔,术前2例病理为腺瘤样息肉,术后为腺癌,转外科手术.结论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及增生性病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扬潮;韦天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的护理干预

    微创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MPCNL)是指利用特定的肾筋膜扩张器将经皮肾通道扩张至14、18F,并利用输尿管镜取石的一种操作方法[1].其优点是创伤小、结石取尽率高、时间短、出血少、愈合快等.该微创手术的成功,不仅需要医生的精湛技术,麻醉的密切配合,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也至关重要.

    作者:尹莉芳;李海琼;陈玉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轻、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1],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因其器械精密易损、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购置数量有限,器械使用存在供需矛盾,由此也带来医院感染的新问题.

    作者:孔磊;黄志灵;潘桂娥;甘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护理比较

    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开展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与同期的传统开放性经腹手术的18例患儿为对照,将两组的护理体会进行比较.

    作者:林少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体会.方法 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应用腹腔镜对4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术.结果 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患者术后5~6 d可进流质饮食,术后4~13 d出院,未发生并发症.出院后继续抗溃疡治疗,3个月后复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饮食基本正常,2例胃镜复检活检报告未见恶性肿瘤细胞.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医疗效率高等优点,可且集诊断及治疗于一体,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理想方法.

    作者:冯春善;梁宁锋;胡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信封式截囊在过熟期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过熟期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皮质液化、囊膜皱缩、悬韧带发生退行性变,造成截囊困难[1],要保持囊膜袋不被撕破,选择截开前囊膜方法很重要.

    作者:符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例报告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外科技术治疗手汗症的经验.方法 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例.VATS两孔腋下径路,用钩状电刀切断L3-T4交感神经干;双侧手术可在同一体位完成.结果 无中转开胸.术后双手立即干燥、红润,所有患者手汗和腋汗全部消失,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VATS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能精确显露胸交感神经链,解剖定位准确,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实.

    作者:蓝碧洋;黄绍华;罗强;钟醒能;张晓安;黄斯阳;叶海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传统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传统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短中期疗效.方法 将我院58例住院的OVCF患者分为PVP治疗组和传统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包括疼痛评分、平均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费用.结果 38例43椎体PVP术后均有腰背部疼痛缓解,均未出现肺栓塞、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但术后CT显示有8例11椎体出现渗漏,引起临床症状较轻.保守治疗组经过治疗1个月后,疼痛症状也有缓解,治疗前后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同PVP比较两者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同均较保守组长.但费用较贵.结论 PVP治疗OVCF可快速缓解疼痛症状,避免了长期卧床,具有微创、安全、临床疗效良好的优点,是治疗OVCF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为6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蓝丽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42例

    目的 探讨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对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RF-Ⅱ型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内固定,行椎板切除减压和髓核摘除,同时行椎间植骨,后外侧关节突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卧床休息4~6周后佩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 随访半年至3年,平均27个月,滑脱椎体平均复位率86%(80%~100%),经X线检查,42个椎间隙的融合率为100%,术后症状基本消失,椎间植骨均融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优良率达88%.结论 RF-Ⅱ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作者:刘昌生;吴永祥;廖永发;李振宏;梁时和;黄善能;邹焕文;黄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酒精浸泡剥离法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翼状胬肉是一种眼科门诊常见病,其术后复发率较高.为适应门诊病人简捷施术的需要,探索简便而又复发率低的术式,我们试用20%的酒精溶液浸泡剥离翼状胬肉,并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强;卢林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方法的进展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远高于下尿路[1].目前,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上尿路结石的治疗方法已由传统的开放手术转为以微创治疗为主.现对上尿路结石的各种治疗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甘能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