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操作技术在骨科内固定取除中的应用体会

王瑞国;王安元;魏书俊;杨红美

关键词:胫骨骨折, 锁骨骨折, 内固定, 取除, 微创技术
摘要:近年来,四肢骨折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成为一种趋势[1].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和功能恢复[2].目前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后,内固定物取除时的微创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并少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微创技术取除内固定物,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经皮肝穿刺胆管内外引流术(PTCD)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7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定位,确定合适的进针部位和进针路径,观察进针点与靶胆管的距离,确定好穿刺点后在X线引导下行PTCD术,穿刺右叶胆管26例,穿刺左叶胆管8例,同时穿刺左右叶胆管3例.结果 本组37例行引流术的病人均一次手术成功,穿刺一针成功率为94%;未出现出血及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 1周胆红素明显下降.结论 X线结合超声引导下PTCD是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并发症少的优点,能明显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杜伟;袁贵斌;刘灿;陈磊;汪永平;叶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七氟醚面罩吸人麻醉在小儿烧伤换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应用于小儿烧伤换药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小儿烧伤换药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15例.A组面罩吸入3%七氟醚,B组吸入4%七氟醚,C组吸入5%七氟醚,K组静脉予以氯胺酮2 mg/kg,然后以0.1%氯胺酮静脉维持.记录入室、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睫毛反射消失时问、疼痛反应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中体动、辅助通气、咳嗽、呕吐、屏气及气道痉挛情况.结果 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时间A组大于B、C、K组,B组大于C、K组;疼痛反应消失时间C组大于K组;术后苏醒时间K组大于A、B、C组;血压、心率K组手术时高于人室时及A、B、C组;术中体动A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 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起效苏醒快,并发症少,更适于小儿烧伤换药等短小手术的麻醉,其中以5%七氟醚的效果较好.

    作者:张瑜;章绵华;徐海容;高少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纳络酮对缺血性大鼠脑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纳络酮(naloxone)对缺血性大鼠不同时段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探讨纳络酮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 参照Longa法复制脑缺血模型,纳络酮干预,EUSA 法测定脑组织中bFGF含量.结果 脑缺血12 h和24 h,纳络酮组脑组织bFGF含量增加.结论 纳络酮在对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中,能促进脑组织产生bFGF.

    作者:张红卫;柯湛华;黄全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联合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104例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宫颈慢性炎症的常见病变,在已婚及有性生活史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治疗方法颇多,本院用保妇康栓联合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10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莫庆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急重症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急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的治疗效果,寻求辅助无效和降低死亡的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61例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有效率80.33%(49/61),患者总死亡率27.87%(17/6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有效率74.47%(35/47),死亡率36.17%(17/47),不稳定心绞痛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的有效率100%(14/14),死亡率0%.冠脉血运重建前死亡率12.77%(6/47),冠脉血运重建后死亡率23.40%(11/47).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是治疗急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措施,与不稳定心绞痛和低左室射血分数的患者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

    作者:莫安胜;林辉;陆卫军;周一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2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210例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碎石成功率97.7%(1182/1210),结石排尽率96.6%(1 169/1 210).主要并发症为输尿管穿孔9例,黏膜明显裂伤或黏膜下假道24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可作为中下段和部分上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崔书平;陈文彬;孟宪涛;杜会改;李辉;刘军平;曾博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癌术后留置皮下植入式给药装置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2006年我科开展肝癌术后留置皮下植人式给药装置为病人进行化疗,由于肝癌一向居高不下的病死率和治疗不易之事实,以及植入给药装置进行化疗药物灌注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而影响护理质量,属于高风险护理.

    作者:张小萍;韦丽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的护理

    我科自2009年1月至6月对7例膝关节病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9-62岁.其中单纯半月板损伤3例,半月板合并韧带损伤2例,韧带损伤1例.关节内游离体1例.

    作者:黄忠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问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8例股骨粗隆问骨折通过骨科牵引床牵引复位,经微刨采用PFN治疗.骨折按AO分型,A112例.A210例,A36例.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率达100%,无髋内翻、下肢缩短、畸形,无内固定物断裂;1 例拉力螺钉松动,再次手术.按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达92.8%.结论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刨伤小、出血少、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尤其对高龄患者较为适宜.

    作者:姚汝斌;杨开舜;代学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辅助生殖技术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用于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临床结局

    目的 比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拈抗州(GnRB-Ant)与激动热(GnRH-a)对卵巢反应不良患者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以寻求更为适合的促排卵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为前次IVF-ET治疗失败,并证明是卵巢反应不良而要求再次IVF-ET治疗的患者,其中58个周期使用GnRH拮抗剂方案,60个周期使用GnRH激动剂短方案,将两组周期取消率、Gn使用天数和剂量、获卵数、周期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Gn使用天数和剂量、获卵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周期取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nRH拮抗剂超排卵,对卵巢反应不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超排卵治疗方案,可以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作者:柳雪琴;方伟芬;檀大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创操作技术在骨科内固定取除中的应用体会

    近年来,四肢骨折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成为一种趋势[1].微创手术可以减少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降低手术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早期康复和功能恢复[2].目前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后,内固定物取除时的微创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并少见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微创技术取除内固定物,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国;王安元;魏书俊;杨红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臀肌挛缩症34例的手术治疗

    目的 回顾分析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根据臀肌挛缩症的分度方法,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臀肌挛缩症患者34例,根据挛缩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经皮或小切口挛缩带松解术,术后72 h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26个月,有效率100%,优良率为94.2%,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 臀肌挛缩症宜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挛缩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个体化治疗,结合术后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显培;唐建东;秦汉兴;赵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我科于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月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护理干预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探讨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4例44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借助广视野系统进行玻璃体切除,并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巩膜外冷凝视网膜裂孔,术前予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指导,术后实施正确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一次手术复位36眼(占86.4%),终复位42眼(占95.5%),2眼因病人不愿做二次手术而放弃治疗.盲目率从术前84.1%(37/44)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7.3%(12/44)(x2=28.781,P=0.000).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疗效确切,护理措施有效.

    作者:黄朝晖;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去除卵丘细胞的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去除卵丘细胞的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共观察85个IVF-ET周期.根据去除卵丘细胞的时问将其分为2组:2~4 h组和16~18 h组,比较两组的年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两组的年龄(32.03±4.38 vs 32.35±4.28)、正常受精率(65.66%vs 67.48%)、异常受精率(11.45%vs 12.98%)、优质胚胎率(42.20% vs 39.75%)、种植率(33.33% vs 33.00%)及临床妊娠率(45.16% vs 4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将受精卵移出受精滴后,2-4 h和16-18 h去除卵丘细胞,可取得相似的临床结局.

    作者:方伟芬;冯贵雪;张波;舒金辉;周红;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两种术式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半导体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复合式小粱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以来在本院住院的38例(38眼)新生血管性青光跟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先用半导体激光封闭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小梁切除术.两组术后均记录视力、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及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1周观察组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t=20.44,P<0.05),对照组眼压较术前亦明显降低(t=24.47,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6个月两组眼压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视力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16眼,与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5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虹膜新生血管均有不同程度回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前房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期前房变浅、引流管阻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行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光凝术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跟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钟珊;李莉;白海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肾上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激素去甲肾上腺、肾上腺素作用血管壁上的受体,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临床症状[1].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麻醉和手术当中对肿瘤的挤压,极易造成血压波动;肿瘤血运丰富,与大量的血管贴近,容易引起大量出血.

    作者:何淑贤;唐金梅;林昀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与传统开胸、关胸方法对胸部疼痛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改良与传统开胸、关胸方法对术后手术侧胸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开胸手术病例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传统开胸、关胸方法为A组(n=25),改良开胸、关胸的方法为B组(n=25),A组采用切除选定部位的一根肋骨进入胸腔,关胸采用直接用7号丝线缝合切口上下肋间肌和壁层胸膜关闭胸腔;B组采用术中不切除肋骨,经选定的肋间进入胸腔,关胸时用克氏针在切口下位肋骨上钻三个等距小孔后经钻孔处缝人1号可吸收缝合线,并经上位肋骨上缘缝出后结扎关闭胸腔.分别于术后24 h、72 h、10 d,3 mo询问及随访病人,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有无胸壁疼痛及疼痛程度.结果 A组术后24 h、72 h、10 d、3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7.22±0.65、5.98±0.62、4.70±0.50、3.46±0.38,B组术后24 h、72 h、10 d、3啪疼痛评分分别为5.26 4±0.44、3.28±0.56、1.08 4-0.37、0.3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B组较A组术后疼痛消失快,远期效果好.

    作者:林荣繁;谢秀斌;蓝华;彭旭;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造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的护理体会

    微造痿经皮肾镜取石术(min-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是通过微创的方法治疗肾结石,尤其是对复杂性肾结石,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残石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该项技术的应用扩大了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适应证[1].我科自20D5年9月至2008年6月采用MPCNL术治疗孤立肾肾结石13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甜霞;沈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肛门内窥镜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3年来对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30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经术后5-8年随访,28例未见复发和转移,3例发生直肠狭窄、大便困难,2例复发.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应根据肿瘤上缘距肛缘的距离,以及肿瘤的大小、有无转移来选择经肛门内窥镜微创手术,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作者:罗远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