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培;唐建东;秦汉兴;赵国平
我科自2009年1月至6月对7例膝关节病患者行关节镜手术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7例,男5例,女2例,年龄19-62岁.其中单纯半月板损伤3例,半月板合并韧带损伤2例,韧带损伤1例.关节内游离体1例.
作者:黄忠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近年来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方法,其对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改善患者预后起到明显作用[1,2].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虽然疗效显著,但风险大,其主要并发症有大出血、食管穿孔、撕裂及心脑血管意外等[3].现将我院消化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47例无痛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治疗和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辛煜芳;施月金;陈春晓;李坤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纳络酮(naloxone)对缺血性大鼠不同时段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探讨纳络酮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方法 参照Longa法复制脑缺血模型,纳络酮干预,EUSA 法测定脑组织中bFGF含量.结果 脑缺血12 h和24 h,纳络酮组脑组织bFGF含量增加.结论 纳络酮在对脑缺血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中,能促进脑组织产生bFGF.
作者:张红卫;柯湛华;黄全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大肠息肉的治疗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高频电治疗仪通过内窥镜实施治疗操作将息肉摘除.结果 765例(1175枚)息肉切除均获得成功,3例并发出血,经钛铗等止血治疗成功.切除的息肉组织为腺瘤性息内433枚,幼年性息肉15枚,增生性息肉97枚,炎性息内219枚,横结肠腺瘤伴早期腺癌1例.术后有689例在6个月至1年复查肠镜,共有11例息肉复发并再次摘除.结论 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为临床治疗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以龙;黄丽静;杨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宫颈糜烂是宫颈慢性炎症的常见病变,在已婚及有性生活史的妇女中发病率较高,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治疗方法颇多,本院用保妇康栓联合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104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莫庆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FCI)术中无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 PCI术中无复流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1).观察用药后靶血管前向血流的TIMI分级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和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替罗非班组术后靶血管TIMI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90 min心电图明显改善,1周内主要终点事件中死亡、顽固性缺血、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PCI术中无复流现象并减少术后1周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不会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
作者:潘朝锌;何贵新;何新兵;吴万里;王庆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经导管应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6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6个月,行胸超声心动图、X线以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定PMVSD直径为4.6~9.6mm,所选国产PMVSD封堵器直径为6~12 mm.共置入16枚VSD封堵器,成功率为100%.术后10 min左心室造影显示15例完全封堵无分流,1例有残留少量分流,1个月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示残留分流消失.随访6个月,原术后2例束支传导阻滞恢复正常,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封堵器移位或破损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发生.结论 经导管置人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安全、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微创介入方法,但其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何贵新;潘朝锌;卢健棋;何新兵;王庆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宫颈炎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1],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目前,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激光、冷冻、波姆、红外线辐射、力普刀等.我科应用波姆和力普刀两种方法治疗中、重度慢性宫颈糜烂,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胆囊切除方面的优劣.方法 选取需行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LC组和MC组各25例,对比两种术式术中、术后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LC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MC组,而MC组的总治疗费用显著低于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和MC有各自优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克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改良与传统开胸、关胸方法对术后手术侧胸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开胸手术病例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传统开胸、关胸方法为A组(n=25),改良开胸、关胸的方法为B组(n=25),A组采用切除选定部位的一根肋骨进入胸腔,关胸采用直接用7号丝线缝合切口上下肋间肌和壁层胸膜关闭胸腔;B组采用术中不切除肋骨,经选定的肋间进入胸腔,关胸时用克氏针在切口下位肋骨上钻三个等距小孔后经钻孔处缝人1号可吸收缝合线,并经上位肋骨上缘缝出后结扎关闭胸腔.分别于术后24 h、72 h、10 d,3 mo询问及随访病人,进行疼痛评分,观察有无胸壁疼痛及疼痛程度.结果 A组术后24 h、72 h、10 d、3个月疼痛评分分别为7.22±0.65、5.98±0.62、4.70±0.50、3.46±0.38,B组术后24 h、72 h、10 d、3啪疼痛评分分别为5.26 4±0.44、3.28±0.56、1.08 4-0.37、0.30±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B组较A组术后疼痛消失快,远期效果好.
作者:林荣繁;谢秀斌;蓝华;彭旭;李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自2003年10月至2008年5月,我科采用后路小切口有限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8例,经随访观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源;郑茂斌;蒋艺生;丘元;雷智坚;赵炜;高志敏;何焕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鼻咽炎是一种病程发展缓慢的慢性炎症,常为慢性增生性炎,且常与邻近器官或全身性疾病并存,如鼻窦炎、腺样体残留、潴留脓肿或咽囊炎等,病因可能是鼻咽部长期受到刺激以致发炎.慢性鼻咽炎的诊断主要靠临床及病理活检.影像学诊断报道较少.本文总结了经病理活检证实的26例慢性鼻咽炎的CT表现,探讨本病的CT诊断价值.
作者:张明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急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的治疗效果,寻求辅助无效和降低死亡的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运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治疗61例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循环治疗有效率80.33%(49/61),患者总死亡率27.87%(17/6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有效率74.47%(35/47),死亡率36.17%(17/47),不稳定心绞痛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0%患者的有效率100%(14/14),死亡率0%.冠脉血运重建前死亡率12.77%(6/47),冠脉血运重建后死亡率23.40%(11/47).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冠脉血运重建是治疗急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措施,与不稳定心绞痛和低左室射血分数的患者比较,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
作者:莫安胜;林辉;陆卫军;周一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脊柱病变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32例,其中颈椎病变5例,胸椎病变10例,腰椎病变15例,骶椎病变2例;共穿刺35例次.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病灶刺中率为100%.1例取材不良,31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96.88%);对转移癌4例、原发癌2例、结核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和穿刺标本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92.3%;全组失访2例,假阳性1例,活检的准确率为90.63%;本组中未出现周围血管、神经、脏器损伤、血肿形成及感染,结核窦道形成、穿刺针道肿瘤种植等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一项微创、安全、准确、有效的脊柱病变诊断方法.
作者:劳贵昌;黄泽和;林树体;苏允裕;杨叶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为20例阑尾炎患者实施免气腹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临床效果满意,深受患者欢迎[1].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蓝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而言,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起搏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双腔起搏器(DDD)因其使心房和心室能顺序起搏,合乎心脏生理要求,受到了医生和患者欢迎.本研究分析我院行DDD植入15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疗效和并发症,为临床进一步推广DDD提供依据.
作者:甘富东;陈定中;覃雪清;谢军席;陆朝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探讨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44例44跟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均借助广视野系统进行玻璃体切除,并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行巩膜外冷凝视网膜裂孔,术前予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指导,术后实施正确的各项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6-36个月,一次手术复位36眼(占86.4%),终复位42眼(占95.5%),2眼因病人不愿做二次手术而放弃治疗.盲目率从术前84.1%(37/44)下降到术后6个月的27.3%(12/44)(x2=28.781,P=0.000).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巩膜外冷凝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疗效确切,护理措施有效.
作者:黄朝晖;李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腹腔镜技术对20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手术,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分析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总结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根据臀肌挛缩症的分度方法,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臀肌挛缩症患者34例,根据挛缩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经皮或小切口挛缩带松解术,术后72 h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并随访其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26个月,有效率100%,优良率为94.2%,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结论 臀肌挛缩症宜早诊断、早治疗,根据挛缩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个体化治疗,结合术后及时有效的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显培;唐建东;秦汉兴;赵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日趋成熟,肝移植手术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1].由于肝移植手术复杂、创伤大,术后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故加强肝移植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维持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治疗率的重要保证.我院1999年至2009年共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105例,现将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清;李佳梅;陈德风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