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永
多年来,后外侧切口一直作为大部分胸外科手术选用标准的切口,该切口长,需要切断胸壁的多块主要肌肉,如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前锯肌等,切口创面大、出血多及开、关胸时间长,且术后肩关节和肺功能恢复慢.自2004年起,我院行经听诊三角的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手术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宏;王平;梁大昌;冯毅;郑贵雄;梁彦;陈冠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8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术296例、传统手术治疗31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的结石残留率、术后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胆管结石中应用胆道镜能达到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可及时发现病变部位、程度,可做出正确处理;配合器械取石可显著降低残石率.
作者:罗汉传;林源;陈小勋;莫显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用中药及米非司酮用于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98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术后6 h起服用中药;对照组138例,术后6 h起服用米非司酮,两组均连用5 d.结果 观察组PEP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血β 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中药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安全、有效,并能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李林;周卓秀;高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判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腹腔内大出血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因输卵管妊娠致腹腔内出血(>600 mL)且需要剖腹探查的患者121例,其中腹腔镜下探查手术54例(腹腔镜组)、常规开腹探查手术67例(开腹手术组),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麻醉时间分别为(109.69±33.65)h及(103.73±35.42)h,手术时间为(78.85±32.64)h及(82.82±34.86)h,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72±6.54)h及(31.75±7.81)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39±0.71)d及(8.30±2.54)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比率为9.3%(5/54),术后发热率16.7%(9/54),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3.9%(16/67)和35.8%(24/67)(P<0.05).腹腔镜组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开腹组有6例切口愈合不良(9.0%).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气腹后收缩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后舒张压高于开腹组,心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对输卵管妊娠导致腹腔大出血的探查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在满意的麻醉和心电监护下,对输卵管妊娠腹腔大出血的患者可选择实施腹腔镜手术.
作者:周红;王卫星;黄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日本FUJINON电子喉镜及图文系统对156例患有咽喉部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156例患者通过检查明确了诊断,其中慢性咽喉炎97例,声带息肉13例,声带小结9例,声带麻痹8例,喉癌5例,会厌囊肿5例,喉结核3例,其他16例.有5例会厌囊肿、3例咽喉异物在电子喉镜下得到治疗和顺利取出异物.结论 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岳;陈爽;古道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声带息肉是喉科常见慢性疾病,通常行手术切除[1].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声带息肉135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俊喜;陈华;李佳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在大多数医院,腹腔镜手术已经取代了大部分开腹手术.由于手术范围的扩大,手术难度的增加,手术并发症的种类也增多,有的并发症是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因此,术后必须严密观察及随访病人,及早发现其并发症并正确处理.现对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35例中等量至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组(20例)采用内科胸腔镜联合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15例)进行反复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治疗组中所有患者(100%)均得到病理诊断.在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胸水控制所需天数、抽放胸水量、胸膜粘连包裹发生率、胸膜增厚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中等量至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治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治方法.
作者:刘航;韦彩周;吕劲;覃安妮;雷志坚;秦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在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2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宋玲珍;徐振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左胸外侧微创小切口,长约6~15 cm,行改良Helller氏手术,并采用膈肌瓣翻转覆盖抗反流措施.结果 手术时间75~102min,平均98 min.胸壁切口出血10~20 mL,平均15 mL.术后胸腔闭式置管引流时间24~36 h,引流液80~220 mL,平均120 mL.全部患者术后1~2 d可下床活动,肩关节活动自如,胸部伤口疼痛轻微.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无食管胃反流症状.结论 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袁天柱;杨鲲鹏;寿化山;韦武利;陈卫民;向敏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1991年Reich等[1]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1994年我国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首先在国内开展了该术式.由于肝脏解剖生理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和器械的局限性,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一直被看作是风险极高的手术,故相对于其他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肝切除的发展一度较为缓慢.在1991年至2001年10年间,全球腹腔镜肝切除才有200多例[2].随着腹腔镜技术韵不断提高和械器的改进,近年来腹腔镜肝切除在临床上的应用发展很快,初步的临床结果令人鼓舞,但仍须进一步的研究和观察.
作者:江文枢;卢榜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加常规治疗肺脓肿38例,与常规治疗的36例作为对照.结果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组2、4、6周治愈率分别为66.7%、94.4%、100%,与对照组36例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臂注药治疗肺脓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贾世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45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1例采取后外侧人路微创小切口置换术,切口长约5~8.5 cm,平均6.8 cm;B组24例采取后路全髋置换,切口长约15~21 cm,平均17 cm.结果 A组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7 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440 mL,术后平均10 d出院,平均住院日13 d,术后未发现并发症;B组平均手术时间58 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690 mL,术后平均17 d出院,平均住院日20 d;两组随访3~11个月,平均6个月,复查时患者能负重行走,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分(35~56分)提高到平均分别为88分(A组86~93分)和90分(B组86~94分).结论 微创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康复时间快、住院日短及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扎离断结合激光腔内闭塞微创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 将39例、45条下肢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肢行内镜下高位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属支、离断小腿段所有交通支、激光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结果 术后患肢症状消失,均未发生并发症,平均住院6 d,平均手术时间(46±5)min.术后1个月复查B超,大隐静脉主干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随访2~48个月,无复发.结论 内镜下高位结扎大腿段大隐静脉属支,并离断小腿段所有交通支,激光腔内闭塞大隐静脉主干,有微创、安全、可靠的特点,术后无瘢痕或少瘢痕,感染几率小,且患者恢复快,是一种微创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迟岳峰;安东来;邹积建;李新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立有无冠状动脉疾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脉造影是通用的常规入路,它操作方便、简单、安全,但是部分患者因周围血管疾病不能成功插入导管,术后下肢制动时间长、外周血管并发症相对较多而给临床工作带来困难.近年来,采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干预的报道逐渐增多,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具有不用严格卧床、创伤小、止血容易、并发症少等优点,因而易于被患者所接受.我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115例,报告如下.
作者:唐胜惠;杨朝品;蒋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腔镜在乳腺癌外科的应用起始于1997年,Yamagata等[1]采用经乳晕入路,在腔镜辅助下采用外部牵拉法建立操作空间,对1例乳腺癌病人成功进行了乳房部分切除术.1999年Ishiguro等[2]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及美容优势.此后,乳腔镜手术和乳腔镜辅助手术得到较快发展.随着广视角腔镜和超声刀等手术器械的完善以及相应技术的成熟,腔镜辅助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谢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5%~13%[1],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死亡率更高.我院于2000年6月至2007年10月采取后颅窝钻孔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手术治疗小脑出血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小华;曹奔放;张成;梁文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腺样体肥大症是儿童的常见病,发病率9.9%~29.2%[1],可引起鼾症、卡他性中耳炎、鼻腔或鼻窦的慢性炎症和反复感冒、咳嗽等临近器官的各种病变,家长容易疏忽,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经鼻内镜直视下的腺样体手术已被广泛应用,现将此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乳晕、胸骨前三孔法(胸壁途径)对2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施行腔镜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并与同期63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开放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腔镜组均成功地施行了腔镜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7.6±8.5)min、(78.3±23.8)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4±9.6)mL、(60.6±17.5)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0)d、(6.6±1.4)d;P均<0.05.术后腔镜组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2例,发生胸前皮下淤斑2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8例;开放组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5例,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0例.两组的并发症均在术后短期内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和传统的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相比较,腔镜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可行,具有颈部无瘢痕的良好美容效果.
作者:杨喜光;向国安;王汉宁;陈开运;李鹏胜;肖方联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 对32例上尿路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探查、气压弹道碎石、置双J管治疗.结果 32例均成功解除梗阻,31例术后肾功能复查正常.结论 对于上尿路结石梗阻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效果显著、实用安全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霄;高宏君;卢尚光;农谦;吴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