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

宋玲珍;徐振平

关键词:腹腔镜, 先天性巨结肠, 护理
摘要:我院在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2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9例护理体会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诊治多种妇科疾病,有出血少、用药少、术后体温升高率低、住院日短、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低等优点[1],充分体现了微损伤和保留功能的特点,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将我科对89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绍洁;黎英兰;伍焕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可回收Sigma支架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采用全覆膜可回收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2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莹;白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对策

    二氧化碳(CO2)作为腹腔镜手术充气介质以暴露腹内脏器,为术者提供了宽阔的视野和易于操作的手术环境,但因此会带来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本文就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气腹以及造成的高碳酸血症对呼吸循环的影响进行探讨.

    作者:黄玲;黄冰;潘灵辉;阮林;蒋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科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治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治价值.方法 回顾35例中等量至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治疗组(20例)采用内科胸腔镜联合导管留置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15例)进行反复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结果 治疗组中所有患者(100%)均得到病理诊断.在体温恢复正常天数、胸水控制所需天数、抽放胸水量、胸膜粘连包裹发生率、胸膜增厚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发症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胸腔镜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中等量至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治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安全的诊治方法.

    作者:刘航;韦彩周;吕劲;覃安妮;雷志坚;秦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喉镜下切除声带息肉的围手术期护理

    声带息肉是喉科常见慢性疾病,通常行手术切除[1].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声带息肉135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俊喜;陈华;李佳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七氟醚和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时应激反应的观察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或(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机会越来越多[1].老年病人在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有可能诱发广泛的并发症和发生意外.寻找适于老年病人的麻醉诱导药物及方法,使老年病人安全平稳地度过诱导期十分重要.以往老年人多采用依托咪酯诱导,主要原因是其对心血管干扰轻,血流动力学稳定,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但因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异丙酚逐渐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而七氟醚是否可以成为老年人麻醉诱导的药物.本文通过观察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变化,研究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程度.

    作者:陈序;孙宏颖;刘敬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后外侧微创小切口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45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1例采取后外侧人路微创小切口置换术,切口长约5~8.5 cm,平均6.8 cm;B组24例采取后路全髋置换,切口长约15~21 cm,平均17 cm.结果 A组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7 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440 mL,术后平均10 d出院,平均住院日13 d,术后未发现并发症;B组平均手术时间58 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690 mL,术后平均17 d出院,平均住院日20 d;两组随访3~11个月,平均6个月,复查时患者能负重行走,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分(35~56分)提高到平均分别为88分(A组86~93分)和90分(B组86~94分).结论 微创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康复时间快、住院日短及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阑尾脓肿的疗效评价

    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选择部分病例采用B超引导下双腔深静脉导管经皮穿刺引流阑尾周围脓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杰;张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镜下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28例为垂体后叶素组(A组)用12 u垂体后叶素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用12 u血管加压索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缩宫素组(C组)缩宫素20 u行子宫肌层注射.分析各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 8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A组、B组与C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用药后15 min A、B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C组(P<0.05,P<0.01),用药后30 min和60 min后三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术后体温、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平;杨洲;郑小敏;刘滨;卢毓芳;黎勇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45例分析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大多数良性卵巢囊肿可在腹腔镜下处理.本文对开腹及腹腔镜治疗45例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前景.

    作者:韦柳芬;李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之佳时间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选择胎儿畸形与超声筛奁的佳时机.方法 应用超声对67 717例孕妇进行产前检查,并观察胎儿的情况.结果 检出胎儿畸形214例,早诊断出胎儿畸形为无脑儿,检查孕周11~13周,其余胎儿畸形检查孕周为20~28周.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畸形有重要价值,如何选择佳筛查的时机,是及时正确诊断胎儿畸形、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关键.

    作者:田晓先;陈科;林莲恩;刘萍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康复干预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后遗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干预对改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放射后遗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住的94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应用康复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干预后1年患者放射后遗症的发生情况及在干预前、干预后1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1年实验组患者放射后遗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评分,实验组无论在总生活质量还是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康复干预可明显减少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放射后遗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黄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腹腔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判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腹腔内大出血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因输卵管妊娠致腹腔内出血(>600 mL)且需要剖腹探查的患者121例,其中腹腔镜下探查手术54例(腹腔镜组)、常规开腹探查手术67例(开腹手术组),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麻醉时间分别为(109.69±33.65)h及(103.73±35.42)h,手术时间为(78.85±32.64)h及(82.82±34.86)h,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72±6.54)h及(31.75±7.81)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39±0.71)d及(8.30±2.54)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比率为9.3%(5/54),术后发热率16.7%(9/54),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3.9%(16/67)和35.8%(24/67)(P<0.05).腹腔镜组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开腹组有6例切口愈合不良(9.0%).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气腹后收缩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后舒张压高于开腹组,心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对输卵管妊娠导致腹腔大出血的探查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在满意的麻醉和心电监护下,对输卵管妊娠腹腔大出血的患者可选择实施腹腔镜手术.

    作者:周红;王卫星;黄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的研究

    目的 探讨建立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的验证体系.方法 使用IBA公司生产的0.65型电离室配合相应剂量仪DOSE1及验证模体进行绝对剂量的验证;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相对剂量的验证.结果 利用电离室在选定的参考点进行绝对剂量的验证,以此为基础,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相对剂量的验证,可以得出患者调强放疗计划执行的误差.结论 该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可行,可作为建立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的验证体系.

    作者:梁远;吴丹玲;冯国生;陈甲信;廖超龙;莫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0例临床分析

    我院在1998年9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特别高位食管癌)患者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B超介导微波刀凝固止血治疗肝癌破裂13例报告

    肝癌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危险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破裂可局限在肝包膜下,也可破人腹腔,引起急腹症或失血性休克,约10%的病人因此致死.既往此类病例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处理或经肝动脉介入栓塞供血血管[1],达到止血目的,而大部分肝癌病人合并肝硬化,肝功能较差,或合并有黄疸、腹水或有其它并发症,无法做肿瘤切除又不能做血管栓塞,只能姑息保守止血处理,临床预后及病人生活质量并没有明显改善.本科自2004年起应用冷循环微波刀局部消融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13例,止血效果显著,临床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程昌盛;谢月琛;王春清;吴玉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腔镜微创乳腺癌根治术的进展

    腔镜在乳腺癌外科的应用起始于1997年,Yamagata等[1]采用经乳晕入路,在腔镜辅助下采用外部牵拉法建立操作空间,对1例乳腺癌病人成功进行了乳房部分切除术.1999年Ishiguro等[2]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及美容优势.此后,乳腔镜手术和乳腔镜辅助手术得到较快发展.随着广视角腔镜和超声刀等手术器械的完善以及相应技术的成熟,腔镜辅助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谢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多指离断再植9例体会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推广及发展,断指再植已达到较成熟的程度,单指再植的手术成功率很高.然而,对于多指离断再植,由于伤情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再植手指要全部存活仍较困难.我院2005年至2008年行多指离断再植9例30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

    我院在2001年2月至2007年5月经腹腔镜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20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宋玲珍;徐振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

    心血管内科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血管很难穿刺.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无痛、微痛,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静脉穿刺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1].浅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住院的230例心血管病人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