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昌盛;谢月琛;王春清;吴玉凤
高血压小脑出血是由高血压病引起的小脑实质的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左右[1].该病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采用侧脑室引流术及微创手术(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生化酶技术)对11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治凼,效果良好告如下.
作者:杨松;兰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使用超声刀与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超声刀组(118例)与电刀组(145例),分别单独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6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03±3.66)min和(46.21±6.53)min(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19±1.08)mL和(9.04±2.33)mL(P<0.01),住院期间总费用(5 055.14±402.33)元和(3 901.21±590.67)元(P<0.01),术后第1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26.28±3.73)h和(27.04±3.36)h(P>0.05),平均住院天数为(3.86±0.94)d和(3.85±0.94)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期间总费用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超声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较为安全,而电刀的使用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韦斌;王卫星;黄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或(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机会越来越多[1].老年病人在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有可能诱发广泛的并发症和发生意外.寻找适于老年病人的麻醉诱导药物及方法,使老年病人安全平稳地度过诱导期十分重要.以往老年人多采用依托咪酯诱导,主要原因是其对心血管干扰轻,血流动力学稳定,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但因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异丙酚逐渐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而七氟醚是否可以成为老年人麻醉诱导的药物.本文通过观察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变化,研究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程度.
作者:陈序;孙宏颖;刘敬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越性.方法 将45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21例采取后外侧人路微创小切口置换术,切口长约5~8.5 cm,平均6.8 cm;B组24例采取后路全髋置换,切口长约15~21 cm,平均17 cm.结果 A组全髋关节置换平均手术时间67 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440 mL,术后平均10 d出院,平均住院日13 d,术后未发现并发症;B组平均手术时间58 min,术中、术后出血量平均为690 mL,术后平均17 d出院,平均住院日20 d;两组随访3~11个月,平均6个月,复查时患者能负重行走,照片未见人工关节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分(35~56分)提高到平均分别为88分(A组86~93分)和90分(B组86~94分).结论 微创小切口技术行全髋关置换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损伤组织少、感染机会低、康复时间快、住院日短及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
作者:陈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8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术296例、传统手术治疗31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的结石残留率、术后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胆管结石中应用胆道镜能达到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可及时发现病变部位、程度,可做出正确处理;配合器械取石可显著降低残石率.
作者:罗汉传;林源;陈小勋;莫显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镜下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28例为垂体后叶素组(A组)用12 u垂体后叶素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用12 u血管加压索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缩宫素组(C组)缩宫素20 u行子宫肌层注射.分析各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 8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A组、B组与C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用药后15 min A、B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C组(P<0.05,P<0.01),用药后30 min和60 min后三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术后体温、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平;杨洲;郑小敏;刘滨;卢毓芳;黎勇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科从2005年3月至今,对180例早孕妇女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实行人工流产术,减轻人流患者疼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甘平;陈成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68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和同期在我院行传统开腹胃癌手术的68例进行回顾性配对的病例行对照研究.腹腔镜手术的病例作为实验组,开腹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生存率以及癌症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286.1±52.9)min vs(226.4±37.5)min](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变化、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均较少.随访时间3~72个月,平均35个月,腹腔镜组1、3、5年生存率为74.55%、46.88%和45.45%,开腹组为70.90%、56.25%和36.36%,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癌症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远期随访观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生存率及术后复发方面无显著差异.
作者:丁祥飞;卢榜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6年5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采用全覆膜可回收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小儿良性食管狭窄2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莹;白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选择部分病例采用B超引导下双腔深静脉导管经皮穿刺引流阑尾周围脓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杰;张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被采用较多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1].2007年1月至12月我科在腹腔镜下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6年11月至2008年2月应用微造瘘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斌;黄向华;李长赞;董彤;韦钢山;李强辉;季汉初;吴清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加常规治疗肺脓肿38例,与常规治疗的36例作为对照.结果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组2、4、6周治愈率分别为66.7%、94.4%、100%,与对照组36例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臂注药治疗肺脓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贾世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评判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腹腔内大出血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因输卵管妊娠致腹腔内出血(>600 mL)且需要剖腹探查的患者121例,其中腹腔镜下探查手术54例(腹腔镜组)、常规开腹探查手术67例(开腹手术组),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麻醉时间分别为(109.69±33.65)h及(103.73±35.42)h,手术时间为(78.85±32.64)h及(82.82±34.86)h,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1.72±6.54)h及(31.75±7.81)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39±0.71)d及(8.30±2.54)d,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比率为9.3%(5/54),术后发热率16.7%(9/54),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3.9%(16/67)和35.8%(24/67)(P<0.05).腹腔镜组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开腹组有6例切口愈合不良(9.0%).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组气腹后收缩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气腹后舒张压高于开腹组,心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对输卵管妊娠导致腹腔大出血的探查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少,恢复快,并发症较少.在满意的麻醉和心电监护下,对输卵管妊娠腹腔大出血的患者可选择实施腹腔镜手术.
作者:周红;王卫星;黄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心血管内科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血管很难穿刺.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无痛、微痛,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静脉穿刺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1].浅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住院的230例心血管病人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在1998年9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特别高位食管癌)患者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永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氏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17例患者均采用左胸外侧微创小切口,长约6~15 cm,行改良Helller氏手术,并采用膈肌瓣翻转覆盖抗反流措施.结果 手术时间75~102min,平均98 min.胸壁切口出血10~20 mL,平均15 mL.术后胸腔闭式置管引流时间24~36 h,引流液80~220 mL,平均120 mL.全部患者术后1~2 d可下床活动,肩关节活动自如,胸部伤口疼痛轻微.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48个月,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无食管胃反流症状.结论 经胸微创小切口改良Heller手术加膈肌瓣翻转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袁天柱;杨鲲鹏;寿化山;韦武利;陈卫民;向敏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冠脉介入诊断及治疗可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或经皮桡动脉穿刺法,在经皮股动脉穿刺途径时对于有明显动脉硬化的患者,由于其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存在迂曲、狭窄,按常规方法往往很难或无法进行,有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虽然经皮桡动脉穿刺法可替代经皮股动脉穿刺途径,但个别患者桡动脉或锁骨下动脉同样迂曲、狭窄而不能完成冠脉介入诊断及治疗.笔者对15例动脉硬化、迂曲患者借助Swartz(SRO)长鞘经皮股动脉穿刺法成功行介入诊断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东;李平;凌政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推广及发展,断指再植已达到较成熟的程度,单指再植的手术成功率很高.然而,对于多指离断再植,由于伤情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再植手指要全部存活仍较困难.我院2005年至2008年行多指离断再植9例30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前ESWL已经作为大多数肾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ESWL治疗肾下盏结石仍有一定的结石未能取净,有时反复多次碎石仍未能排出.我院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采用微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ESWL术后未排净的肾下盏结石,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廖林楚;银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