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手术进展

姜洪

关键词:鼻内窥镜, 腺样体, 麻醉, 并发症
摘要:腺样体肥大症是儿童的常见病,发病率9.9%~29.2%[1],可引起鼾症、卡他性中耳炎、鼻腔或鼻窦的慢性炎症和反复感冒、咳嗽等临近器官的各种病变,家长容易疏忽,治疗应以手术切除为主.随着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经鼻内镜直视下的腺样体手术已被广泛应用,现将此进展作一综述.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术后用中药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分析

    目的 探讨用中药及米非司酮用于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98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术后6 h起服用中药;对照组138例,术后6 h起服用米非司酮,两组均连用5 d.结果 观察组PEP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血β 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中药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安全、有效,并能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李林;周卓秀;高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硝酸甘油复合美托洛尔在脊柱显微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

    后路脊柱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开放手术的可靠性和显微内镜手术微创性的双重优势[1].由于该术式在1.2 cm内径的通道内操作,术野小而深,而脊柱椎管内分布有非常丰富的血管网,如术中出血稍多,可导致视野不清,增加手术的难度,手术时间延长.我们采用硝酸甘油复合美托洛尔行控制性降压取得良好的效果,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植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腔镜微创乳腺癌根治术的进展

    腔镜在乳腺癌外科的应用起始于1997年,Yamagata等[1]采用经乳晕入路,在腔镜辅助下采用外部牵拉法建立操作空间,对1例乳腺癌病人成功进行了乳房部分切除术.1999年Ishiguro等[2]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在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可行性及美容优势.此后,乳腔镜手术和乳腔镜辅助手术得到较快发展.随着广视角腔镜和超声刀等手术器械的完善以及相应技术的成熟,腔镜辅助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谢桂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听三角微创切口行普胸手术40例体会

    多年来,后外侧切口一直作为大部分胸外科手术选用标准的切口,该切口长,需要切断胸壁的多块主要肌肉,如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前锯肌等,切口创面大、出血多及开、关胸时间长,且术后肩关节和肺功能恢复慢.自2004年起,我院行经听诊三角的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手术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宏;王平;梁大昌;冯毅;郑贵雄;梁彦;陈冠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加常规治疗肺脓肿38例,与常规治疗的36例作为对照.结果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管注药治疗组2、4、6周治愈率分别为66.7%、94.4%、100%,与对照组36例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纤支镜肺泡灌洗结合肺导臂注药治疗肺脓肿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贾世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止血方法及垂体后叶素在术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镜下对84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28例为垂体后叶素组(A组)用12 u垂体后叶素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用12 u血管加压索行子宫肌层注射,28例缩宫素组(C组)缩宫素20 u行子宫肌层注射.分析各组用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及并发症.结果 8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A组、B组与C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中用药后15 min A、B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C组(P<0.05,P<0.01),用药后30 min和60 min后三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三组术后体温、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平;杨洲;郑小敏;刘滨;卢毓芳;黎勇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6例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脑胶质瘤属于颅内恶性肿瘤,是颅内肿瘤常见的类型之一[1],手术切除仍是当前临床治疗中主要的手段.如何确定边界,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尽可能将手术损伤的程度减到低,以及大程度地保留脑组织的功能,至今仍是十分棘手的问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我们在2002年至2007年收治106例脑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向亮;孙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治疗脑内小血肿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脑内小血肿的疗效.方法 对21例脑内小血肿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 术后24 h后血肿量减少80%以上者16例,术后72 h血肿量减少95%以上者18例,1例术后再出血.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3个月后随访,Ⅰ级10例,Ⅱ级9例,Ⅲ级1例;术后半年随访,Ⅰ级15例,Ⅱ级3例,Ⅲ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脑内小血肿能够有效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作者:薛建荣;陈家康;刘桂彪;郑捷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在大多数医院,腹腔镜手术已经取代了大部分开腹手术.由于手术范围的扩大,手术难度的增加,手术并发症的种类也增多,有的并发症是严重的,甚至可能危及到生命.因此,术后必须严密观察及随访病人,及早发现其并发症并正确处理.现对我院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治疗5 cm以下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首诊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徒手单人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的方法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33例,力争瘤体完全凝固.结果 33例36个结节共行144点RFA,每个结节行4点RFA治疗,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完全凝固率93.9%(31/33),AFP转阴率75.0%(9/12);1、3、5年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5.2%、51.6%、60.6%,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6.9%、66.0%、32.4%.结论 RFA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余智渊;孔轶;马国安;李科;欧双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异丙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观察与护理

    我科从2005年3月至今,对180例早孕妇女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实行人工流产术,减轻人流患者疼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甘平;陈成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患者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3年至2006年本院行肝癌切除术后的156例患者,按术后1个月左右是否补充介入治疗分为TACE组(88例)和对照组(68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 TACE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2.1%、48.6%、74.6%,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3.0%、72.8%、63.2%;对照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6.9%、65.5%、82.7%,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2.6%、58.3%、51.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后予辅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可降低患者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作者:余文昌;叶韵彬;周东;陈强;严俊;林海澜;吴晖;张孔志;郝明志;陈明水;陈起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技术及适应证等相关问题.方法 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53例,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人路,单枚球囊依次撑开压缩的椎体,每个椎体充填骨水泥.结果 53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 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且的,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必须熟练掌握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经皮穿刺技术、骨水泥灌注技术及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朱贤康;钟家云;廖永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环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一种长效避孕方法,但由于缺乏医学常识,怕痛或认为年龄大,不好意思去取环,造成很大一部分绝经妇女未能及时地将节育环取出.随着绝经时间延长,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低下,子宫萎缩,宫颈缺乏弹性,扩张困难,这些都造成了绝经后取环的困难,且取环时多发生疼痛,易发生子宫、宫颈及阴道损伤等并发症.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术前1周口服尼尔雌醇4mg,术日予以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后穹窿放置后取环,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穿刺引流治疗阑尾脓肿的疗效评价

    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我科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选择部分病例采用B超引导下双腔深静脉导管经皮穿刺引流阑尾周围脓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凡杰;张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外周不同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后选择头静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两种不同静脉途径行PICC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荣;周艳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阴道穿刺配合药物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6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复发率较高的疾病.保留卵巢功能及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后仍有6.1%~36.5%[1]的复发率,复发症状严重者被迫采取二次甚至三次手术治疗.使用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预防其复发,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对于手术后复发的病例.

    作者:农文清;黄丽珍;韦小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现状

    肺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方法有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ronchial arterial infusion,BAI)、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化疗栓塞、经皮下药盒埋置系统化疗、肺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化疗.其中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及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是支气管肺癌的主要介入治疗手段,适用于各种无手术指征的肺癌或转移性、复发性肺癌,也可在术前、术后使用,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及改善,现就肺癌的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及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杨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右胸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

    2001年6月至2006年5月,我院采用右胸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69例,术后恢复顺利,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曾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脑出血钻孔穿刺抽吸引流40例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中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的5%~13%[1],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死亡率更高.我院于2000年6月至2007年10月采取后颅窝钻孔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手术治疗小脑出血4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小华;曹奔放;张成;梁文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