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消融治疗5 cm以下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余智渊;孔轶;马国安;李科;欧双艳

关键词:肝肿瘤, 老年人, 射频消融
摘要: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首诊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徒手单人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的方法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33例,力争瘤体完全凝固.结果 33例36个结节共行144点RFA,每个结节行4点RFA治疗,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完全凝固率93.9%(31/33),AFP转阴率75.0%(9/12);1、3、5年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5.2%、51.6%、60.6%,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6.9%、66.0%、32.4%.结论 RFA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术后用中药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分析

    目的 探讨用中药及米非司酮用于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98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术后6 h起服用中药;对照组138例,术后6 h起服用米非司酮,两组均连用5 d.结果 观察组PEP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血β HCG转阴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有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中药预防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安全、有效,并能促进机体恢复.

    作者:李林;周卓秀;高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验证的研究

    目的 探讨建立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的验证体系.方法 使用IBA公司生产的0.65型电离室配合相应剂量仪DOSE1及验证模体进行绝对剂量的验证;用二维电离室矩阵MATRIXX进行相对剂量的验证.结果 利用电离室在选定的参考点进行绝对剂量的验证,以此为基础,使用二维电离室矩阵进行相对剂量的验证,可以得出患者调强放疗计划执行的误差.结论 该方法切实有效,简单可行,可作为建立调强放疗个体化患者剂量的验证体系.

    作者:梁远;吴丹玲;冯国生;陈甲信;廖超龙;莫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6例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脑胶质瘤属于颅内恶性肿瘤,是颅内肿瘤常见的类型之一[1],手术切除仍是当前临床治疗中主要的手段.如何确定边界,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尽可能将手术损伤的程度减到低,以及大程度地保留脑组织的功能,至今仍是十分棘手的问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2].我们在2002年至2007年收治106例脑胶质瘤,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向亮;孙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附338例次报告)

    目的 总结我科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338例次的经验教训.方法 292例病人共行338例次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直疝57例次,斜疝281例次,单侧疝246例,双侧疝46例,其中复发疝42例.结果 中转经腹腔腹膜前修补6例次,完全腹膜外手术成功率98.23%.手术时间25~220 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60 min,双侧96 min.住院时间4~16 d,平均7 d.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29例(9.93%),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4例(1.37%),手术大出血1例,膀胱损伤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5年,术后复发1例.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安全,复发率低.掌握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

    作者:刘祖军;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江文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3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mSWM)采用经患侧低位翼点人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肿瘤全切18例,次全切3例,部分切除2例.结果 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13例病人,术后6例明显好转,5例无改善,2例恶化.术后3例不全偏瘫,3例动眼神经麻痹,无死亡病例.18例获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5年.全切的肿瘤未见复发;次全切和部分切除的肿瘤中3例无变化;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13个月因肿瘤复发,1例接受外院再次手术,另1例拒绝再手术于9个月后死亡.结论 合理的术前评估、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是提高mSWM疗效的关键.

    作者:韩文涛;邓勇;张中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子喉镜对咽喉部疾病诊治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日本FUJINON电子喉镜及图文系统对156例患有咽喉部疾病的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结果 156例患者通过检查明确了诊断,其中慢性咽喉炎97例,声带息肉13例,声带小结9例,声带麻痹8例,喉癌5例,会厌囊肿5例,喉结核3例,其他16例.有5例会厌囊肿、3例咽喉异物在电子喉镜下得到治疗和顺利取出异物.结论 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岳;陈爽;古道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的手术配合

    我院2005年12月至2007年10月,对11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直患者应用关节镜行膝关节外纤维粘连松解,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莉;陈胜红;曾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放置宫内节育环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一种长效避孕方法,但由于缺乏医学常识,怕痛或认为年龄大,不好意思去取环,造成很大一部分绝经妇女未能及时地将节育环取出.随着绝经时间延长,卵巢功能衰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持续低下,子宫萎缩,宫颈缺乏弹性,扩张困难,这些都造成了绝经后取环的困难,且取环时多发生疼痛,易发生子宫、宫颈及阴道损伤等并发症.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术前1周口服尼尔雌醇4mg,术日予以米索前列醇400μg阴道后穹窿放置后取环,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心血管内科浅静脉留置针应用体会

    心血管内科病人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多次住院,血管很难穿刺.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尽量做到无痛、微痛,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静脉穿刺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1].浅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避免反复穿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07年12月对住院的230例心血管病人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68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和同期在我院行传统开腹胃癌手术的68例进行回顾性配对的病例行对照研究.腹腔镜手术的病例作为实验组,开腹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生存率以及癌症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286.1±52.9)min vs(226.4±37.5)min](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血常规、肝功能变化、淋巴结清扫数目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均较少.随访时间3~72个月,平均35个月,腹腔镜组1、3、5年生存率为74.55%、46.88%和45.45%,开腹组为70.90%、56.25%和36.36%,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癌症复发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有效,远期随访观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生存率及术后复发方面无显著差异.

    作者:丁祥飞;卢榜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射频消融治疗5 cm以下老年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首诊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1999年9月至2006年12月,采用徒手单人操作技术.多针、多点RFA治疗的方法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33例,力争瘤体完全凝固.结果 33例36个结节共行144点RFA,每个结节行4点RFA治疗,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肿瘤完全凝固率93.9%(31/33),AFP转阴率75.0%(9/12);1、3、5年转移复发率分别为15.2%、51.6%、60.6%,1、3、5年生存率分别是96.9%、66.0%、32.4%.结论 RFA治疗直径≤5 cm老年性肝癌.安全微创,疗效显著,可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许若才;李建良;刘寒春;余智渊;孔轶;马国安;李科;欧双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观察与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被采用较多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1].2007年1月至12月我科在腹腔镜下行阴式子宫全切除术2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方成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4例头颈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患者的临床分析

    游离组织瓣已成为头颈修复的佳和首选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头颈部组织缺损的修复[1~3].我科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共完成了24例患者的24块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雄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创伤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微刨伤措施运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全组均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脏直视手术.本组先天性心脏病75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20例,其中62例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占65.26%;33例采用右侧腋下小切口,占34.74%.结果 本组95例术野显露满意或较满意.全组无手术死亡,无脑部并发症,均治愈出院.来门诊复查的患者切口瘢痕较小,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 在手术熟练的前提下,掌握适应证,运用适合的微创伤措施,不仅可以使疾病本身得到根治,而且可以达到创伤小、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的目的 .

    作者:谭伟;方海宁;吴锋耀;罗又桥;曹辉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微穿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ESWL术后残留肾下盏结石

    目前ESWL已经作为大多数肾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ESWL治疗肾下盏结石仍有一定的结石未能取净,有时反复多次碎石仍未能排出.我院2003年3月至2007年7月采用微穿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ESWL术后未排净的肾下盏结石,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廖林楚;银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8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术296例、传统手术治疗31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的结石残留率、术后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胆管结石中应用胆道镜能达到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可及时发现病变部位、程度,可做出正确处理;配合器械取石可显著降低残石率.

    作者:罗汉传;林源;陈小勋;莫显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经外周不同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后选择头静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两种不同静脉途径行PICC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凤荣;周艳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进展

    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送管体直达上腔静脉中1/3处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无须局麻,留置时间长,避免了经传统的插入途径(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可能出现的气胸、血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为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可靠的无痛性治疗途径,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是PICC穿刺后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易造成物理性损伤,常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2].因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PICC患者的痛苦已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关.现结合文献就PICC置管术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产生原因、发生率和防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金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七氟醚和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时应激反应的观察

    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或(和)合并冠心病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机会越来越多[1].老年病人在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显著,有可能诱发广泛的并发症和发生意外.寻找适于老年病人的麻醉诱导药物及方法,使老年病人安全平稳地度过诱导期十分重要.以往老年人多采用依托咪酯诱导,主要原因是其对心血管干扰轻,血流动力学稳定,受到麻醉医师的青睐.但因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有抑制作用,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异丙酚逐渐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而七氟醚是否可以成为老年人麻醉诱导的药物.本文通过观察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血糖的变化,研究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程度.

    作者:陈序;孙宏颖;刘敬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电视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超声刀与电刀使用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使用超声刀与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分为超声刀组(118例)与电刀组(145例),分别单独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63例全部顺利完成,无需中转开腹.超声刀组与电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43.03±3.66)min和(46.21±6.53)min(P<0.01),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19±1.08)mL和(9.04±2.33)mL(P<0.01),住院期间总费用(5 055.14±402.33)元和(3 901.21±590.67)元(P<0.01),术后第1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分别为(26.28±3.73)h和(27.04±3.36)h(P>0.05),平均住院天数为(3.86±0.94)d和(3.85±0.94)d(P>0.05),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期间总费用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第一次肛门排便或者排气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使用超声刀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较为安全,而电刀的使用可降低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韦斌;王卫星;黄顺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