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例子宫肌瘤栓塞术的临床护理

苏带兰;卢健英

关键词:子宫肌瘤, 介人治疗, 护理
摘要: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其发生率约占育龄妇女的20%-25%[1].近几年来,国内广泛开展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性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使子宫肌瘤缺血、萎缩、吸收或脱落,不仅避免了剖腹手术,而且保留子宫和卵巢正常生理功能,治疗效果令人满意[2,3].我院于2006年1月至12月共为16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胃癌手术的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胃癌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我们比较了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患者胃癌根治术中循环指标、血糖变化、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终恢复时间的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范胜;刘孟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左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经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inserted centralcatheers,PICC)多采用右侧路径插管,左侧静脉因其解剖路径较长、较弯曲而极少使用.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我科根据病人病情及穿刺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采用经左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取得良好效果;并与经右外周静脉导人中心静脉置管进行了临床应用比较,现将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覃美凤;周艳东;莫喜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半倒立俯卧位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13例

    随着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技术的不断改进和临床经验的积累,ESWL已成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后尿道结石因治疗体位和解剖因素的关系,一直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半倒立俯卧位法治疗后尿道结石1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2652例临床分析

    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病人耐受性强、留院时间短等优势,但同时也有一定潜在风险性,有时还会出现相当严重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8年4月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共治疗输尿管结石265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永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36例食管支架放置术的临床分析

    食管、贲门部癌肿所致的狭窄,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导致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紊乱,甚至直接导致衰竭死亡.我院近3年来开展食管支架放置术3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以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式官颈冷刀锥切术在处理宫颈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行宫颈锥切术的130例病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组(改良组)67例和传统官颈冷刀锥切组(传统组)63例.术前诊断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病理和术后住院时同.结果 改良组平均手术时间35min,明显短于传统组55 min(P<0.01);平均术中出血量40 mL,明显少于传统组95 mL(P<0.01);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5 d,少于传统组7.5 d(0.05>P值>0.01).两组术后病理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式宫颈冷刀锥切术不影响锥切治疗效果及病理诊断,能有效进行创面止血,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作者:蒙俊;钟华;曲晓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口腔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种植术护理体会

    随着口腔正畸学科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微种植体支抗(micro implant anchorage,MIA)近几年已在国内外口腔正畸临床界逐渐开展.MIA由于具备支抗充分,相对于传统的领内外支抗(如口外弓、横腭杆等)来说,对患者的依从性要求低,手术简单、微创,支抗效果保证[1],特别适合于有强支抗要求的临床疑难病倒.

    作者:成荣芝;卢珍珍;周嫣;黄敏方;方志欣;陈世稳;欧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肾囊肿内切开引流术治疗肾囊肿

    目的 探讨应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输尿管至肾盂径路,输尿管镜下观察肾囊肿对肾集合系统压迫情况,直视下用电刀将压迫肾盂明显处肾囊肿囊壁内切开,于肾集合系统隧通,并置双J管内引流.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囊肿处理时间5~35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5例囊肿消失,4例可见囊肿与集合系统相通,囊肿明显缩小,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镜技术处理肾囊肿具有安全、微创、近期疗效确切等优点,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作者:王晓平;蓝志相;李恩春;黄延伟;玉海;杨金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组织创伤小、治疗时问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腹腔镜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下咽癌全喉切除、胃代食道术后并发咽瘘、肠瘘患者的护理

    下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发生咽瘘率在3.2%~38.6%[1],但同时并发肠瘘者少见.2008年1月10日,我科成功治愈1例下咽、食管上段癌全喉切除、胃代食道术后并发咽瘘、肠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敏;黄玉英;李凤提;黄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膜后腔镜腰交感神经钛夹夹闭术治疗脚汗症2例报告

    人体的汗腺分泌是由交感神经控制的,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阻断术可以有效治疗手汗症和头面部多汗,但是否能够通过腰交感神经阻断治疗脚部多汗?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我们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腔途径,行腰交感神经钛夹夹闭术治疗2例脚汗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绍红;储修峰;严金;张晓辉;陈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胆囊抽吸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胆囊抽吸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胆石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110例,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前进行胆囊抽吸;B组100例,未进行胆囊抽吸.同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A组的胆囊穿孔率显著低于B组(P=0.0003),A组的手术时间(46.70±15.93 min)显著短于B组(60.75±22.09)min(P=0.047),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6±0.5)d]显著短于B组[(3.6±0.5)d、(4.5±0.8)d](P=0.004).B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多于A组(P=0.62,P=0.02).结论 胆囊抽吸在LC中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胆囊穿孔率、减少并发症的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罗肇林;黄石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362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BPH 362倒.结果 手术时间25~130(45±25)min,切除前列腺20~85(40±15)g,合并膀胱结石85例,伴有膀胱癌8例,术中出血少,无电切综合征及闭孔神经反射发生,发生膀胱穿孔2例.病理检查:良性前列腺增生334例,前列腺癌29例(8%).术后随访6个月,IPSS由(20.6±7.6)分降至(9.6±5.2)分.QDL由(5.3±1.2)分降至(3.2±0.5)分,MFR由(9.3±1.1)mt/s升至(15.5±2.0)ml/8,剩余尿由(116±80)mL减少至(17±10)mL.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方法.

    作者:庞家瑜;何国友;吴品林;肖龙明;庞靖;刘海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对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随着科技的发展,鼻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已成为鼻源性头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我科应用鼻内窥镜对32例鼻源性头痛进行检查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永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困难插管病例,记录插管完成时间,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呛咳情况、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均一次成功,需时30 s至4.5 min,平均约2.0 min,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困难气管插管者行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具有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病人痛苦轻、损伤少、风险小、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九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官腔镜电切术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官腔镜电切术是在官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子宫内良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的微创外科手术.这项全新技术具有集电、光、超声、显像、视频技术及医疗为一体的特点,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1].由于技术较新,配合经验不多,如果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意外.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及本院的实际情况,现将官腔镜电切术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徐伟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进展

    大隐静脉曲张(varleoee veins of lower extremity,VVLE)是血管外科常见的疾病,大约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有下肢浅静脉功能不全[1],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的人.张培华等[2]调查的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8.6%,45岁以上为16.4%.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疗效肯定,但有创伤大、恢复慢且遗留多个手术瘢痕等缺陷.

    作者:刘锦新;韩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微小占位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23例,并对神经导航系统的术中准确性和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应用Steah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过程中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100%.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中应StealthStafion神经导航系统可靠、准确,提高了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手术全切率,同时可减少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罗昱;肖绍文;张超元;阮玉山;廖兴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TLH)是指完全在腹腔镜下完成子宫切除,子宫从阴道或不从阴道取出,阴道残端在腹腔镜下缝合关闭.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1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静玲;马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儿头皮输液针在婴幼儿腰穿术中的应用

    腰椎穿刺术(腰穿术)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技术,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颅内感染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对新生儿腰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代替传统腰穿针,取得较好效果[1].我们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婴幼儿腰穿,也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柳平;高晓燕;劳金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