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气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33例分析

蓝雪琴;马海兰;罗琼芳

关键词:无气腹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下, 良性卵巢肿瘤, 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 损伤, 术式, 疤痕
摘要: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因其损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疤痕等优点而成为主要术式.但有关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我院对33例良性卵巢肿瘤行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骨窗微创开颅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小骨窗微创开颅血肿显微清除术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依据头颅CT术前精确摄片定位,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小骨窗微创开颅,于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脑内血肿56例.结果 本组56例中,52例术后第5天内复查头颅CT,血肿大部分消失;术后第10天复查CT,血肿基本消失.手术后近期疗效:住院期间死亡6例,放弃治疗5例;生存的45例中,随访3个月,以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级:ADL Ⅰ~Ⅲ级39例,占86.6%.结论 应用小骨窗微创开颅对高血压脑出血血肿行显微清除术具有损伤轻微、血肿清除完全、脑内减压及时充分、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的特点,弥补了大骨瓣开颅手术和单纯钻孔引流术的不足,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莫万彬;杜贻庆;王文波;周晓坤;阳永东;唐乐剑;夏学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刀在腹腔镜妇科附件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的开腹手术已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取代.腹腔镜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止血和切割.

    作者:雷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阻滞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作用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可使更多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治疗避免开放性手术[1]等优点,适用于肾脏以下部位的碎石,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麻醉效果直接影响到手术操作的成功与否.我们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43例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甘伟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对策

    增进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舒适程度,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的具体表现,也是评价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肝动脉内灌注抗癌药物加栓塞与单纯性动脉灌注化疗是治疗晚期肝癌的重要措施,能缩小癌性肿块,减轻病痛,延长寿命.

    作者:程虎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腔镜在诊治人工流产术后闭经和月经过少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术是妊娠早期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的手术,是计划生育的补救措施.正常宫腔前后壁相互接触合拢,不发生粘连,由于人工流产术创伤或感染等原因造成子宫基底层破坏,无正常周期性子宫内膜剥脱,因纤维蛋白质渗出、沉积再继发感染则可形成宫腔粘连、纤维化,从而出现月经过少、闭经、不孕、周期性腹痛等临床症状.

    作者:陈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性传播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结核及宫内操作、宫内感染的增多,使不孕症尤其是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多[1].

    作者:赵海琴;张桂红;赵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显微镜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995年Smith和Foley早介绍了MED(Mcroendoscopic dicectomy)技术,即在内窥镜监视下后椎板间隙途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1996年美国SOFAMOR DANK公司推出第一代MED系统,1998年DeAnton报告此术式成功地应用于临床[1].

    作者:韦建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自Mouret于1987年完成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腔镜技术以其微创的特点在外科、妇科等广泛应用.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气腹对机体、腹膜、免疫及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现对近年来腹腔镜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飞;潘灵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106例护理体会

    2003年6月至2006年2月,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10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6例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18~77岁,平均41.8岁.

    作者:陈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Nd:YAG激光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脉冲Nd:YAG激光对根管具有快速、高效消毒及封闭牙本质小管、协助根管清理、成形的作用.近年来,对其在根管治疗中作用的研究不断深入,显示了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近年来Nd:YAG激光辅助完成根管治疗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黎石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评价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往诊断主要靠下肢静脉造影.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的应用,为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检查手段.笔者对56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行CDFI及下肢顺行静脉造影(以下简称AV)检查,以探讨CDFI对诊断下肢浅静脉曲张病因的价值.

    作者:苏芬莲;陶宗欣;王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起源于1987年的胆囊切除术,但随着腹腔镜设备的更新,手术器械的应用和手术技巧的提高,腹腔镜手术例数和种类已迅速扩大.

    作者:唐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动态喉镜下声带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动态喉镜在喉科声带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用德国ATMOSⅡ型动态喉镜对喉科临床声带息肉531例、声带小结139例、声带囊肿22例进行声带显微手术.结果 声带息肉治愈率93.6%、好转率5.5%、无效率0.9%,声带小结治愈率93.52%、好转率5.76%、无效率0.72%,声带囊肿治愈率95.5%、好转率4.5%.结论 应用动态喉镜光线明亮和图像放大的功能,对声带良性病变进行显微微创手术,使声带所受创伤尽量减少,不影响术后声带的振动发音功能.

    作者:王明方;常捷燕;郝晓民;李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35例桥本氏病针吸细胞学临床诊断分析

    桥本氏病又称淋巴瘤样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1].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多种医技检查缺乏特异性,使错误手术所致甲状腺机能减退屡见不鲜.我们采用针吸细胞学(FNAC)诊断该病35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定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40例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其发生率约占育龄妇女的20%~25%,其中黏膜下子宫肌瘤占总数的10%左右[1].本院2004年2月至2007年2月采用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潘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超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31例

    随着医疗水平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腹部脓肿的治疗都在向减少创伤、缩短治疗时间、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方向发展.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治疗腹部脓肿,因其微创、高效、方便省时而深受欢迎.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金维;周映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无气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33例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因其损伤小、恢复快、无明显疤痕等优点而成为主要术式.但有关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报道较少.我院对33例良性卵巢肿瘤行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蓝雪琴;马海兰;罗琼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适应证.方法 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25例,其中22例行肝癌局部切除术,3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结果 24例成功地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行手助式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76 min,平均出血量184 mL,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9.3 d.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腹壁戳孔种植性转移.结论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梦阳;梁中骁;罗建强;黄顺荣;李辛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在神经外科各种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采用腰大池置管引流的4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7例脑脊液漏患者除1例需手术修补漏口外,余16例患者漏口均自行愈合;颅内感染患者5例中有4例感染得到控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患者25例经此法引流血性脑脊液后,仅有3例出现脑积水,1例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腰大池置管引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创伤小、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神经外科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唐景峰;肖绍文;张超元;罗昱;阮玉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轻者影响美容,引起眼部刺激症状,重者累及瞳孔,造成严重视力障碍.目前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根治疗法,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曾广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