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4例临床分析

吴旺业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发性气胸, 气胸容量, 隐定型气胸, 不隐定型气胸, 胸膜固定术
摘要: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3年收治的54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有诱因者29.6%(16/54),无诱因者70.4%(38/54).起病缓慢,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者83.3%(45/54);起病急骤,呼吸困难突然加剧者16.7%(9/54).有气胸体征者44.4%(24/54),无气胸体征者55.6%(30/54).X线胸片未发现气胸征,经转动体位X线透视发现气胸者15.4%(6/39);X线胸片和转动体位透视均未发现气胸,经胸部CT发现气胸者9.3%(4/43).同时存在1项以上如下表现者38.9%(21/54):大量哮鸣音、大量水泡音、快速型房颤、频发性室早、血压高.未经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或手术治疗者2年的复发率81.5%(44/54);经过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或手术治疗者复发率仅9.1%(1/11).结论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同时存在同样以呼吸困难为突出症状的其它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应作为治疗常规.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睾丸中的表达及对生殖功能的调控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类生长因子.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诱发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区自身磷酸化,引起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和二脂酰甘油增多,作为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内游离Ca2+增多,激活蛋白激酶C和环腺苷酶,改变细胞的骨架结构,使细胞分化、分裂和增殖.血液中的EGF主要来源于颌下腺,切除颌下腺将导致生精功能低下.这表明,EGF对雄性的生殖功能有显著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睾丸中存在EGF及其受体表达,并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影响睾丸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宋卫儒;梁季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磁治疗血管性头痛30例临床观察

    血磁疗法是近年兴起的将生物磁学与血液充能辐照疗法相结合的新型治疗技术,通过磁场交换可以降低血粘度,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增强红细胞携氧能力等多种作用,不仅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辅助治疗方法,而且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对血管性头痛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院用血磁疗法治疗血管性头痛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波热凝治疗扁桃体炎的体会

    2004年以来笔者用微波热凝治疗慢性扁桃体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45岁,平均35岁.均诊断为慢性扁桃体炎,无手术禁忌证.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空腹血糖、肝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

    作者:梁曰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治疗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解剖复杂,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术后有延迟胃排空、胰瘘、伤口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我科2002年11月成功地进行了2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治疗体会进行报道.

    作者:陈永军;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江文枢;靳小健;雷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根管长度测量及试尖对根管充填质量的影响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改善根管充填质量,许多根管长度测量仪和新型牙胶尖充填方法相继问世[1,2].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根管长度测量仪和新型牙胶尖充填方法并不能推广应用,目前临床上大多数仍采用手感法和糊剂加牙胶尖侧压充填法,为探讨一种既能有效改善根管充填质量又易于推广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将根管长度测量与试尖步骤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侧压充填法,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过器放置术的护理体会

    下腔静脉滤过器置放术是近几年来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放射学技术.我院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共为128例下腔深静脉血栓患者施行了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业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采供血机构的集中化管理

    桂林市采供血机构的设置规划为市中心血站和分站.中心血站设在桂林市内,分站设在全州县城,两站按地理位置负责所辖十二县及五城区的采供血工作.自2002年9月起,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两站进行集中化管理的改革尝试,目前已由第一步的集中化检验过渡到两站的人、财、物兼并.现将实施集中化管理过程的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商讨.

    作者:周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APO)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规律,通过启动内部机制,主要是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它在胚胎发育、造血、免疫系统的成熟以及维护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细胞恒定与生长平衡、乃至机体衰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关凋亡的研究在临床和基础等各个领域已经广泛开展,凋亡细胞的检测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将流体喷射技术、激光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集于一体,较其它方法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既可定性又可定量,且具有简单、快速和敏感性高的特点,可进行多参数和活体细胞分析[1].近年来在APO的研究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应用FCM检测APO的常用方法与机理及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曾文军;王柳均;樊翌明;吴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科重症中毒性休克82例治疗体会

    我院外科1995~2002年收治重症中毒性休克82例,休克原因:胆系感染20例,急性腹膜炎12例,肠梗阻24例,脓毒败血症14例,重症胰腺炎7例,急性坏死性肠炎5例.本组死28例,直接死于休克21例,休克病死率为25.6%.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莫西沙星400mg/d静脉注射,连续7~14 d;对照组20例用舒巴坦-头孢派酮2 g,静脉注射,2次/d,连续7~14 d.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为75%.治疗组人均住院(6.5±1.5)d,对照组人均住院(10.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莫西沙星是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雅静;马泽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重度农药中毒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急性重度农药中毒4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君;沈凤娟;唐梅;蒋庆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7例新生儿梅毒的护理

    先天性梅毒或称胎传梅毒,是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从母体受染所致[1].我科2002~2004年共收治新生儿梅毒患儿7例,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斯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酸碱失衡类型和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47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血清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HCO3-,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43例患者发生酸碱失衡,其中单纯酸碱失衡28例次,二重酸碱失衡21例次,三重酸碱失衡5例次.所有TABD患者均伴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远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临床诊断TABD必需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AG值和潜在HCO3-联合才更为可信.

    作者:胡水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析护理人员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护患纠纷诉诸于法律.这就给医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精神与工作压力,给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如何防范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成了当今医院管理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护理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对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就此谈一谈新形势下,护理人员防范护患纠纷的对策.

    作者:陈运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阔筋膜外裹移植静脉修复股动脉断裂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阔筋膜外裹移植静脉在预防移植静脉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股动脉断裂患者行外裹阔筋膜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修复治疗,并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无移植血管扭曲、受压、变形、退化及血栓、血管瘤形成,无钙化及硬化斑块,3例(13.63%)患者发生移植血管入口轻度狭窄及祸流.结论间置移植静脉外裹阔筋膜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作用.

    作者:李子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5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分割放疗组26例,2 Gy/d,5次/w,总剂量64 Gy;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组26例,常规分割放疗40 Gy后改为2次/d,1.5 Gy/次,2次间隔≥6 h,总剂量64 Gy.结果1、2、3年生存率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为81%、62%、42%,常规分割组为54%、31%、15%,后程加速超分割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分割组(P<0.05).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急性放射反应略重于常规分割组,但可耐受,不必中断放射治疗.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食管癌能明显提高病人1、2、3年生存率.

    作者:梁锦辉;朱锦贤;梁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又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呢?下面本文就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一些肤浅探讨.

    作者:周雪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器官功能障碍与手术时机的关系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佳手术时机.方法分析433例ACST患者不同术前处理及手术时机MODS的发病率.结果ACST患者入院4 h内经抗休克治疗好转,8 h内立即手术MODS的发病率低;与其他术前处理及手术时机治疗比较,ACST患者MODS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入院4 h内经抗休克治疗好转,8 h内立即手术可能是降低ACST并发MODS发病率的佳手术时机.

    作者:黄荣柏;黄效廷;胡锡琮;李敏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媒体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我校2000年建立了多个多媒体教室以来,笔者将多媒体技术用于组胚教学当中,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冯照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肿瘤病人的心理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是以护理学、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通过护理人员与病人的互动过程,帮助病人获得佳身心状态的一项带有科学性和技术性的措施.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肉体及心理上均承受着极大的痛苦,疾病所造成的躯体上的痛苦和不适的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导致躯体的不适,产生恶性循环.有针对性地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可以使其积极配合诊治,尽量消除由疾病带来的负性影响,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治疗[1].为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我们2003年4月至2004年9月对我院肿瘤科1 05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实施了针对性心理护理,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艳芳;胡敏芝;黄石群;龙碧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