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媒体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冯照善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组织胚胎学, 胚胎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数字通讯技术, 多媒体教室, 组胚教学, 网络技术, 教学内容, 计算机, 报告
摘要: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我校2000年建立了多个多媒体教室以来,笔者将多媒体技术用于组胚教学当中,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肝癌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随着磁共振(MRI)设备的不断完善,成像速度的加快,尤其快速序列可以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1].临床观察表明MRI对肝占位性病变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达到或超过当前CT、B超或核素扫描水平[2],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蒙秋华;龙莉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术后肠梗阻的体会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解除梗阻的方法,除手术外,可行保守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灌肠,局部热敷等,亦可采用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完全解除梗阻,临床上有独到之处,笔者用针灸治疗此病有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严重损害视力的一种眼病,致盲率达15~20%.我国北方青光眼的发病率高达1.39%,而南方的发病率也在0.85%以上.在我国,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位居其它类型青光眼病之首(约占所有青光眼病的60%~80%),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减少青光眼的致盲率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眼科领域借助高科技的发展,开发和利用了许多新的仪器设备,使得青光眼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眼科的应用,给眼前段结构的检查,特别是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研究、诊断、指导治疗、手术评估和随访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现将UBM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作用和指导手术治疗概况作如下综述.

    作者:黄焕光;周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7例新生儿梅毒的护理

    先天性梅毒或称胎传梅毒,是胎儿时期通过胎盘从母体受染所致[1].我科2002~2004年共收治新生儿梅毒患儿7例,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斯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莫西沙星400mg/d静脉注射,连续7~14 d;对照组20例用舒巴坦-头孢派酮2 g,静脉注射,2次/d,连续7~14 d.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为75%.治疗组人均住院(6.5±1.5)d,对照组人均住院(10.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莫西沙星是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雅静;马泽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26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切除术13例,脾修补术5例,保脾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伍海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属急、危、重症,病情变化迅速,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防止失血性休克是抢救的重要措施,也是消化内科护士基本的操作之一,而传统的静脉穿刺针往往难以满足此要求.为此,我院消化内科将远端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应用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运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治疗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由于解剖复杂,手术时间长,创面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高,术后有延迟胃排空、胰瘘、伤口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我科2002年11月成功地进行了2例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治疗体会进行报道.

    作者:陈永军;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江文枢;靳小健;雷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徙前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手术矫正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重度上睑下垂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式易矫正不足,近年来我们采用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徒前的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20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洁;谢怀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阔筋膜外裹移植静脉修复股动脉断裂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阔筋膜外裹移植静脉在预防移植静脉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股动脉断裂患者行外裹阔筋膜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修复治疗,并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无移植血管扭曲、受压、变形、退化及血栓、血管瘤形成,无钙化及硬化斑块,3例(13.63%)患者发生移植血管入口轻度狭窄及祸流.结论间置移植静脉外裹阔筋膜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作用.

    作者:李子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柿子粪石性肠梗阻47例诊治分析

    柿子是我区特产,小儿喜欢食用,因此小儿柿子粪石性肠梗阻时有发生.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5月共诊治小儿粪石性肠梗阻47例,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威;胡虞乾;廖明成;邓水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重度农药中毒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急性重度农药中毒4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君;沈凤娟;唐梅;蒋庆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颅脑外伤、大剂量使用脱水剂、高碳酸血症、低血容量休克等有密切关系,是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认识发病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是避免漏诊误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赤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清尿酸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炎的相互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对升高与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的相互关系.方法对50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不同病程的S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常规、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白蛋白(UMA)、N-乙酰-β-氨基葡萄苷酶(NAG)进行测定,并肘SUA升高的部分患儿实行干预治疗.平均随访8.5个月.结果(1)HSP出现SUA升高31例(62.0%);(2)HSP继发HSPN 23例(46.0%);(3)继发HSPN 23例中SUA升高18例(78.3%),而仅表现为HSP的27例中中SUA升高13例(4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4)与SUA不升高的5例HSPN相比,18例SUA升高组其病情程度无明显加重(P>0.05);(5)对SUA升高的其中10例HSPN进行干预治疗,与无干预的另8例HSPN相比,病程明显缩短(P<0.05).结论HSP患儿SUA升高与HSPN发病率及病程相关,但与肾损害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干预治疗高尿酸血征可缩短HSPN病程.

    作者:刘玉玲;郭小玲;付四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46例小儿烧伤并发惊厥临床分析

    惊厥是小儿烧伤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也很复杂.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2岁以下小儿烧伤932例,住院期间发生惊厥46例,占4.9%.现将其常见发病的原因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桑蕾;张怀军;曾勇;董肇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两种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

    异位妊娠是我国育龄妇女的常见病,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异位妊娠保守治疗在我国已普遍开展.我院于2002年开始对未破异位妊娠患者78例给予两种药物保守治疗,现将疗效总结比较如下.

    作者:梁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2例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威协人类健康,并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重要疾病.脑梗死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糖尿病致组织器官发生多种病变,因此在治疗、护理上有其特点,现将我院内科收治的5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体外循环术后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将20例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前及体外循环中分别静脉注射FDP 200mg/kg,对照组不用FDP.于手术开始前1 h、CPB结束后即刻、CPB结束后1 h分别抽取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外循环前两组TNF-α、IL-6、IL-8水平均无差异,体外循环后即刻及后1h,两组患者TNF-α、IL-6、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CPB时静注FDP可明显减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血中TNF-α、IL-6、IL-8的释放,表明FDP可减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作者:郭建极;何巍;罗玉忠;覃家锦;冼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科重症中毒性休克82例治疗体会

    我院外科1995~2002年收治重症中毒性休克82例,休克原因:胆系感染20例,急性腹膜炎12例,肠梗阻24例,脓毒败血症14例,重症胰腺炎7例,急性坏死性肠炎5例.本组死28例,直接死于休克21例,休克病死率为25.6%.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微型钛板治疗掌骨干骨折

    掌骨干骨折在手外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多为机器绞伤等直接暴力所致.其治疗方法过去多采用开放性骨折用克氏针、钢丝等内固定,闭合性骨折多采用石膏外固定等治疗.近年来,鉴于钢板、螺丝钉内固定可以提供坚强的内固定,出现了板钉系统治疗掌骨骨折.我科自2000~2003年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掌骨干骨折患者1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