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脾破裂26例诊治体会

伍海胜

关键词:外伤, 脾破裂, 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切除术13例,脾修补术5例,保脾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倍他乐克对心力衰竭并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和心室率的影响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和心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在综合治疗1 w后,治疗组32例加倍他乐克+地高辛治疗;对照组30例,加地高辛治疗.2 w后观察心功能和心室率变化的情况.结果倍他乐克+地高辛治疗组改善心功能和控制心室率的疗效明显强于地高辛组(P<0.01).结论倍他乐克+地高辛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功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较快的心室率,并且安全性高,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腰穿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19例体会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多为颅底骨折或穿透开放损伤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腰穿持续引流治疗颅底骨折所致的脑脊液漏19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徙前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手术矫正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重度上睑下垂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式易矫正不足,近年来我们采用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徒前的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20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洁;谢怀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维多方位计算机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三维多方位计算机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 0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了三维多方位计算机快速牵引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和CT或MRI评定疗效.结果治愈1 445例,占70.1%;好转432例,占21.0%;无效183例,占8.9%,总有效率91.1%.结论三维快速牵引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是目前保守治疗本病较好方法之一.

    作者:黄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配合与护理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心肺脑复苏(CPCR)新技术、新成就、新观点不断涌现,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我院8年来抢救42例各种原因所致的心搏呼吸骤停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妇科病人术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手术对机体是一种创伤,对病人的精神也是一种刺激.过度的刺激可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导致生理上一系列变化而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

    作者:李琼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柿子粪石性肠梗阻47例诊治分析

    柿子是我区特产,小儿喜欢食用,因此小儿柿子粪石性肠梗阻时有发生.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5月共诊治小儿粪石性肠梗阻47例,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威;胡虞乾;廖明成;邓水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床边血液灌流治疗重度农药中毒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急性重度农药中毒4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君;沈凤娟;唐梅;蒋庆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切断乙型肝炎病毒在手术室的传播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我国目前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近年来,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手术患者越来越多,如何防止乙型肝炎病毒在手术室的传播,是手术室护理工作及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2000~2004年我院手术室对462例合并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手术,采取了有效措施,达到控制院内感染的标准,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甲亢性心脏病54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临床特征,探讨容易发生的误诊因素.方法对54例甲亢性心脏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为84.2%、48.3%和24.6%.甲亢性心脏病误诊率为16.4%,多发生于无高代谢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结论甲亢性心脏病不伴高代谢综合征表现的病例临床容易误诊,对原因不同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或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检查.

    作者:陈孟;何报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阔筋膜外裹移植静脉修复股动脉断裂2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阔筋膜外裹移植静脉在预防移植静脉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股动脉断裂患者行外裹阔筋膜自体大隐静脉间置移植修复治疗,并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无移植血管扭曲、受压、变形、退化及血栓、血管瘤形成,无钙化及硬化斑块,3例(13.63%)患者发生移植血管入口轻度狭窄及祸流.结论间置移植静脉外裹阔筋膜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作用.

    作者:李子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引起感染及消毒方法研究进展

    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ASGE(American Societyfor Gastrointstinal Endoscopy)估计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者达1000万人次以上[1].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因其材料特殊,构造精细,存在许多管腔、窦道,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怕腐蚀,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消毒剂浸泡,又因其造价高,医院内镜数量少,使用频率高等原因,给内镜消毒带来许多困难,是造成医院疾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消毒剂使用不当,也会对病人与工作人员造成化学性伤害.因此,正确地对内镜进行消毒,预防与控制内镜引起交叉感染和危害,对患者和工作人员有极重要意义.现将内镜引起感染及消毒方法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唐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47例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HBV免疫标志物的比较研究

    目的分析前S1抗原在不同HBV免疫标志中分布状态,了解其在HBV复制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前S1抗原和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分布状态为HBsAg、HBeAb、HBcAb总阳性率为0.26>HBsAg、HBeAg、HBcAb总阳性率0.16.结论前S1抗原为一个反映HBV复制和传染性的良好指标.

    作者:肖康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46例小儿烧伤并发惊厥临床分析

    惊厥是小儿烧伤常见并发症之一,其病因也很复杂.我院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12岁以下小儿烧伤932例,住院期间发生惊厥46例,占4.9%.现将其常见发病的原因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桑蕾;张怀军;曾勇;董肇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围术期处理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为近年来新开展的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鉴于患者本身的病情及手术特点,围术期处理有其特殊性.现将我院4例病人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培佳;梁勇升;岳海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26例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切除术13例,脾修补术5例,保脾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及时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伍海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粘附分子在体外循环全身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体外循环(CPB)可以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近年来,粘附分子(AMs)在SIRS中的作用的研究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

    作者:肖志凌;胡振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肠道外营养在早产儿中应用的体会

    2001年8月至2003年10月,笔者对107例胎龄30~34w,出生体重1 050~1 800g的早产儿进行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速公路交通伤骨折187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伤骨折的特点及其急救治疗方法.方法对187例高速公路伤骨折患者的伤情及急诊救治情况进行回顾.结果骨折以四肢骨折为主,开放性骨折87例,部分病例合并脊柱骨折.骨盆骨折12例,肋骨骨折17例.43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8例在交通事故现场因伤重死亡,故未列入统计.本组手术治疗131例,其余为非手术治疗.176例骨折获良好临床愈合,5例骨折延期愈合,6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高速公路伤骨折病情较重,但只要及时正确进行救治,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卫;刘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酸碱失衡类型和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47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血清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HCO3-,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43例患者发生酸碱失衡,其中单纯酸碱失衡28例次,二重酸碱失衡21例次,三重酸碱失衡5例次.所有TABD患者均伴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远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临床诊断TABD必需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AG值和潜在HCO3-联合才更为可信.

    作者:胡水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