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玲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解除梗阻的方法,除手术外,可行保守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灌肠,局部热敷等,亦可采用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完全解除梗阻,临床上有独到之处,笔者用针灸治疗此病有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类生长因子.EGF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诱发EGFR胞内酪氨酸激酶区自身磷酸化,引起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和二脂酰甘油增多,作为第二信使引起细胞内游离Ca2+增多,激活蛋白激酶C和环腺苷酶,改变细胞的骨架结构,使细胞分化、分裂和增殖.血液中的EGF主要来源于颌下腺,切除颌下腺将导致生精功能低下.这表明,EGF对雄性的生殖功能有显著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睾丸中存在EGF及其受体表达,并可能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影响睾丸功能,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作者:宋卫儒;梁季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日趋成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技术(THA)作为一种重要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所接受.我科2001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完成高龄高危患者THA 49例,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宏;刘清秀;陈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年轻恒牙的牙根未完全发育,要在萌出后2~3年才达到应有长度,3~5年后根尖孔才缩窄.处于牙根形成期的牙齿,如果失去活力,牙根就停止发育,因此,如何使无髓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960年kaiser首先提出根尖诱导形成术(Apexification,Ap).根尖形成诱导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而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尖周炎症的年轻恒牙,在消除感染或尖周炎症的基础上,用药物诱导根尖部的牙髓和根尖周组织形成硬组织,使牙根继续发育并使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一种常见病,手术矫正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重度上睑下垂传统的提上睑肌缩短术式易矫正不足,近年来我们采用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徒前的方法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15例(20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善洁;谢怀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临床资料例1:男性,53岁,因发热、黄染、腹胀和厌油1个月于1994年8月4日入院.查体:T 39.3℃,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8.0 cm,表面光滑,触痛.化验检查:总胆红素86.952μmol/L,A/G12/3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8 U/L,血尿素氮(BUN)2 mmol/L,肌酐(Gr)448.6 μmol/L,肥达式反应1:160.X线胸片提示右侧少量胸腔积液;B超示肝肿大.入院后经护肝,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症状无缓解.17日出现无尿和呼吸困难,20日死亡.尸检报告:肝肿大程度及广泛坏死,肺门、纵隔及肠系膜淋巴结干酪样坏死,肝脏及淋巴结切片抗酸性染色大量抗酸杆菌存在,肝组织找到上皮样结节.
作者:覃永红;吴才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建立人工气道有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经鼻盲目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不足70%,且操作时间长,损伤大.我科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采用低压气囊气管导管,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插入并留置,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14例,插管一次成功达100%,可在3 min内完成,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现将手术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巫红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继发脑损伤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继发脑损伤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我院2002年2月以来,用降温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发热病人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磁共振(MRI)设备的不断完善,成像速度的加快,尤其快速序列可以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1].临床观察表明MRI对肝占位性病变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达到或超过当前CT、B超或核素扫描水平[2],本文就原发性肝癌的MRI诊断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蒙秋华;龙莉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早期DN患者6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35例,对照组(缬沙坦)30例,观察1个月,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平均动脉压、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肌酐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24h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李红艳;陈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SASDH)在临床上少见,我科于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SASDH 8例,均予钻孔引流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宇;黄纯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手术对机体是一种创伤,对病人的精神也是一种刺激.过度的刺激可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可导致生理上一系列变化而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和术后康复.
作者:李琼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3年收治的54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有诱因者29.6%(16/54),无诱因者70.4%(38/54).起病缓慢,呼吸困难逐渐加重者83.3%(45/54);起病急骤,呼吸困难突然加剧者16.7%(9/54).有气胸体征者44.4%(24/54),无气胸体征者55.6%(30/54).X线胸片未发现气胸征,经转动体位X线透视发现气胸者15.4%(6/39);X线胸片和转动体位透视均未发现气胸,经胸部CT发现气胸者9.3%(4/43).同时存在1项以上如下表现者38.9%(21/54):大量哮鸣音、大量水泡音、快速型房颤、频发性室早、血压高.未经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或手术治疗者2年的复发率81.5%(44/54);经过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或手术治疗者复发率仅9.1%(1/11).结论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同时存在同样以呼吸困难为突出症状的其它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应作为治疗常规.
作者:吴旺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心功能和心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在综合治疗1 w后,治疗组32例加倍他乐克+地高辛治疗;对照组30例,加地高辛治疗.2 w后观察心功能和心室率变化的情况.结果倍他乐克+地高辛治疗组改善心功能和控制心室率的疗效明显强于地高辛组(P<0.01).结论倍他乐克+地高辛能够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功能,有效地控制患者较快的心室率,并且安全性高,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的有效途径.
作者:陈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小儿肾病综合征常并发的危重症,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苑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目前治疗泌尿外科结石腔内新技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1].我院2003年今成功开展手术84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鸿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钯基合金烤瓷修复牙龈边缘的远期美观效果.方法对21例要求烤瓷冠桥修复的患者按常规进行牙体预备,制作钯基合金烤瓷冠桥,试戴粘固0.5~1年后随访.结果患者基牙颈缘均无明显着色.结论钯基合金PFM龈缘美观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急性重度农药中毒48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文君;沈凤娟;唐梅;蒋庆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博苏对高血压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口服博苏5~10 mg/d,如降压达不到理想血压(收缩压≤135 mmHg,舒张压≤85 mmHg),可根据病人情况加服一种或多种其他类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照组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除了包括博苏在内的所有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两组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QT离散度测量.结果对照组降压治疗2个月后,其心率(HR)、OTd、大QT间期(Qtmax)、小QT间期(QTmin)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大QT间期(Qtmax)无改变(P>0.05),HR显著减慢(P<0.01),小QT间期(QTmin)及QTd显著缩短(P<0.01).结论博苏治疗高血压病可使QT离散度明显缩短,有利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阮锡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莫西沙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用莫西沙星400mg/d静脉注射,连续7~14 d;对照组20例用舒巴坦-头孢派酮2 g,静脉注射,2次/d,连续7~14 d.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5%,而对照组为75%.治疗组人均住院(6.5±1.5)d,对照组人均住院(10.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莫西沙星是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雅静;马泽粦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