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35例CT诊断探讨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线, 计算机, 出血性, 脑梗死
摘要: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特征、CT复查的时机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发病特点,CT征象: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脑组织密度变化及伴随征象.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常常在脑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其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影,在低密度影中混杂有斑片状、团块状或脑回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于发病后第1~2周进行CT复查,可对出血性脑梗死有确诊价值.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合并心衰剖宫产6例的护理体会

    本院自1998年5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妊娠并发心脏病患者19例,其中6例发生心力衰竭,在控制心衰后均行剖宫产术,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母婴均平安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二次脑创伤对颅脑伤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异常等二次脑创伤指标对颅脑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中型以上颅脑伤122例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颅内压与脑灌注压异常严重影响颅脑伤患者的顸后,显著增加患者的重残率、植物生存率及病死率(P<0.01).结论高热、低血压、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颅内压与脑灌注压异常均属于二次脑创伤指标,都直接参与了颅脑伤的继发性病理损害.高度重视监测和严格控制这些二次脑创伤指标的变化,对提高颅脑伤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院门诊实习护士带教探讨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通过实习,可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得到巩固和加深,同时可进一步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通过临床实习,直接为病人进行护理服务,也能使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出适应当今医学模式转变的全能护士.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腰硬联合麻醉行妇产科手术的护理体会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手术的麻醉新方法,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共采用CSEA施行妇产科手术171例,均获满意的麻醉效果,现将与麻醉的相关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35例CT诊断探讨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特征、CT复查的时机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发病特点,CT征象: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脑组织密度变化及伴随征象.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常常在脑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其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影,在低密度影中混杂有斑片状、团块状或脑回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于发病后第1~2周进行CT复查,可对出血性脑梗死有确诊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隔离区人员心理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病例隔离区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无记名自填封闭式问卷调查,调查12个有关行为问题并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隔离区人员与非隔离人员在非典认识上有所不同,并出理一系列的心理反应.结论应对隔离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保健服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护士情商的培育与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为慢性终生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及治疗经过的认识对糖尿病的控制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残疾和过早死亡,而有效的控制血糖仅靠药物难以达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和左炔诺酮用于紧急避孕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左炔诺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202例患者按就诊时自愿选择药物随机分成两组,A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25 mg;B组102例,口服左炔诺酮0.75 mg,12 h后再服0.75mg.结果A组有1例失败,B组有2例失败,失败率分别为1%和1.96%.两组的副反应及对月经影响不大.结论米非司酮、左炔诺酮均可作为妇女在无保护性交后提供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

    颅脑疾病患者继发的高钠血症远比低钠血症少见,但颅脑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高钠血症症状的观察和治疗都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或致残率均较高.笔者查阅了近年有关高钠血症的文献,对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培养5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甲型副伤寒发病率在我国仍较高,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合理用药,对病人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血培养中检测5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愈24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7%.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是促进急性脑梗死康复的一种较理想的疗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输液泵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建立和使用使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在护理工作中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当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病人,也能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从而保证有效的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确保使用人工气道的病人气道通畅[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PHN患者20例,经常规药物疗效不佳,在阿米替林(每晚25 mg,睡前服用)的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剂量自300mg/d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每2 d增加剂量1次,直至VAS≤3,然后以此剂量维持,疗程4周.结果服药后,VAS评分均降低、24 h疼痛持续时间减少,而24 h睡眠时间延长;镇痛起效低剂量为300mg,1次/d,80%患者每日有效镇痛剂量在1 800~2 400mg,日大剂量达3 600mg.结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见效快,治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患者易于耐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VA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对我院63例VAP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VAP发生率为47.7%,VAP的发生与年龄、病情、吸烟、抗酸剂的使用、手术、严重创伤及鼻胃管等有关;VAP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年龄、吸烟、抗酸剂的应用、手术和严重创伤是VAP的易感因素,VAP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尤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合并真菌感染后病死率增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Cme)和阿莫西林(Amx)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的疗效.方法将98例HP相关性DU病人分成Ome(40 mg/d)加Amx(1.5 g/d)组54例和Ome(40 mg/d)组44例,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及HP.结果Ome加Amx组溃疡愈合率与Ome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停止治疗后0.5年和1年溃疡的累积复发率Ome组高于Ome加Amx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Ome加Amx组0.5年和1年的HP根除率分别为45.0%(18/40)和22.5%(9/40),而Ome组除2例外其余HP检查始终阳性,HP根除率为6.3%(2/32).结论Ome加Amx是治疗HP相关性DU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之一,HP的根治效果与根治方案、疗程及药物使用方法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

    2003~2004年我科共收治断指患者5例,再植手术成功4例,失败1例,再植成功者都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经临床观察发现,血管危象是引起再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下面谈谈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状况分析及护理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及护理对策,以增强病人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40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4例.对照组采取定期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每周用多媒体课件集体授课、座谈会等常规方法,而研究组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出院前一天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问卷调查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对所传授知识的方式感觉新奇,接受内容多,并对疾病的治疗产生了积极的心态.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的健康教育方式切实可行,效果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药及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贫血,临床治疗常以口服补铁为主,效果肯定.我们在常规口服补铁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益气补血治疗86例,获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归芪补血口服液中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归芪补血口服液原名山珍血脉康口服液,由广西医科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广西医科大学制药厂生产的纯中药口服制剂,由黄芪、党参、当归、何首乌、丹参等十几种名贵中药材精制而成,具有益气养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气血不足、气虚血瘀所致的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心悸失眠及心胸疼痛等症.丹参作为方中主药,具有活血去瘀、养血安神、排脓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管病、瘀血腹痛,惊悸不眠等[1~3].为保证质量,确保疗效,在试行质量标准申请转正中,应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增加丹参的薄层色谱鉴别.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患者39例的临床分析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促性腺激素(Gn)及克罗米酚等药物促排卵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我院在1994年8月至2000年2月间共收治重度卵巢过度刺激征患者39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