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经验与安全性.方法采取筋膜内、筋膜外、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同时及分别处理圆韧带及附件等方法对112例子宫病变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21.5±32.7)min,平均出血量(210.2±50.2)ml.术后随访患者均康复.结论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处理结扎圆韧带及附件,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冠心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目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与冠心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尤为重要.现己知传统的危险因素多达几百种,其中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及相关脂蛋白等,在临床及基础研究中较多被重视,并加以控制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近年临床及基础研究发现,约50%的冠心病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因素[1],而与其他因素有关,现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指导下取出常规取环失败宫内节育环(IUD)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电视宫腔镜指导下取常规取环失败IUD 28例临床资料.结果27例宫腔镜检证实IUD于宫腔内,均成功取出,成功率100%.1例宫内未发现IUD,经开腹于直肠前壁浆膜层取出.结论宫腔镜用于取常规取环失败的节育环,定位准确,损伤小,成功率高,为首选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胆结石的易患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妊娠、饮食、药物、肝硬化、回肠疾病等已有较多的报道[1].有报道认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胆结石发生率为一般人群的3倍[2,3],一般人群中胆结石发病率为11.6%,其中18~65岁成人男性患病率为6.7%,女性则为14.6%,而糖尿病病人中胆结石的发生率为30.2%[4].本文就其发生机制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血管直径变小,血液黏度高.下肢静脉离心远,静脉向心性回流速度慢,如果在下肢行逆行性静脉穿刺输液,无形给血管内血流施加阻力,更不利于血液回流,尤其是老年高凝状态的患者易引起下肢局部静脉血栓形成.我院2003年元月31日至2005年6月30日对38例老年患者进行下肢逆行性静脉穿刺输液,4例出现下肢局部静脉血栓,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联合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的效果.方法对HBsAg单阳性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妊娠第28、32、36周各注射HBIG 200IU,婴儿出生后12 h内注射HBIG 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5μg,以后分别在1、6月龄接种乙肝疫苗5μg,采脐血和9月龄静脉血检测HBsAg和抗-HBs.结果婴儿宫内感染率为3.94%;总阻断效果为94.97%;孕妇HBsAg单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5.77%;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的婴儿,阻断效果为93.50%.孕妇HBsAg单阳性,孕妇注射HBIG,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6.06%;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93.79%.孕妇HBsAg单阳性,仅婴儿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效果为93.33%,而孕妇HBsAg、HBeAg双阳性,同样的阻断方法,阻断效果为88.88%.宫内感染HBV的胎儿,阻断失败.结论联合使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效果很好,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宫内感染胎儿的阻断方法应另外探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4年11月在我院放疗的1例鼻咽癌患者,应用凯西莱出现过敏性休克,为扩充血容量提高血压应用右旋糖酐静滴时再度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和实施措施的原始文字记载,是护理文件中的精髓部分,它除有沟通、评估病人,调查研究、教育资源的意义外,也具有法律依据[1].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1],特别是非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衣着、工作方式的不同,加之陌生的护理人员,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加重,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干扰手术麻醉的顺利实施[2].我们采用术前、术后护理访视表及术中护理,对148例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两种不同分工的围手术期护理访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和左炔诺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方法202例患者按就诊时自愿选择药物随机分成两组,A组100例,口服米非司酮25 mg;B组102例,口服左炔诺酮0.75 mg,12 h后再服0.75mg.结果A组有1例失败,B组有2例失败,失败率分别为1%和1.96%.两组的副反应及对月经影响不大.结论米非司酮、左炔诺酮均可作为妇女在无保护性交后提供有效的补救措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在癌症患者的治疗上较为常见,由于抗癌药物对局部血管及邻近组织的刺激较强,在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对血管的毒性作用常常导致静脉炎,轻者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重者局部静脉炎性呈条索状或引起局部组织变黑坏死.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也给以后穿刺治疗给药造成困难.笔者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采用中药消炎方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40例,并与单纯用硫酸镁湿敷的35例比较,结果表明中药消炎方湿敷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大鼠不同量的肝切与肝细胞凋亡、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复合因素(CCL4,乙醇)制备肝硬化模型,于模型制成后(15周)再将实验组大白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作15%、30%和45%肝组织量的切除.切除前后抽血作常规肝功能检测;对切除的肝组织进行石蜡包埋,连续切片作常规病理、细胞凋亡检测.结果A、B、C组大白鼠细胞凋亡指数(AI)肝切前后分别为15%组(25.94±7.24)和(34.17±11.8)、30%组(26.58±8.92)和(44.57±15.49)、45%组(27.16±5.94)和(49.71±19.98),肝切后均较肝切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肝细胞凋亡指数与肝切除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凋亡程度对了解其肝储备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护理道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所产生的护理意识现象和在护理实践中用与调整护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1],是社会道德在护理上的具体表现.护理道德是护理管理的基础、是护士做好本职工作的行动指南、是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保证[2].随着经济体制变革、护理模式转变和人们健康需求增长,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要求,质量的保证越来越引起管理者重视.作为调整护患关系行为规范的护理道德,在护理实践和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随之越来越明显.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常因慢性病痛折磨,生活情绪低落,心理机能逐渐衰退,怕孤独,怕寂寞.因此,做好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它能起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需求调查和心理护理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1].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现对其形成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37例两孔法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取得成功,13例改为三孔法,3例改为开放手术.两孔法手术时间平均30 min,平均住院时间3 d.结论腹腔镜两孔法阑尾切除术是安全的,更微创的阑尾炎治疗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胰腺感染包括感染性坏死、胰腺脓肿、感染性急性假性囊肿.AP中8%~10%并发胰腺感染,而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有报告因AP死亡中80%与胰腺感染有关.近年来,对抗生素在AP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许多新认识.本文就SAP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2003~2004年我科共收治断指患者5例,再植手术成功4例,失败1例,再植成功者都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经临床观察发现,血管危象是引起再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下面谈谈断指再植术后预防血管危象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肠易激惹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120例肠易激惹患者采用配对随机分成两组,联合组60例,口服匹维溴铵50mg,3次/d;多虑平12.5 mg,2次/d.匹维溴铵组60例,口服匹维溴铵60例,3次/d.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显著效果22例,有效3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6.7%;匹维溴铵组显著效果10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虑平联合匹维溴铵治疗IBS比单用匹维溴铵疗效要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院的消毒质量,督促并做好消毒工作,保证消毒效果,提高医疗质量.方法对某医院进行消毒质量生物学监测.结果消毒质量合格率逐年增长,显示该医院加强消毒监督管理是消毒质量不断提高的保证.结论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才能切实做好医院感染与控制工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