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取环28例的临床体会

关键词:宫腔镜, 节育环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指导下取出常规取环失败宫内节育环(IUD)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电视宫腔镜指导下取常规取环失败IUD 28例临床资料.结果27例宫腔镜检证实IUD于宫腔内,均成功取出,成功率100%.1例宫内未发现IUD,经开腹于直肠前壁浆膜层取出.结论宫腔镜用于取常规取环失败的节育环,定位准确,损伤小,成功率高,为首选方法.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出血性大面积脑梗死35例CT诊断探讨

    目的提高对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特征、CT复查的时机及CT表现的认识.方法对3年间收治的35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发病特点,CT征象: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脑组织密度变化及伴随征象.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常常在脑梗死发病后1~2周出现,其CT表现为大片低密度影,在低密度影中混杂有斑片状、团块状或脑回状高密度出血灶.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需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于发病后第1~2周进行CT复查,可对出血性脑梗死有确诊价值.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目的评价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结果22例患者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36个月),疗效按Dienest功能评估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占90.9%.结论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复位效果佳,稳固性好,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从外科护理的角度谈护理纠纷的防范

    护理工作是以人为工作对象的特殊职业,具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护理工作中,正确与错误、合法与非法有时混淆难辨[1],护理过程中存在或潜在着许多法律问题.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牵涉到护理人员的诉讼案件呈上升趋势,给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为应对新形势的发展,应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运用专科护理知识,提供给患者优质服务,同时要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金因肽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的体会

    近两年来我们使用金因肽喷鼻治疗鼻中隔黏膜糜烂、鼻出血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痛人流246例的体会

    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行无痛技术应用于人工流产246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目的了解VA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对我院63例VAP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VAP发生率为47.7%,VAP的发生与年龄、病情、吸烟、抗酸剂的使用、手术、严重创伤及鼻胃管等有关;VAP主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结论年龄、吸烟、抗酸剂的应用、手术和严重创伤是VAP的易感因素,VAP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尤以铜绿假单胞菌为多,合并真菌感染后病死率增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医疗安全中护理行为隐患探析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有利于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及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保障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工作程序,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部分,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热点和难点.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护理管理的经验,结合当前医疗市场新的形势及特点,就护理工作中护理行为可能引发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引以为借鉴和防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芬太尼、丙泊酚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行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行无痛胃镜检查可行性.方法30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1,1~2 min后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待患者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后即进行胃镜检查.结果丙泊酚用药量为(8.62±2.76)mg,全部病例麻醉诱导及维持效果满意,对检查耐受良好.检查时间(6.42±2.3)min,检查结束后恢复时间(3.52±1.84)min,检查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C臂导向下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

    目的提高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2例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椎间孔入路,利用穿刺针在小C臂导向下准确穿刺于椎间盘突出部位,注射胶原酶行椎间盘溶解术.结果总有效率为96%,优良率8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小C臂导向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的方法更直观、更安全,可提高术中穿刺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变应性鼻炎的防治近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异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释放为开端,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1].过去一直把抗组胺药作为治疗AR的主要手段,目前的治疗方法有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2].下面就近年来的防治AR的状况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硬化并发糖尿病31例分析

    肝硬化患者的糖代谢异常多表现为糖耐量减低,部分终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我院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肝硬化患者163例,其中并发肝源性糖尿病患者3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三七及黄芪注射剂联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目的探讨三七与黄芪注射剂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89例确诊2型糖尿病并肾病入院后静脉点滴NS 250 ml+三七注射液210 mg和NS 250 ml+黄芪注射液40 ml,各1次/d,连续治疗20 d.治疗前后各查一次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空腹与餐后2 h血糖、肾功能(BUN、Cr、UA)等.结果治疗后的BUN、Cr、UAER等指标有明显下降(P<0.05);FBG、PBG、UA等指标的值虽然也有所下降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使用黄芪与三七注射液的均能明显减少尿蛋白排泄.两药联用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改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现况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护理工作,实践证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益、减轻广大患儿的痛苦,因此得到护理工作者及患儿家属的青睐,并且在护理工作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扩展,现将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PR与TPH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临床疑似梅毒感染者血清RPR和TPHA法的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针对非螺旋体抗原的抗体RPR试验和针对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TPHA试验检测临床338份疑似梅毒感染者血清,同时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剂试验(TPP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38份血清检测结果中RPR阳性148份,TPHA阳性166份,其中RPR、TPHA法检测均为阳性为143份,RPR阳性、TPHA阴性5份,RPR阴性、TPHA阳性25份.TPHA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相一致.结论对疑似梅毒感染者应同时采用RPR和TPHA法进行血清检测,取长补短,以达到筛查、确证、疗效观察的目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第二产程时间与母婴预后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时间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将480例经过充分试产的孕妇、按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分为两组,A组为第二产程时间小于或等于1 h;B组为第二产程时间1~2 h.比较两组产妇的宫缩、头位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B组的手术产率、宫缩乏力、头位异常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结论第二产程时间越长,难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应重视和积极处理第二产程,避免母婴不良预后.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原藏族地区成人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调查分析

    目前,探讨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关系的研究报告有很多.普遍认为HP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的主要原因,并对此实施除菌疗法,获得一定疗效.但是HP与感染率、溃疡等病变之间的关系,因国家或地域不同而差异较大,这种存在差异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为此我院对于高原藏族地区成人和儿童HP感染率、HP感染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感染率与饮食习惯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胰腺感染包括感染性坏死、胰腺脓肿、感染性急性假性囊肿.AP中8%~10%并发胰腺感染,而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有报告因AP死亡中80%与胰腺感染有关.近年来,对抗生素在AP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许多新认识.本文就SAP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影响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临床上对口服致急性中毒的患者往往要进行紧急洗胃,以达到迅速清除毒物的目的,因此准确地置入胃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我科对119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洗胃,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抢救的过程中发现,当给患者插胃管时常常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干扰.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就其常见原因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4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病程.方法应用病毒唑、清开灵、20%甘露醇、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45例,观察体温、神志以及抽搐等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治愈和好转43例,治愈好转率95.6%,出院1个月总治愈率为87.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协同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儿高热惊厥78例的诊治体会

    高热惊厥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3岁,偶可见于4~5岁,5岁以后较少见.在各类小儿惊厥中,高热惊厥约占30%.现对我院自1998~2004年收治的78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