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关键词:替硝唑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摘要:目的通过替硝唑注射液对鲎试剂灵敏度试验,探讨鲎试剂检测替硝唑注射液的可能性.方法根据中国药2000年版要求进行实验.结果该药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可用鲎试剂检测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培养5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甲型副伤寒发病率在我国仍较高,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合理用药,对病人预后十分重要.现将我院血培养中检测5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药敏试验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百色市2000~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及各项麻疹控制措施的落实,麻疹的发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百色市作为老少边山穷地区,近年来通过采取给适龄儿童普种麻疹疫苗、建立麻疹主动监测系统,使麻疹的发病从原来以大规模、高强度暴发为主转为以小范围点状暴发和散发为主.为了进一步降低麻疹的发病率,并为今后的麻疹控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百色市2000~2004年麻疹发病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上海市奉贤区高龄老人慢性病现状调查

    目的对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以便为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及制定社区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奉贤区按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中各抽查一个镇共1634名80岁以上老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结果慢性病的患病率为68.05%,病种以高血压、慢阻肺、心脏病为主,其患病率分别为30.69%、27.51%和16.16%.结论针对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社区干预措施,以预防疾病和减缓病情进展,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42例结核病患者免疫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免疫学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42例结核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的TNF-α、IL-6、sIL-2R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结核病患者TNF-α、IL-6、sIL-2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gG、IgM,IgM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TNF-α、IL-6、sIL-2R水平的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及其治疗进展

    颅脑疾病患者继发的高钠血症远比低钠血症少见,但颅脑重症患者病情复杂,高钠血症症状的观察和治疗都比较复杂,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或致残率均较高.笔者查阅了近年有关高钠血症的文献,对颅脑疾患继发的高钠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分析

    目的探讨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围产儿的不良结局的差异.方法对2001~2003年我院的本市户口和流动人口中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年共分娩围产儿10 420例,死亡223例,死亡率21.4‰,其中常住人口的围产儿死亡率7.48‰,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27.8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对流动人口应制定并采取相应政策,加强流动人口的孕期保健和健康教育,提高围产保健意识,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ANA、抗ds-DNA、抗ENA谱联合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意义

    目的探讨ANA系列抗体检测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意义.方法应用金标免疫斑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免疫印迹法联合检测231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抗ds-DNA、ANA、抗ENA抗体谱.结果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抗ds-DNA、抗ENA谱对诊断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良好价值.结论ANA、抗ds-DNA、抗ENA谱生SS、RA、MCTD、PSS、SLE、PM/DM患者中阳性率较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静脉留置针在放腹水中的应用

    肝癌晚期大量腹水引起患者胸闷气短,常需多次适量放腹水以缓解症状,但传统操作方法繁琐,我科自2001年3月以来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放腹水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酒精性肝病58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方法对58例ALD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日饮酒量40~500g,年限平均22年,男性为主,女性仅1例.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脂肪肝(AFL),饮酒年限<20年者多见;发生酒精性肝硬化(AC)隐者中饮酒年限>40年、年龄>50岁者多见.酒精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肝肿大和黄疸为主;ALT轻、中度升高,GGT显著增高.ALD血清酶学水平以AH升高明显.酒精性肝病伴有肝炎病毒感染率为25.7%,高于一般人群.结论乙醇和肝炎病毒对肝损害的发生和发展有协同作用,有肝炎病毒感染对ALD预后有明显影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胰腺感染包括感染性坏死、胰腺脓肿、感染性急性假性囊肿.AP中8%~10%并发胰腺感染,而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胰腺感染高达40%~70%.有报告因AP死亡中80%与胰腺感染有关.近年来,对抗生素在AP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许多新认识.本文就SAP胰腺感染及抗生素使用的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4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和缩短病程.方法应用病毒唑、清开灵、20%甘露醇、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能量合剂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45例,观察体温、神志以及抽搐等临床表现的变化.结果治愈和好转43例,治愈好转率95.6%,出院1个月总治愈率为87.8%.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脑膜炎、脑炎协同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原因分析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栓塞是指下肢深静脉特别是腓肠部位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1].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现对其形成原因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和红霉素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1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奥美拉唑和红霉素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8例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吸氧、解痉平喘、抗炎等基础治疗.治疗组1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红霉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效果.结果治疗组憋喘、咳嗽、反酸、及肺部体征均明显缓解.而对照组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红霉素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疗效显著,应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次高千伏摄影在小儿胸片上的应用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小儿胸片投照方法,提高照片质量、减少废片率、降低医患双方的受辐射剂量.方法用次高千伏(即100~120 KV)方法对1~6岁小儿进行正侧位照片共200张.同时收集常规千伏条件下的小儿胸片200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次高千伏甲级片率较常规千伏提高10%,废片率减少6%.结论次高千伏摄影应用于小儿胸部照片,与常规摄影方法相比,可以提高照片质量,大大减少废片率和重照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斯奇康联合化学药物治疗难治、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斯奇康联合化学药物,对难治、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12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及对照组59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斯奇康.结果复治涂阳治疗组痰菌阴转率、病变好转率、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斯奇康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及其它难治复治病例的有效药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影响急性中毒患者胃管置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临床上对口服致急性中毒的患者往往要进行紧急洗胃,以达到迅速清除毒物的目的,因此准确地置入胃管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2000年6月至2004年9月,我科对119例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洗胃,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抢救的过程中发现,当给患者插胃管时常常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干扰.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就其常见原因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氯氮平中毒疗效观察

    氯氮平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现己广泛应用,临床常见误服致中毒者,病情凶险.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氯氮平中毒1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PHN患者20例,经常规药物疗效不佳,在阿米替林(每晚25 mg,睡前服用)的基础上口服加巴喷丁,剂量自300mg/d起,根据服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予以调整,每2 d增加剂量1次,直至VAS≤3,然后以此剂量维持,疗程4周.结果服药后,VAS评分均降低、24 h疼痛持续时间减少,而24 h睡眠时间延长;镇痛起效低剂量为300mg,1次/d,80%患者每日有效镇痛剂量在1 800~2 400mg,日大剂量达3 600mg.结论口服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效果确切,见效快,治疗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较好,患者易于耐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延长其睡眠时间并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波依定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波依定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以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糖尿病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波依定,10 mg/d,对照组加用尼群地平片,10mg/d,上午口服1次/d.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①波依定降压总有效率达92.5%,优于对照组(P<0.05);②波依定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能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与尿β2微量球蛋白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波依定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能较好的保护肾功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

    疼痛是外科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一些医疗机构已将疼痛作为第五生命征来对待[1].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2].因此,需要护士具备处理疼痛的多方面知识,掌握正确评估方法和治疗技术及恰当的护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