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附75例死亡病例分析)

刘丹龙

关键词:烧伤, 休克, 死亡
摘要:目的探讨休克对烧伤患者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通过对75例烧伤死亡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死亡原因,以及休克与感染、内脏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死亡病例中直接死于休克11例,占14.66%;感染死亡38例,占50.67%;内脏并发症死亡26例,占34.67%.后两种原因死亡病人,早期全部发生过休克或休克期渡过不平稳.结论休克是影响烧伤死亡的主要因素.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分析

    笔者在内镜下行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映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复方丹参致寒战的护理

    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一种血管扩张药,因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心脉阻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科2000年11月至2003年5月为患者静脉滴注复丹参共76例,有5例7人次出现寒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怀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治疗产后出血2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因宫缩乏力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共36例分成两组,米索组26例在常规消毒外阴下窥器暴露阴道,纱布抹净阴道后穹窿积血后,予方纱一角单层包裹米索前列醇400μg置入阴道后穹窿.催产素组10例静脉注射催产素20 iu.观察用药后2h阴道流血量、生命征、血常规.结果用药后2h出血量,米索组及催产素组分别为29.2 ml和63.3 m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能明显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尤其适用于已口服米索前列醇及大剂量催产素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门诊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8例,其中治疗组62例口服特比萘芬并联合外用克霉唑栓;对照组46例外用克霉唑栓.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近似,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2,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放娟;房思宁;杜晓红;范玉娇;张小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恶性血液病患儿由于原发病等多因素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医院感染,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为探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笔者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儿所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飞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疗效观察

    喂养困难在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窒息儿中较常见,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红霉素作为新一代的促胃肠动力药,可改善新生儿喂养困难.2003年3月至2004年2月在我科住院期间发生喂养困难的新生儿36例采用红霉素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左旋咪唑联合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是儿科常见病,是一组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以浮肿、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脂升高为特征.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INS的主要药物,但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容易并发感染,而感染是肾病反复、复发及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减少感染发生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机体免疫力.为此,我科对1998~2003年住院及继后门诊随访的肾病综合征52例,用左旋咪唑合黄芪治疗30例,余22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敏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光固化修复前牙残根残冠95例

    目的探讨光固化材料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前牙残根残冠作根管治疗,自制桩钉固位、光固化材料修复.结果对95例病人108颗牙光固化修复后复查,效果优良率达95%以上.结论光固化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彭海波;王腊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组神经阻滞镇痛液的理化性质分析

    目的观察两组常用神经阻滞镇痛液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理化性质变化.方法第一组镇痛液由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第二组镇痛液由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组成.两组镇痛液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15min、30 min、60 min、120 min、24 h(36.5℃水温),测定pH值,并观察颜色、沉淀的变化情况.结果第一组镇痛液pH值不同时间的变化为3.48、3.55、3.57、3.50、3.34、3.24.第二组镇痛液pH值不同时间的变化为5.19、5.20、5.25、5.21、5.11、4.05.结论两组镇痛液pH值均呈酸性和微酸性,并随时间延长而pH下降.两组镇痛液配制后15 min开始微细颗粒下沉,使用前必须充分摇混,以保证治疗效果.镇痛液配制后不宜久放,好不超过120 min.

    作者:周惠萍;陈霭芳;刘家天;黎哲敏;黄镜娟;翟才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速尿与喘乐宁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患儿随机分喘乐宁组和速尿组,每组各100例,分别用氧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和速尿.结果两组在缓解患儿咳嗽喘息方面有相似效果,住院日数无显著差异.结论速尿是治疗小儿哮喘发作的有效疗法.

    作者:余华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两种剂型二氧化氯消毒剂对水消毒效果的比较

    含氯消毒剂能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三氯甲烷[1~4],而二氧化氯因不会产生三氯甲烷而被广泛应用于水消毒[1],为比较同一厂家生产的二氧化氯(含量分别为4.48%、3.23%)的固态和液态稳定性消毒剂对水消毒效果,在实验室分别用两种剂型二氧化氯活化后的消毒液进行悬液定量杀大肠杆菌试验,并用滤膜法检测其杀灭人工染菌水样中大肠杆菌和天然水样中大肠菌群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仲霞;蓝才燕;陈莉;苏伟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固定保留折裂牙方法的评价

    目的评价常规法和改良法固定折裂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钢丝固定折裂牙后口内治疗再冠修复方法(常规法)治疗32例折裂牙,采用玻粘内固定和塑料冠外固定后口内治疗再冠修复(改良法)治疗158例折裂牙.结果常规法成功率为84.4%,改良法成功率92.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x2=2.08,P>0.05),但常规法有8例备牙时牙再裂,改良法无牙再裂.结论改良法简便易行,效果更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潘小波;钟爱喜;彭利辉;刘光雪;黄燕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16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实施单纯修补、胃大部分切除治疗的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修补组125例平均手术历时40 min,死亡率2.4%;急性溃疡穿孔术后溃疡治愈率96.0%,无近期、远期再手术率;慢性溃疡穿孔术后溃疡治愈率为7.1%,近期再手术7例(5.6%),远期再手术3例,占慢性溃疡穿孔的21.4%:胃大部分切除组,手术历时平均100min,近期再手术1例,占2,5%.结论十二指肠急性溃疡穿孔应行单纯修补,减少不必要的根治性手术,腹腔污染重、手术耐受差的危重慢性溃疡穿孔患者优先选用单纯修补,使其度过危险关,污染较轻、病情较好的慢性溃疡穿孔应选择疗效确切的胃大部分切除,免除修补术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廖良军;林慧明;李裕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小儿胃肠道发育畸形较为常见,可导致胃肠道梗阻、穿孔,造成严重后果,大多需在新生儿期手术治疗.本文目的是探讨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围手术期护理,通过护理干预,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使患儿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尽早康复.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共为73例胃肠道发育畸形的新生儿进行手术治疗,除放弃治疗1例外,其他均治愈出院,效果比较满意.现将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廖秀媛;曾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青霉素过敏性荨麻疹1例

    青霉素引起荨麻疹临床少见,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天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病内科病人留取尿标本的指导

    肾脏疾病患者住院期间正确留取标本,对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为治疗提供依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因标本留取或处理不当而导致检验结果不正确或无法进行,往往延误诊断和治疗时间,同时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检验的工作量.如何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很重要的环节在于临床护士能否正确的指导病人采集标本.下面介绍几种尿液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临床护士指导病人正确留取尿标本,从而减少检验误差,避免临床误诊.

    作者:符娟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护理

    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具有较传统手术切口小、损伤低、术后疼痛轻微及并发症少、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住院总天数等优点,被医生和病人普遍接受.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已施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13例,获得较好近期效果.

    作者:陆素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研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人类血细胞生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G-CSF早已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s transplantation,PBSCT)时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并且取得确切的效果.近年来SCF与G-CSF协同用于PBSC动员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涛;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据报道,临床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正确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我们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罗晓林;梁艳群;张明芳;黄秋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内区域组织缺损的颊脂垫瓣修复

    目的观察颊脂垫瓣在口腔内区域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颊部缺损,7例上腭后部缺损,4例磨牙后区缺损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例中颊脂垫瓣完全成活16例,部分感染坏死1例.结论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对5 cm×4 em以下缺损创面的修复,疗效满意,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林;曹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