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损伤小,痛苦少,术后粘连少,可较满意地去除病变,并保留器官及其功能[1].2003年2~10月,我科开展腹腔镜手术50例,现将不同于常规剖腹手术的护理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周甘雨;陆爱金;陆迎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观察61例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服用辛伐他汀血脂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降低冠心病血脂水平,改善异常的血夜流变学指标.
作者:施志雄;方永辉;姜雪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当今时代正处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时期,因此教学改革的任务显得异常紧迫、异常繁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这一特点不仅决定了当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决定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1].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的需求,成功地培养出应用型高职高专医学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高专医学进行教学改革:
作者:黄道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高血压病患者如血液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阻力增加可导致重要脏器血流量降低,对心、脑、肾的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45例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40例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以探讨高血压病伴左心室肥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赵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产后家庭护理需求,探索提高产后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自产妇出院第3天开始,通过电话对产妇及婴儿情况进行追踪并指导家庭护理,每3~5天一次,直到产褥期结束.结果在追踪过程中,发现产妇对婴儿护理以及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现象提问较多,通过电话指导,使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产褥期.结论产后电话追踪是医院工作的良好延续,能够及时了解产妇及家属对产褥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有利于产褥期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赵艺敏;陈红梅;蔡惠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1,2].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腰突症的康复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白碧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实验室检测指标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观察治疗效果、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等重要参考依据,因此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治.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除了靠检验的保证外,同时需要护理人员的配合[1].护理人员采集的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临床上常出现的标本采集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黄花新;潘秀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笔者自1996年至今,应用小切口皮瓣法治疗腋臭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步上升,个别医院达到70%以上[1].为了合理应用剖宫产术,现就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所进行437例剖宫产作回顾性分析.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据报道,临床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正确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我们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罗晓林;梁艳群;张明芳;黄秋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由于外科手术的进步,麻醉技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剖宫产的安全性大为提高.这使得我国大中城市的剖宫产率迅速上升.对其中再次妊娠者,因疤痕子宫易发生子宫破裂,危及母婴安全,传统多以再次剖宫产结束分娩.本文就疤痕子宫的妊娠时间、终止妊娠方法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作者:李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门诊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08例,其中治疗组62例口服特比萘芬并联合外用克霉唑栓;对照组46例外用克霉唑栓.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近似,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9%,高于对照组的84.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2,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克霉唑栓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放娟;房思宁;杜晓红;范玉娇;张小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其实施外科治疗是至关重要的.现就近年来泌尿系结石的外科治疗概述如下.
作者:吴江鸿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甲状腺疾病病人432例,其中27例为甲状腺微小癌,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曾国华;刘功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对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循环监测及治疗有重要价值.该技术不仅应用于成人,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小儿,包括婴幼儿和新生儿.本文综述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谭冠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一种缓慢发生的选择性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丧失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病因未明,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为遗传易感性与环境有害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邓晓清;郑金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功能不全伴运动耐量减低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规治疗以强心、利尿、扩管、供氧及对症治疗为主,由于体循环及胃肠道淤血,患者胃纳差,吸收不良,营养差,同时身体局部浮肿、体液潴留,治疗困难.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氨基酸及九维他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韦泽禹;韦小玉;韦启忠;吴坤芳;覃文艺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双腔管与常规单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采用双腔管冲洗引流,对照组30例用常规单腔管冲洗引流,两组均并用尿激酶溶解术.两组病例入院和治疗后评判标准采用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6个月后随访,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术后20天血肿的消除吸收率治疗组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χ2=8.4885,P<0.05);6个月后随访BartheL指数ADL评分,治疗组为(82.5±14.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3±20.07)分(t=3.1591,P<0.05).结论双腔管冲洗引流并尿激酶溶解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单腔管治疗.
作者:陈民生;廖德发;雷新云;赵富弟;罗敏;陈建柳;覃红玲;张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于2002年6月开始至2003年12月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技术行62例分娩镇痛,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云英;熊理贤;颜小玲;包玲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应用多种类型组织修复四肢远端创面的体会和经验.方法根据创面特点和所在部位,采用全厚皮片植皮、Z成形术、双侧反向Z成形术、邻位和远位超薄皮瓣成形术、多类型复合组织联合修复术等综合方法修复创面.结果治疗41例全部植皮成活,皮瓣成活率近100%,全部创面修复.结论综合应用各种安全简单方法,能有效解决临床上较棘手的肢端创面修复.
作者:李进波;蔡拉加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