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汪辉;郭立平;王惠敏

关键词:氧氟沙星滴耳液, 治疗, 化脓性中耳炎, 时间推移, 临床资料, 局部, 有利弊, 多发病, 常见病, 病原菌, 随访, 耐药, 患儿, 报告
摘要:化脓性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导致化脓的部分病原菌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变迁及耐药,为此局部用药亦需更新[1].近年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用药种类较多,各有利弊.我院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1月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有随访的11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皮瓣法治疗腋臭82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96年至今,应用小切口皮瓣法治疗腋臭8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病因.方法对800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肝脏疾病、药物、冬天是引起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主要原因,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老年性皮肤瘙痒极为常见,病因复杂,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干细胞因子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研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和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是人类血细胞生成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细胞因子,G-CSF早已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cells transplantation,PBSCT)时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动员并且取得确切的效果.近年来SCF与G-CSF协同用于PBSC动员的研究不断增多,现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涛;邱录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修复甲状腺术后损伤喉返神经的手术技巧.方法喉返神经修复术9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喉返神经解剖三角入路容易犯的错误是解剖层次不够深,由于甲状腺下动脉的起源和走向变异较大,或伴非典型喉返神经、喉不返神经出现,实际应用时常遇到较多困难;甲状软骨下角入路,喉返神经位置恒定在甲状软骨下角下方0.5cm处入喉,稍作纵向分离即可找到入喉的喉返神经;气管食管沟入路,在甲状腺峡部水平,喉返神经者紧贴食管气管沟,很少偏离,寻找较为容易.结论解剖三角入路在寻找横断的神经近端为适用,甲状软骨下角入路成为常用的入路,食管气管沟入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作者:吴为雄;林妙承;刘洁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面积烧伤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护理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严重烧伤后的并发症之一,其消化道溃疡出血症状常被烧伤休克及感染所掩盖,其发生率,国外文献报告高达11.7%~22%[1].国内文献报告则较低,第三军医大学两组病例的发病率为0.93%和1.2%,瑞金医院报告为1.67%.加强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平稳渡过烧伤休克期,控制全身性感染是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关键.

    作者:汪永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杀行为分析及防护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因素,找出规律,制定防护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995~2000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自杀意念并有自杀行为至少一次者23例进行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自杀以偏执型占首位,其次青春型.自杀方式以自缢为常见方式,自杀先兆征象以失眠,抑郁为主,其次是焦虑.结论了解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行为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将病人自杀率减少到低限度.

    作者:覃金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中血压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血压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降低剖宫产儿窒息率.方法随机抽取剖宫产180例,观察麻醉后到胎儿娩出时母体的血压变化,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进行Apgar评分,评判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剖宫产术中母体血压下降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血压平稳组,母体血压下降的时间越长,幅度越大,新生儿窒息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剖宫产术中,注意监测母体血压变化,如有下降要及时处理,保证血压平稳,减少剖宫产儿窒息的发生.

    作者:姚军;蒋奕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亢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切除是治疗甲亢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甲状腺是身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术前、术后的处理有特殊要求.甲亢手术本身难度不大,但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我院1999~2002年收治的甲亢病人186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良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期需要积极治疗,我院2000年以来用大剂量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ABO-NDN 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颜云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在时辰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锁骨下静脉是全身大的血管之一,管腔大,血液快,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用于时辰化疗持续点滴用药,现将笔者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璐;江锦芳;岑绍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毒鼠强中毒的急救护理进展

    毒鼠强(Tetramine)又名三步倒,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0倍,是砒霜的300倍.文献[1]报道毒鼠强对人的致死量约为12 mg.由于非法生产和使用,致群体中毒时有发生.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对毒鼠强中毒的护理有了长足进步,现将其护理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文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

    据报道,临床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正确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我们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饶秋凤;韦春燕;罗晓林;梁艳群;张明芳;黄秋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女性盆腔结核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有上升趋势,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结核病例亦日益增多.由于本病病程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忽略,对妇女的生育及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报告25例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后经临床证实盆腔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提高超声在诊断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结核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飞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心外科行颈内静脉置管法的改良及护理

    我科自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对400例患者进行了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改良,并作相应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积平;张福维;梁友君;陈绍锦;符淑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化脓性中耳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导致化脓的部分病原菌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变迁及耐药,为此局部用药亦需更新[1].近年来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局部用药种类较多,各有利弊.我院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我院2001年10月~2003年11月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的有随访的117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辉;郭立平;王惠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镜下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分析

    笔者在内镜下行微波治疗胃、结肠息肉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映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护理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1].本病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一定关系,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容易患病.我科于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应用药物加微波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疼痛患者,能促进水泡吸收伴结痂,缩小皮损面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桂宁;刘生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输尿管癌16例的诊治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6例术后病理检查15例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病变侧肾积水.CT及膀胱镜检查.逆行输尿管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凡原因不明的血尿患者应考虑到输尿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杨桦;齐书武;肖民辉;黄杰;余闫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痛风性关节炎27例误诊分析

    我院1995~2002年共收治痛风性关节炎36例,其中误诊27例,误诊率达75.0%,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黄振峰;李庭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口腔内区域组织缺损的颊脂垫瓣修复

    目的观察颊脂垫瓣在口腔内区域缺损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颊部缺损,7例上腭后部缺损,4例磨牙后区缺损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病例中颊脂垫瓣完全成活16例,部分感染坏死1例.结论应用颊脂垫瓣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对5 cm×4 em以下缺损创面的修复,疗效满意,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作者:张林;曹海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