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国英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药对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用沙土鼠,假手术组8只,缺血模型及再灌注组17只,缺血及再灌注加中药组15只(益气活血中药2.5g/kg).按Chen法测定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后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甘氨酸(Gly)的水平.结果预先给予益气活血药,能使沙土鼠缺血15 min和再灌注48 h后,脑组织Glu、Asp及CABA含量明显升高(P<0.05).沙土鼠死亡率由35.3%降至6.7%.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对抗沙土鼠缺血性脑损伤,其机理与提高兴奋性氨基酸有关.
作者:张小婷;张少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运用基础理论去结合临床,为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在儿科见习教学中我们试图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红霞;赵乃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三磷酸腺苷(ATP)治疗妊娠期女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ATP 10 mg加5 ml生理盐水稀释,快速静脉注射,5 s内注射完毕;观察10 min,未终止者改用ATP 15 mg(用法同前),再观察10 min,仍未终止者ATP改用20 mg,如再不终止,则停止ATP治疗.同时监测胎心音.结果 PAVT总终止率96.4%,转复时间均在30 s以内,ATP诱发的窦性静止长时间为3.3 s,无损害孕妇及胎儿的严重事件发生.结论 ATP治疗妊娠期女性PSVT是高效、快速、安全的.
作者:何胜;邱全煌;郑穗瑾;姜椿法;邓清文;李文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2002年5月至2003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期间,共施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术1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穿透性角膜移植14例(14眼),其中男9例(9眼),女5例(5眼),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3岁.板层角膜移植5例(5眼),均为女性,年龄8~37岁,平均年龄23岁.
作者:宁文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肝硬化患者,用不同血钠值和肝硬化的Child-Pugh分级,死亡病例数,以及合并低钾血症、肝性脑病、肾功能不全进行初步统计相关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从1999年10月起,我院应用SF系统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操作简单,复位满意,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谢军;邓宁;岑文广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与继发性腰椎间盘炎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腰椎间盘炎的诊疗过程,比较保守、手术、介入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治疗时间的差异. 结果保守治疗7例,5例治愈,2例好转;介入治疗10例,9例治愈,1例好转;常规手术治疗8例,6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保守治疗疗效不确切,且治疗时间长.手术、介入治疗疗效肯定,但介入治疗能以微创达到与外科治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术后恢复时间短,可作为腰椎间盘炎治疗时优先考虑的方法.
作者:胡钟旭;张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换瓣病人的意义及有效方法.方法将32例重症换瓣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自由进食;营养支持组16例除自由进食外,每日静脉营养液1000 ml,时间为换瓣术前、术后各1周,共14 d.对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术后第8天进行营养指标监测(体重、TSF、MAC、AMC、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术后8 d,虽然营养支持组各项指标仍偏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0.01),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重症换瓣病人的营养支持能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缩短其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降低死亡率.但短期内的营养支持并不能促使脂肪及躯体蛋白的大量贮存,亦不能显著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其营养状况的全面改善需要术后较长时间的营养支持.
作者:向迅捷;梁元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服整肠生,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显效41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65%,两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65,P<0.01);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χ2=14.6,P<0.01).结论整肠生、茵栀黄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满意,方便安全,无副作用,为较理想治疗方法.
作者:苏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单发脑转移瘤(SBM)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51例SBM的MRI表现.结果本组SBM幕上37例(72.5%),其中右侧大脑半球17例(45.9%),左侧大脑半球20例(54.1%).瘤体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37例(72.5%),双侧大脑半球分布无明显差异.SBM在T1WI像上主要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呈明显环状及结节状强化.环状强化40例(78.4%),环壁厚薄不均,界限清楚,形态多不规则;结节状强化11例(21.6%),多数病灶内部信号不均.幕上病灶Ⅱ、Ⅲ度瘤周水肿34例(66.7%),瘤体与水肿比例不对称呈小瘤体、大水肿的表现.结论 SBM患者M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比增强MRI对诊断SBM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高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肺病变的并不少见,但大多为胸膜炎,我们遇到1例SLE早期出现肺泡出血伴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一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生物反馈治疗作为行为医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在普通医学和精神卫生领域里的应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探讨生物反馈的作用,我中心自2001年6月至2003年2月,应用生物反馈仪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施穗琴;赵玮琳;吴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急剧上升.为此,如何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当务急待解决的课题.
作者:黄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1993~2003年收治全小肠扭转共4例,误诊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29岁,上腹疼痛1个月.门诊诊为慢性胃炎,于1993年12月10日入院.入院后作消化道钡餐检查,于检查后5 h出现上腹剧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重,并向腰背部放射,伴腹胀、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查体:T37.2℃,P108次/min, R20次/min,BP 12/10 kPa.痛苦面容,呻吟不止,蜷曲侧卧体位,心肺无异常.腹稍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及脐周均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亢进.X线腹透(一).血常规:白细胞10×109/L,中性0.67,淋巴0.33.拟诊不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好转,10 h后腹痛加重,测BP 10/8 kPa,烦躁不安,全腹膨隆,压痛,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考虑为急性腹膜炎.剖腹探查:全小肠逆时针扭转380度,肠管膨胀呈暗紫色,距回盲部约20 cm处有一个6 cm×4 cm×4 cm钡剂凝结成的粪石.取出粪石,肠腔减压予以复位.术后12天治愈出院.
作者:廖丹;莫广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部位、容积、类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颞部外伤的死亡率高,头部多部位外伤的死亡率大于单部位.②颅内血肿容积与死亡成正比,血肿大于60 ml,死亡率明显升高.③硬膜下血肿常会并脑挫伤,脑肿胀死亡率高于单发血肿.结论颅内血肿CT检查在提供临床手术参考及预测病人预后情况方面较高的价值.
作者:谭强;胡斯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继发于腹部手术者105例占95.5%.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阻85例占77.3%,绞窄性肠梗阻25例占22.7%.行绞窄性肠梗阻肠切除吻合术16例,松解复位术9例,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行粘连松解或粘连带切断术48例,肠切除吻合术10例,短路术16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1例.本组病例均治愈,疗效较好.结论决定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重要依据是有无肠绞窄.正确选择手术方法,疗效较好.
作者:罗运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5月,我市钦北区连续发生两起因食用被甲胺磷农药污染的鲜荔枝和西瓜引起的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2003年5月9日晚,我市钦北区卫生防疫部报告,该区板城镇某村某户母女俩(分别27岁及3岁)突然死亡,死因不明.同月16日上午9时30分,该站再次报告,在该区板城镇某中心小学发生学生食用从校园内小卖店购买的西瓜,吃后陆续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和部分尚有发热的中毒症状,已送往当地卫生院救治.
作者:植建;劳其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肺炎性假瘤是一种特发的非特异性慢性增生性炎症.临床表现类似肿瘤,但实质上是炎症,故名炎性假瘤.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女性多见.我院1999年9月至2003年12月共诊治本病1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Fahr病伴糖尿病罕见,国内未见报道,笔者曾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因精神行为异常1月余,伴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于2004年2月24日入院.家属代述:患者于2004年1月始无诱因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外出玩耍回家迷路、胡言乱语、答非所问.于入院前3天始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呈舞蹈样,与作息无关.未经诊治,无好转.既往无特殊.系足月顺产,儿童期发育不良,智力较同龄人差,性格内向少语,去年10月停经.家属史无特殊.体检:身高140 cm,体重30 Kg,发育不良,两颊潮红,心肺腹脊柱未见异常.神经系统: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差,言语清晰欠流畅.颅神经征(-).四肢肌肉无萎缩,肌营养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腱反射活跃,左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
作者:覃铄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通过对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反应与需求的调查评估,运用护理程序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实施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促进身心康复,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周爱花;黄垦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