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沟通在减少医疗纠纷中的作用

黄桂珍

关键词: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护理, 医疗后果, 医患双方, 司法机关, 工作过程, 保护意识, 增强, 控告, 课题, 分歧, 病人
摘要: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司法机关或卫生行政部门提出控告所引起的纠纷[1].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急剧上升.为此,如何在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成为当务急待解决的课题.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见习教学的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见习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系统地运用基础理论去结合临床,为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在儿科见习教学中我们试图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从而建立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作者:刘红霞;赵乃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床教学中护理纠纷的防范

    生产实习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也是教学的后环节,此阶段的学习途径,一是从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所获取;二是从患者所提供的操作环境中所获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院的医疗技术、护理技术、生活护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学会了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国普及教育,扩大招生,实习护生越来越多,为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培养各级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正确处理护理临床教学中与患者的切身权益问题,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作者:刘卫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临终护理的进展

    临终护理是指对那些在医学上已经判明无法治愈,将在3~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进行护理[1],它的宗旨是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增加病人的舒适程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维护临终病人的尊严.同时希望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将面对的问题,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包括沮丧期内的生理、心理关怀的立体化社会卫生服务,临终关怀是新的医学模式的体现.

    作者:陈长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敏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抗敏平喘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病人250例,随机分成3组,治疗组83例,采用自拟抗敏平喘汤治疗;对照组83例,常规西药抗炎、解痉、化痰治疗,必要时予激素治疗;综合组84例,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并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2%,对照组84.3%,综合组96.4%,经统计学处理综合组显著高于治疗组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抗敏平喘汤具有清热宣肺、化痰、平喘、脱敏的作用,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好,但中西医综合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严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体会

    我院自1998年2月至2003年8月对诊断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8例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8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9~78岁,平均41.8岁.

    作者:覃智标;张力;伍松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人工晶体植入后视网膜脱离46例报告

    目的探讨人工晶体植入后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巩膜环扎外加压或联合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手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后视网膜脱离患者46例(46眼),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人工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具有裂孔寻找困难、发展快,常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特点,一次手术治愈36例(78.3%),总治愈43例(93.5%);术后6个月脱残(视力≥0.3)率28.3%(13/46),较术前的4.3%(2/46)明显提高(P<0.01).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使人工晶体植入后视网膜脱离患者治愈率及脱残率提高.

    作者:赵昕;李敏;杨捷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CT诊断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部位、容积、类型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①颞部外伤的死亡率高,头部多部位外伤的死亡率大于单部位.②颅内血肿容积与死亡成正比,血肿大于60 ml,死亡率明显升高.③硬膜下血肿常会并脑挫伤,脑肿胀死亡率高于单发血肿.结论颅内血肿CT检查在提供临床手术参考及预测病人预后情况方面较高的价值.

    作者:谭强;胡斯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钙粘素、P16与人脑胶质瘤

    钙粘素即上皮钙粘素(E-cadherin,E-cd),系钙依赖性细胞粘附分子大家族中的亚群,是维持正常上皮细胞形态完整性和积极性的转膜糖蛋白,是具有同种上皮亲合性的钙依赖粘附分子,对细胞间连接诱导和维持起重要作用.而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这种关键作用被破坏,使得E-cd的表达可完全丧失或表达下调.P16为多肿瘤抑制基因1(multiple tumor suppressgenel,MTS1),其作用在于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起控制开关作用,其若缺失,则引起多种肿瘤尤其是神经胶质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的高突变率,越是晚期的肿瘤其MTS1改变率越高.通过对肿瘤组织中E-cd和P16表达的研究,可进一步探讨肿瘤的分化、浸润和转移规律,以利于为临床诊治服务.

    作者:唐秀文;雷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心脏功能与心律失常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相反,心律失常也可诱发CHF,特别是CHF伴室性心律失常(VA)多与猝死密切相关,且常无明显症状,故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39例 EHF伴VA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防治水平.

    作者:吕泽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理因素对皮埋避孕法续用率的影响分析

    皮下埋植避孕法是近20年在国内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正以其避孕效率高、有效时间长、可复性能好、安全简便、手术无疼痛而为广大妇女所选择.但由于月经紊乱为其主要的副反应,往往成为部分妇女要求终止使用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心理因素对皮埋避孕法的续用率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将2001年1月~2002年7月在我所接受本法避孕并完成术后一年随访的218例受术者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班秀如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早产儿窒息的血糖变化初探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后血糖降低或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强生公司微量血糖仪及配套试纸对51例轻、重度窒息的早产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早产儿窒息后低血糖发生率19.6%(10/51),高血糖发生率17.6%(9/51),重度窒息组4例高血糖全部死亡(均为极低体重儿).结论胎龄越小,体重越轻,糖代谢紊乱严重,且不易纠正,病死率高.早产儿窒息后应重视血糖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之一.

    作者:韦敏敏;李柳青;黄丽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改革实验教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微生物学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实验学科.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人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一些尝试,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大林;陈森洲;袁桂峰;徐雅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在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GBS患者分别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等的运动末端潜伏期(ML)及感觉传导速度(SCV),以及正中神经、胫后神经F波潜伏期(Fw)、F波短潜伏期(Flmi)等,并将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各项参数中,胫后神经异常率高,其后依次为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和尺神经,但χ2检验表明其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无论在GBS起病早期或恢复期,均以F波改变早.结论 F波是诊断GBS及动态观察GBS进展或恢复的高特异、高敏感性指标.

    作者:胡湘;石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病人穿刺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是在整个护理的基础上,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让患者充分享受以人为本的全方位照顾.根据这一模式,我们对43例血液透析病人在穿刺中融入舒适护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明显降低了穿刺中病人的疼痛及不愉快程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艳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液压扩张配合施沛特治疗肩周炎30例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以肩周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病.临床上常用局部封闭、外敷、中药等方法治疗,其中局封为常见治疗方法,多采用激素类药物配以局部麻醉药,多次使用易腐蚀肩周肌肉、肌腱,使其功能退化.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液压扩张配合肩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SH)治疗肩周炎,随访0.5~1年,效果良好,无副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术前访视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的实施及体会

    手术既是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又是一个创伤过程,任何手术都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1].因此,加强手术前、后访视,以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通过术前访视,对泌尿外科52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问题调查,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指导老年患者减轻术前心理压力,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翚;雪丽霜;刁秀琳;黄松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清HBV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HBV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71例HBsAg(+)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其前S1抗原及HBV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HBV-DNA含量.结果前S1抗原在HBcAg(+)的标本血清中的检出率为98.85%(86/87),明显高于HBeAg(-)标本的67.86%(57/84),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χ2=29.9806,P<0.01);前S1抗原在HBV-DNA(+)的标本血清中的检出率为66.91%(93/139),明显高于HBV-DNA(一)标本的18.75%(6/32),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χ2=24.7459,P<0.01).结论前S1蛋白在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等方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对HBV标志物及HBV-DNA的检测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

    作者:张劲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输血所致发热性输血反应15例报告

    发热反应是临床输血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主要是由受者体内产生的同种白细胞或/和血小板抗体引起.笔者近年对医院送检的15例有发热性输血反应的患者进行了血清学检查,证实他们的发热反应是由白细胞或 /和血小板抗体引起,现报告如下.

    作者:申卫东;覃小青;黄东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内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食管支架置入术属于一种食道癌的姑息性治疗,它能有效解除食道及贲门等部位的严重狭窄,缓解梗阻引起的吞咽困难,增进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2002~2003年4月我科应用钛镍金属支架治疗食管狭窄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潘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纤维镜刷片细胞学在胃食管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纤维镜刷片细胞学检查作为胃和食管肿瘤的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已普遍应用,为探讨其诊断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我们对我院2001~2003年342例行胃、食管纤维镜刷片检查并同时做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英;黄玲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