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门诊眼科护士的角色功能

黄爱明

关键词:门诊, 眼科, 护士, 优质服务, 医学知识, 医德医风, 角色功能, 操作技术, 责任心, 患者, 方位
摘要:门诊眼科护士不仅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术,广泛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达到多种角色功能,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肠梗阻9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以中老年为主,前4位病因分别是肠粘连35例(36.84%)、腹外疝嵌顿16例(14.73%)、肠肿瘤14例(10.15%)、肠扭转7例(7.36%).死亡3例,病死率3.15%.结论对肠梗阻采取保守性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预防ARDS、MODS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林忠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危重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5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在危重病患儿的发生情况及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机率和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对274例危重病患儿发生SIRS和MODS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74例患儿符合SIRS诊断标准者153例,占55.8%,原发病既有感染性疾病,也有非感染疾病.符合SIRS 4项标准中的项数越多,发生MODS的机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功能不全器官数每增加1个,死亡率均显著上升.结论SIRS和MODS是危重病患儿常见的一组疾病,死亡率高.在对危重患儿进行危重病评估的基础上再进行SIRS诊断,不易误诊,且易于早期发现MODS,有利于早期干预,综合治疗.

    作者:李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随机抽取儿科病例103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6.4%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有31种,使用次数多者为头孢噻肟钠,不合理用药达18.45%.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合理用药上有待改进.

    作者:葛玉玲;宋光明;朱英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塞是神经系统的危重病之一,并发症多,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999年来我们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辨证组方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长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检测血清后γ-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衰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后γ-微球蛋白(Cys-C)在糖尿病肾病(DN)及慢性肾功衰(CRF)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受试者分为糖尿病(DM)组、慢性肾功衰(CRF)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同时测定血清Cys-C及血清肌酐(CRE),血清Cys-C采用粒子增强的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在BN100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测定;血清CRE采用苦味酸法在贝克曼CX7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结果DM组血清Cys-C为(1.005±0.32)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0.83±0.14)mg/L(P<0.05),DM组血清CR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RF组血清Cys-C为(3.55±1.27)mg/L,血清CRE为(496.03±426.7)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结论血清Cys-C对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功衰的诊断比血清肌酐更灵敏.

    作者:张德文;杨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我们对168例冠心病患者用肌氨肽苷注射液(原心血通注射液)治疗,并观察了其QT离散度(QTd)的变化,以探讨肌氨肽苷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QTd的影响.

    作者:王宁波;王玉玫;张学臻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48例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无特效疗法,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庆平;张惠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输液反应的观察防治

    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重症患儿多采用输液治疗,因此在输液过程中除了掌握正规的输液程序外,观察和处理输液中患儿的各种不良反应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者:谷俊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鼻咽癌患者鼻咽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现状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东南亚一带及我国的广东、广西发病率高[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2].

    作者:唐玉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炎性介质在哮喘中的致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中,作用强大和广泛.糖皮质激素(GCS)尤吸入型GCS已被国内外哮喘研究专家确认为有效的第一线抗炎药.下面通过哮喘发病炎症学说中的有关炎性介质,阐明GCS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

    作者:孟粤茂;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社区人群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早期发现隐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比较,以了解餐后2h血糖水平在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63名社区健康查体者作空腹和餐后2h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健康人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餐后2h血糖异常为3.0%,高于空腹血糖的0.006%.结论检测餐后2h血糖可以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人,是发现隐性糖尿病人的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作者:张化涛;齐传喜;段延安;白连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舱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3例分析

    我院1994年安装使用高压氧舱以来,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0余例,其中3例重症患者急诊高压氧治疗期间在舱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睿荣;徐曼;李恩仓;李林贵;黄芳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产科伤口感染66例的微生态学分析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社会对母婴的重视,为保障母亲健康及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干预分娩逐渐增多,剖宫产及会阴侧切率逐渐上升,相应的并发症也升高.

    作者:蒋丽;沈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安桃乐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常规在无麻醉情况下手术,孕妇疼痛强烈,部分孕妇甚至出现人流综合征.如何使孕妇在无痛情况下轻松接受手术,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我科自2002年5月应用安桃乐作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小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入院护理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入院护理评估是整体护理的立足点,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是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加以整理、综合,写出护理计划的过程.

    作者:黄秀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随机分为疏血通组60例,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丹参组6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1次/d静滴.结果治疗20d后疏血通组显效率80%,丹参组为61.67%,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疏血通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和血脂检测改善的程度较丹参组好,尤其是纤维蛋白原下降和改善的程度明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大脑循环、改善血粘度、降低血脂作用,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钟有安;吴桂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剖宫产后再次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附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BAC)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108例剖宫产后再次分娩的产妇,根据临产指征分为剖宫产组46例,VBAC组62例,比较其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发病率、产程中、手术中的出血量.结果本组有62例(38.8%)产妇成功经阴道分娩.1例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组出血量较VBAC组多(t=2.703,P<0.01);新生儿生后1min 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VBAC组中有52.1%的新生儿体重比上次剖宫产儿重.结论无阴道试产反指征的剖宫产后再孕的产妇试产和分娩是安全可行的,应不断提高手术质量,加强剖宫产后再孕产妇的管理以提高VBAC率.

    作者:刘珺;吕天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烧伤脓毒症的新进展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仍然是严重烧、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姚咏明;柴家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梅毒实验诊断进展与临床应用

    全国性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991~2000年全国性病呈增长趋势,梅毒年增长51.63%[1].梅毒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TP),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的性病.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尿酸变化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发病与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仪检测53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与60例正常健康人血尿酸水平.结果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组血尿酸水平为(472.3±18.42)μmol/L,高尿酸的发生率33.9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心绞痛明显相关,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苏文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