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晓玲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术后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62例病人的资料,分析术后并发院内感染时间、类型、部位以及治疗方法.结果62例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并发院内感染21例(33.9%),其中,肺部感染15例,泌尿系感染3例,颅内感染2例.经治疗,感染控制18例,死亡3例.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在年龄、平均住院天数、血肿大小与部位等无明显差异.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存在高的感染率,感染与年龄及住院时间无关,及时积极治疗可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作者:李超强;宁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自2000年下半年开始应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UVRP)治疗前列腺增生96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无特效疗法,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庆平;张惠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全国性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991~2000年全国性病呈增长趋势,梅毒年增长51.63%[1].梅毒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TP),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的性病.
作者:莫报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门诊眼科护士不仅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术,广泛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良好的医德医风,同时要达到多种角色功能,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作者:黄爱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随机抽取儿科病例103份,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6.4%的患儿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有31种,使用次数多者为头孢噻肟钠,不合理用药达18.45%.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率较高,合理用药上有待改进.
作者:葛玉玲;宋光明;朱英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清苯妥英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妥英血药浓度,以10~20μg.m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测定结果低于10μg.ml-1 3例,占7.7%,高于20μg.ml-1 26例,占66.7%.检测结果以10~20μg.ml-1为有效范围,合格率为25.6%.结论对长期使用苯妥英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之个体化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钟慧;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早产儿是新生儿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死亡率远高于足月儿.由于早产儿系孕周满28~37周,体重1000~25000g,身长小于45cm,身体各器官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完善[1].
作者:韦翠芬;周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炎性介质在哮喘的发病中,作用强大和广泛.糖皮质激素(GCS)尤吸入型GCS已被国内外哮喘研究专家确认为有效的第一线抗炎药.下面通过哮喘发病炎症学说中的有关炎性介质,阐明GCS临床应用的理论依据.
作者:孟粤茂;陈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小儿颅内出血是儿科较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所致的惊厥往往较为顽固,且常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不全,用安定、鲁米那等控制惊厥有一定困难,我院1997年以来对43例颅内出血所致惊厥(部分合并呼衰)采用利多卡因止痉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逾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低场磁共振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诊断的作用.方法总结32例脑转移瘤病例,分析其平扫及增强扫描的MRI征象.结果幕上双侧大脑半球内,平扫发现40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52个病灶;幕下小脑脑干,平扫发现12个病灶,增强发现22个病灶;硬脑膜,平扫发现2个病灶,增强扫描发现12个病灶.结论Gd-DTPA增强扫描,由于脑转移性肿瘤实体部分出现明显强化,从而能发现平扫不能显示的病灶,故Gd-DTPA增强扫描对脑转移瘤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方华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急性脑梗塞是神经系统的危重病之一,并发症多,抢救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999年来我们在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辨证组方治疗脑梗塞40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长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NO、NOS、MDA、SOD、C(VitC)、E(VitE)的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7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第1~4周NO、NOS、MDA、SOD、VitC、VitE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氧化剂NO、N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于发病后1周显著升高,第2~4周逐渐下降;抗氧化剂SOD、VitC、VitE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0.01),于发病后1周内显著降低,第2~4周逐渐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内源性氧化剂NO、NOS、MDA水平显著升高,抗氧化剂SOD、VitC、VitE则明显降低,观察它们的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脑出血的病情演变.检测氧化剂及抗氧化剂含量是反映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作者:姚盛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临床上常见由于下牙嵴吸收萎缩,形成唇颊沟过浅而影响全口义齿的固位,给修复带来较大的困难,常需作唇颊沟加深术,以改善固位情况.
作者:黄世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东菱迪芙为新型溶栓制剂,我科自2000~2002年用其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华;刘一尔;伍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胃复安并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控制大剂量顺铂为主的化疗所致的迟发性呕吐的效果.方法53例接受大剂量顺铂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自身随机对照的方法,于用顺铂后8h开始分别于第1周期口服胃复安并地塞米松,第2周期口服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或者第1周期口服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第2周期口服胃复安并地塞米松.结果胃复安并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对控制迟发性呕吐的有效率分别为90.6%和83%,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顺铂后2~4d口服胃复安并地塞米松与口服恩丹西酮并地塞米松均能有效控制迟发性呕吐,前者价格便宜,节省了医疗费用,便于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建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输卵管的形态改变与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是一种诊断率高、安全的输卵管通畅检查方法.
作者:武林华;韦桂珍;黄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硫酸镁是天然的钙通道阻滞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广泛地应用于病理产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在麻醉科和镇痛领域也进行大量的研究.
作者:黄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尖锐湿疣(CA)是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以乳头瘤样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作者:杨燕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仍然是严重烧、创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作者:姚咏明;柴家科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