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伟娟
膀胱阴道瘘的发病率与医疗卫生条件明显相关,而女性泌尿生殖瘘一旦发生,均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问题.笔者于2000年11月~2002年10月在支援尼日尔共和国医疗队工作期间,在Maradi省中心医院对67例膀胱阴道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鲜羊膜在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14例(16眼),定期随访.结果无明显排斥反应和继发感染及羊膜溶解,无翼状胬肉复发.结论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韦礼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局部阻滞麻醉和3种静脉麻醉在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术中的运用.方法总结478例早期妊娠人工流产,按其镇痛方法及药物分为4组,观察麻醉对手术的影响及术后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局部麻醉效果不理想,静脉复合麻醉无痛率为100%.几种镇痛术其出血量和子宫收缩无差异.术后不良反应却有差别.结论异丙酚、芬太尼和阿托品静脉复合麻醉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吴丽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麻醉、抗感染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高危妊娠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剖宫产手术的术中护理,使产妇的身心处于佳状态,以减少产妇出血和降低合并感染,利于母婴安全,这是广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2002年起,我们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舒适护理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骆伟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剖宫产术是处理前置胎盘分娩的主要方式,但术中发生大出血率显著高于其它原因剖宫产术.我院1995年5月至2003年4月采用宫腔内填塞纱条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出血13例,止血效果满意.
作者:黄梅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中间综合征(IMS)是一种发生在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出现前发生,以肌无力、呼衰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杨小玲;容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所处的镇面积小,人口不多,医院的规模、发展不及大镇,但急诊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前哨,对此,我院对急诊工作的开展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取得较好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徐见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应激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症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5%~30%,大多在发病1周后,死亡率可达50%~90%[1].
作者:王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眼眶肿瘤以眼球突出,视力下降为主要症状.在整个眼科疾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眶肿瘤与邻近组织有密切的关系,常涉及颅内及副鼻窦组织,病情较为复杂.我科从1999年1月至2003年1月共为28例病人切除眼眶肿瘤,取得满意疗效.现就护理问题及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如下.
作者:陆少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疾病,到目前为止,溶栓治疗已被证实是唯一能使闭塞血管即刻再通,迅速恢复血流,可缩小梗塞体积[1],使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的有效疗法.而此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做好护理观察是其治疗效果的保证.现就近几年来脑梗塞溶栓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彦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冰袋冰敷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用自制的冰袋冷敷髋关节术侧的前、后及外侧23例(冰敷组),并设23例进行对照(常规处理),观察并计量引流量.结果冰敷组23例中,术后第2d所有病人引流量小于50m1,均予拔管,术后无不良反应,冰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冰敷能预防和减少THR术后的渗血,减少术后的输血,是预防THR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护理措施之一.
作者:黄芳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MP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哮喘发作期患儿133例,按是否伴有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静脉血MP-IgM抗体,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结果感染组患儿MP-IgM阳性率为18.8%(16/85),非感染组阳性率为2.0%(1/48),哮喘组MP-IgM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P-IgM阳性的哮喘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哮喘明显缓解.结论MP感染与哮喘有密切的关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确切.
作者:李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近年,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中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糖尿病发病率成比例上升.
作者:韦爱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儿科住院的37例小儿IE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中先心26例,风心9例,败血症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临床表现中发热、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常见,脾大、瘀点,心脏杂音改变少见,实验室检查半数以上有贫血、白细胞升高、ESR及CRP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低(8例占21,6%),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阳性率高(30例占81.1%),治疗主要为联合应用抗生素,疗程4~6周,治愈率78.4%,死亡率16.2%.结论①器质性心脏病仍为IE的主要基础病因;②临床表现不典型;③超声心动图在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淑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功能紊乱性疾病[1].主要表现以腹痛为主,伴有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并经常有腹胀、排便或排气后缓解,粪便可带有粘液.
作者:王彩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发病率1/2000~5000[1].HD在诊断及治疗上不断取得突破和改进,治疗方法的改进促使手术年龄逐步降低,而对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小婴儿HD的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其治疗方法主要有:①保守疗法.
作者:刘官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更好地对淋球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为淋病防治和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对青霉素、红霉素、壮观霉素、头孢三嗪、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淋球菌对壮观霉素敏感性高,达92.5%;其次为头孢三嗪,为90.4%.青霉素耐药率高,达87.7%;壮观霉素耐药率低,仅为2.7%.结论为提高疗效,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临床治疗淋病须以体外药敏试验为依据选择药物.
作者:罗冬青;瞿锐;金志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产后出血仍然是目前产科主要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成功的预防产后出血是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尹卓莲;张元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采用外援性超排卵药物-促卵泡成熟素(FSH)促超排卵,以便于募集多个卵子.
作者:马南花;阳茂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预防的方法.方法对近3年我院收治的经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运用呼吸机治疗的6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9例病人中48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占69.57%.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G-)菌,占79.05%,其中首位是铜绿假单胞菌,占36.59%;第二位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真菌,占14.63%.结论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后易并发肺部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
作者:吴歆;冯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