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搞好继续医学教育,促进医院建设发展

张艳玲;黄福文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 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知识, 医学模式, 医学发展, 科学技术, 更新周期, 新技术, 新方法, 转变, 缩短, 理论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逐渐缩短,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我国护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1].当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仍落后了许多.

    作者:林晓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脉重塑的关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脉重塑的关系.方法44例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定性分析斑块形态和性质,测量冠状动脉病变处和近、远端参考血管的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CSA)、管腔面积、斑块面积和面积狭窄率.结果轻(<50%)、中(50%~75%)、重度(>75%)狭窄均可见血管重塑,以中、重度明显,但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偏心性斑块及软斑块血管重塑明显(P<0.05),而硬斑块和同心性斑块血管重塑不明显(P>0.05).结论血管重塑与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而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密切相关.

    作者:刘伶;王风;林英忠;徐广马;卢志红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东莨菪碱联合丙茶碱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36例

    我们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东莨菪碱联合丙茶碱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与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重度AOPP21例患者作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丽;李启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脾切除治疗血液病73例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血液病患者脾切除术的手术指征、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2002年对73例血液病患者行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ITP的有效率为91%,HbH的有效率为93.5%,Hb-β的有效率为68.7%,HS 3例均为显效,恶性血液病切除脾脏仅作为内科综合治疗的辅助手段.结论ITP切脾的疗效较为肯定,合并严重出血危及生命时应行紧急脾切除术.HbH病切脾的疗效远比Hb-β病切脾的疗效好.HS行脾切除术的疗效肯定,恶性血液病切脾也有一定帮助,均因例数少不好评价.

    作者:龙仁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两种血糖测定方法的差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可行性及其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上采取适当的血糖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97例待测者抽清晨空腹静脉血,2h内分离血清,同时用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结果血糖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均值分别为(6.574±1.815)mmol/L,(5.48±1.404)mmol/L,两组结果差异显著,但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血糖仪测定血糖值可以作为临床监测指标,但需要校正.

    作者:邱方城;严礼华;颜敏;秦维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指征的研究进展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满28周或以上,经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上)的手术;不包括剖宫取出宫腔妊娠通顺儿、切开子宫取出1000g以下胎儿(孕不满28周)以及经阴道切开宫颈和子宫下段取出的胎儿.

    作者:卢彩合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耻骨上经膀胱治疗膀胱阴道瘘

    膀胱阴道瘘的发病率与医疗卫生条件明显相关,而女性泌尿生殖瘘一旦发生,均需要手术治疗才能解决问题.笔者于2000年11月~2002年10月在支援尼日尔共和国医疗队工作期间,在Maradi省中心医院对67例膀胱阴道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介绍一种呼气隔离消毒简易装置

    在临床护理中,因呼吸道传染病人的飞沫及随呼气而带出的致病微生物对医务人员的危害日显严重.

    作者:劳建新;王大满;罗茜;岑起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的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发病率1/2000~5000[1].HD在诊断及治疗上不断取得突破和改进,治疗方法的改进促使手术年龄逐步降低,而对新生儿及6个月以内小婴儿HD的治疗仍存在较大争议,其治疗方法主要有:①保守疗法.

    作者:刘官和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乡镇医院急诊工作之管见

    我院所处的镇面积小,人口不多,医院的规模、发展不及大镇,但急诊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工作的前哨,对此,我院对急诊工作的开展制订了一系列措施,取得较好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徐见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麻醉、抗感染以及手术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高危妊娠方面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强剖宫产手术的术中护理,使产妇的身心处于佳状态,以减少产妇出血和降低合并感染,利于母婴安全,这是广大手术室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2002年起,我们对剖宫产产妇进行舒适护理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骆伟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肺功能研究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结核病人肺功能的变化,分析可能影响因素,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测定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肺功能各项指标,并与27例无肺结核的2型糖尿病人做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人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无合并结核病的2型糖尿病病人,且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合并肺结核组.各项肺功能指标下降与合并肺结核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弥散功能与代谢控制水平密切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人肺功能明显下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结核病的病变程度和糖尿病的病程程度及代谢控制水平.

    作者:许东营;高茜;熊静斐;罗育希;吴清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防治膀胱癌的护理体会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术治疗,包括TUR、电灼、膀胱部分切除术,2年内复发率达13%~70%,故术后均常规进行膀胱内化疗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灌注治疗[1].

    作者:马从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预防性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1%~15%,再出血是引起患者死亡危险的因素[1~2].因此,再出血的预防是SAH护理的重要环节,1994年6月~2002年10月,我科共收治SAH患者28例,其中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为10.7%.现将预防SAH再出血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陆云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内甲状腺21例手术治疗的体会

    胸内甲状腺疾病大部分需要胸外科治疗,其手术入路,并发症及比邻器官与普通外科常规手术不同.现将本院1974~2002年21例胸内甲状腺肿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卫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肠出血16例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易一般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对小肠出血,尤其是隐匿性出血往往易被忽略,以致长时间得不到确诊.本文就我院自1990年以来收治的小肠出血16例做一分析.

    作者:姜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哮喘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以及MP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哮喘发作期患儿133例,按是否伴有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静脉血MP-IgM抗体,观察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结果感染组患儿MP-IgM阳性率为18.8%(16/85),非感染组阳性率为2.0%(1/48),哮喘组MP-IgM阳性率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MP-IgM阳性的哮喘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哮喘明显缓解.结论MP感染与哮喘有密切的关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确切.

    作者:李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大剂量氨甲喋呤和四氢叶酸钙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

    我科1993年以来,采用大剂量氨甲喋呤加四氢叶酸钙(HDMTX-CF)治疗急淋患者9例,进行了48例次强化巩固治疗,对延长缓解期,减少复发和预防髓外白血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梁新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CT预测食管癌定位照射野宽度的等剂量曲线

    目的探讨用CT影像预测食管癌定位时,照射野宽度等剂量曲线的合理性.方法以食管腔内为中心分别测量肿瘤向左右、前后外侵的差值及肿瘤外侵的大宽径,分析测量结果同经典治疗野90%的等剂量曲线的宽径相比较.结果食管癌肿瘤外侵率达83.3%,淋巴结转移率达31.2%;食管癌肿瘤外侵中82.5%为非对称性外侵;食管癌肿瘤外侵大宽径≤4.0cm占83.1%,大宽径≥4.5cm的占16.9%.结论以肿瘤为中心或以食管腔为中心,肿瘤是对称性外侵的,此时经典治疗野宽度合理,但对于非对称性肿瘤外侵或肿瘤外侵宽径≥5.0cm时,经典治疗野宽度的等剂量曲线过于窄小,此时应使用CT影像定位.

    作者:韦汉荣;苏丹柯;梁炳莲;黄荣;王安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成人急性坏死性肠炎诊治

    急性坏死性肠炎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早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治颇难,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诊治的46例成人急性坏死性肠炎总结如下:

    作者:张明祥;刘建栋;刘树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