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膝关节穿刺患者的健康指导

张慧芬;高慧萍

关键词:关节穿刺, 患者, 膝关节腔, 健康指导, 膝骨关节炎, 现报告如下, 骨性关节炎, 主要方法, 中老年人, 穿刺治疗, 关节疾病, 穿刺注药, 门诊, 疗效
摘要: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关节疾病, 而膝关节是常受累的关节之一[1].膝关节腔穿刺注药是目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主要方法,对需穿刺的患者进行合适的健康指导有利于穿刺成功和获得满意疗效.2005年以来,我科对门诊368例骨性关节炎行膝关节穿刺治疗的患者实施了健康指导,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工作中如何防范药疗事故的发生

    护士作为用药的后一个把关者,对预防药疗事故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给新形势下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工作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作者:李秀银;刘桂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因某种原因在短期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出量急剧下降,体循环或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急性左心衰竭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或心跳骤停.现就我科近几年来救治急性左心衰竭所致肺水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旺琼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23例符合CCMD-Ⅲ中躁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治疗4~6周的研究,其剂量为0.4~1.4g/d.分别以BRMS、CGI评定疗效和疗效指数,以TESS评定副反应,以TESS总评B项分评定痛苦程度和耐受性.结果:丙戊酸钠总有效率64%,显效率56%;副反应发生率32%(有3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退出);平均疗效指数(1.12±0.38);总评B项分接近2分(呈中度痛苦).结论:丙戊酸钠治疗躁狂症不失为一种有效药物,但临床实用性不甚满意,不宜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林春湖;鲁丽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产褥期抑郁症92例的心理支持护理

    目的:讨论心理支持护理在产褥期抑郁症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9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心理支持护理的方法与技巧.结果:通过运用心理支持取得了产褥期抑郁症患者的合作,使其症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心理支持能有效地满足产褥期抑郁症的精神需求,有效地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

    作者:张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重症肝炎的观察与护理

    重症肝炎主要是指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慢性重型肝炎.重症肝炎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目前世界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周到细致的护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早治疗,对于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于程屏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吸食海洛因前后性功能分析

    目的:了解吸食海洛因、海洛因依赖对男女性功能和性心理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3标准,诊断为海洛因依赖且吸毒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45例患者,进行吸毒前后性功能对比调查.结果:45例患者中,42例在吸毒一年以后均出现性心理和性功能障碍(占95%),且尤以静脉注射为甚.吸毒与性功能障碍呈正相关,吸毒剂量越大性功能障碍越明显.吸毒剂量达每日2g以上的,均出现性功能障碍,2例女性吸毒6年不仅表现性欲消失,且已停经2年.结论:吸食海洛因对性功能有明显影响.

    作者:张晓桦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运用中药治疗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碍(ED)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仁旭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增长明显[1],面临的高血压防治任务非常艰巨.在参加房山区一项社区控制高血压科研研究中,深切意识到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途径.

    作者:祁娟;李洁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地黄饮子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自2005年8月~2006年8月对本院就诊的90例患者进行中药地黄饮子的临床疗效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学东;贺永香;周志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并眩晕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眩晕症状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颈内动脉系统TIA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VB-TIA)进行对比.结果:VB-TIA是颈内动脉系统TIA的3.3倍,占总发病率76.9%;52例TIA并眩晕症状40例,占76.9%;VB-TIA并眩晕92.5%.结论:TIA患者眩晕的发生率高,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均为TIA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多为腔隙性梗死.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终导致长期脑血流低灌注,即慢性脑供血不足,颈椎病与TIA患者的眩晕关系密切.

    作者:何建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维生素A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80例报告

    我科应用维生素A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2003年3月~2005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均符合1987年成都召开的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6岁,平均年龄3岁2个月.

    作者:卞成磊;孙笃玲;郑美玲;王夕花;仲伟玲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影响脑卒中社区康复开展的关键因素及对策

    1 脑卒中社区康复的必要性随着社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增长、疾病模式的转换,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我国脑血管病患者已达500万以上,病残率占生存者的70%~80%.康复训练是减轻残疾、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据报道,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者有90%的人可恢复步行,而未作康复者只有60%恢复步行.可见,康复的介入与不介入,对于患者的功能恢复乃至生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

    作者:王红秀;冯学功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2005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2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煜霞;孙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可伴有咽痛、肌肉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头痛、失眠、短期记忆力减退及集中注意力下降、心烦、焦虑、情绪低落等神经症状的一种综合征.其在城市新行业人群中发病率为10%~20%,科技人员、新闻人员、广告人员、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群体中发病率可高达50%[1].迄今为止,现代医学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也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成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对医院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屏蔽设计构想

    目的:医院的核医学科应该进行防护屏蔽设计,以保护医护人员不受辐射.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及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进行设计.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受照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结论: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屏蔽设计可满足防护要求.

    作者:郑红宾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常见护患矛盾及其沟通技巧

    护患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升医院社会形象、打造服务品牌的有效途径[1].护士通过运用沟通技巧来化解护患矛盾,从而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李四清;杨文文;石艳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自拟清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8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58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3例;年龄:30岁以下1例,31~40岁18例,41~50岁11例,51~60岁15例,61岁以上13例;病程1年以下7例,1~5年35例,6~10年13例,10年以上3例.诊断标准均经胃镜确诊.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变细,血管可见,呈红色网状或树枝状分布.临床症状:上腹饱胀疼痛,食后明显,呕恶,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作者:李忠军;李杰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母婴同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母婴同室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在我国已广泛开展,虽有不少优点,但经实践观察,并不尽善尽美.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管理办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付爱梅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肝炎病人饮食治疗计划及指导的重要性

    由于肝脏功能减退、消化酶减少,导致肝炎病人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出现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症状,表现为营养不良.营养治疗是保肝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我院曾经有西瓜疗法).护理工作要求针对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订护理措施及合理的营养治疗食谱是当务之急.另外,还须掌握几个正常值及公式:

    作者:王海燕;宋建华 刊期: 2007年第16期

  • 北京市丰台区3~6岁儿童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丰台区托幼园所3~6岁儿童体质测试结果,为儿童保健工作作科学指导,促进儿童体格锻炼.方法:应用《北京市3~6岁儿童体质测试标准》对我区9 784名3~6岁儿童进行体质测试,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丰台区3~6岁儿童体质健康状况良好,综合评价优秀级占59.12%,良好级占23.69%,及格级占13.31%,不及格级占3.88%.总体评级优秀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小年龄组不及格者明显多于大年龄组.我区儿童各单项测试项目发展存在不平衡.结论:进行体质测试可对儿童保健工作起科学指导作用,体格锻炼对儿童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作者:王倩;王洁;吴萍 刊期: 2007年第1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