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华;张久红
目的对比观察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时间对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应用干扰素100万u隔天1次(A组)、300万u隔天1次(B组)、100万u每周1次(C组)、300万u每周1次(D组),共6次治疗110例(CA)患者,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结果所有患者IL-2水平均低于正常,A组、B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之间的复发率无差别(P>0.05);C组、D组的IL-2水平上升显著(P<0.01),A组与C组、B组与D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干扰素小剂量长时间作用能有效降低CA的复发率,其预防CA复发的关键在于增加其作用时间.
作者:马惠红;周冬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性,31岁.家族性过敏体质,平素不食水果.2001年某月某日食桃1粒后,即感喉头不适,舌发麻,随即气紧,喉头哮鸣,双眼充血,球结膜轻度水肿,眼脸及全身皮疹.频繁呕吐伴腹痛腹泻.自发病起未用任何药物.即来我院急诊科.查体:BP106/56mmHg,P141次/分,SO296%,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充血,皮肤多处皮疹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哮鸣音不明显,心率142次/分,律齐,无杂音.
作者:肖有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横形切口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并与传统纵形切口比较其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到自行设计的横切口术式和传统纵形切口术式两组,比较两组乳癌根治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6个月、1年、3年、5年存活率.结果两组各期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0.05>P>0.01).结论横切口术式适用于各临床分期乳腺癌,能满足各种根治手术要求;具有术后并发症轻、发生率低的特点;能减轻患者由于术后一侧乳房缺如所带来的心理影响,为术后的乳房再造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李夏鲁;王运成;刘庆全;黄权;谢昌林;农洪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临床中围术期急性心肌梗塞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影响了手术的预后.我院近5年遇此类患者18例,现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探讨该病高危患者的早期识别及防治.
作者:梁友玲;孙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旧称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绝经前后内分泌生理性改变引起的症候群,我们用雌激素补充加中药的方法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柯欢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Tara原产南美洲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系我国首次从国外引进的一种珍贵经济植物,把它的豆壳破碎成粉在商品上称为Tara粉,用其提取物作药效学试验,证明其对治疗口腔炎、咽喉炎、牙龈炎和舌炎有明显疗效,且药理试验证明其安全、无毒副作用[1].Tara粉主要成分的提取工艺笔者业已优选过,本文主要研究将Tara粉或其提取物制成各种口含制剂,并对各制剂进行质量评定.
作者:容淼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方法对34例资料完整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诊18个月,除1例股骨中段粉碎骨折术后2年拆钢板后数天复骨折外,其余33例骨折均愈合,患肢功能优良.经此方法治疗骨折可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病人可早期作功能锻炼.结论对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包括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动力加压钢板有较强的适应症和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结核性脑膜炎常隐袭起病,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79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吕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为于仲嘉教授于1990年研制成功并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操作简便、力学稳定、功能较全、配套完善等优点,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已被广泛认可并迅速发展[1].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我院施行单侧面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20例,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华夏;黄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外伤性白内障因后囊破裂不能按常规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而行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23例人工晶体位置正常,2例人工晶体轻度倾斜;5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经散瞳、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逐渐吸收,术后视力达0.2~0.6.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因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作者:曹征;陈硕;叶锦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性脱髓鞘性自身免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00万年轻的MS患者[1].MS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临床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现将多数学者推崇的治疗方法综合如下.
作者:莫伟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纤维性肌痛是以慢性、弥漫性疼痛和多处压痛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存在触痛点是该疾病的主要特征,压迫这些病变区可引起疼痛[1].常见伴随症状有睡眠障碍、头痛、肠激综合征、抑郁、焦虑等.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口服非甾体抗炎类药物、肌电图生物反馈、针刺等,但缺少对照研究.笔者近3年来采用针刺触痛点法治疗该症30例,收到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强;李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Lumber posteriorintrao 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LPMN)于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常被误诊为椎体外伤性骨折、永存骨骼及椎间骨等[1],并常导致不必要手术治疗.本文收集我院1995年5月至2001年8月经CT确认为LPMN者15例,并摄有腰椎正侧位平片,回顾性分析总结X线平片表现及征象,旨在提高X线平片诊断水平.
作者:黄成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Ⅳ型肺结核患者因肺组织和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使用抗生素、激素药物不当,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条件致病的真菌成为致病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为常见,成为临床上颇为棘手的问题.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诊治Ⅳ型肺结核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4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宝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甲型副伤寒发病率较低,相关报道较少.我县农村近年出现一定规模的甲型副伤寒流行.现将2000年6月~2001年4月收住我院的100例小儿甲型副伤寒分析如下.
作者:黄玲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下肢多段骨折是下肢长骨骨折中较复杂的一种.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较高.我院近4年来共收治23例下肢多段骨折,均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海浪;杨文彬;罗克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晚期妊娠妇女肝功能指标的改变.方法使用Beckman SYNCHRON CX5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20名晚期妊娠妇女、30名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肝炎的患者及30名正常体检对照人群进行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晚期妊娠妇女肝功能指标中,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碱性磷酸酶(ALP)及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其他肝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肝炎患者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时蛋白质及二酶的改变为正常生理现象,而非肝脏疾患所致.
作者:唐志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9年5月~2000年12月,采用CT导向立体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脓肿、颅内囊性肿瘤共25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寿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概述上世纪60年代初,高血压病仍是脑力者易患的、发病率并不太高的疾病。1959年我国13 个省739204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平均为5.11%,其中农民患病率为3.27%,由于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80%以上,从而认为此次高血压普查结果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应比5.11%低;20年后的1979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4012128人血压普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7.73%,其中郊区农民患病率达8.9%;1991年全国高血压病平均患病率升至11.8%,至1997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已有1.1亿人。
作者:刘唐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鸡眼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角质增生性损害,为嵌入皮内的圆锥形角质栓,好发于青年人,多见于足前跖中部,小趾外侧或拇趾内侧缘,也见于跖背及足跟,偶见于手部.我们用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阻滞加针刺治疗23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邵春华;张久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