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烧伤早期并发抽搐47例分析

黄运严

关键词:儿童烧伤, 发生率, 抽搐
摘要:我院自1982年后1月至2002年1月收住10岁以下儿童各类烧伤共967例,其中早期发生抽搐47例,发生率4.82%,现分析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耳内窥镜下鼓膜修补术60例分析

    我科自1999年10月开展耳内窥镜下行鼓膜修补60例,取得初步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正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的发展与应用

    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率先不惜耗资组织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 System,DRGs)进行研究,并建立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款制度(DRGs-PPS),这一重大改革及其展现出的显著效益,使许多有医疗费用膨胀通病的国家也纷纷相继效仿.目前,DRGs 以及相似病种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卫生服务发展研究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韦启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对196例208眼应用小切口和常规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以术前后的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小切口组比常规切口组视力恢复快、散光小,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有实用价值.

    作者:曾思明;陆可卫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副作用观察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副作用.方法回顾16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时出现的副作用,并作初步分析.结果副作用常见有哭吵、腹泻、血钙降低、发热、贫血等,血红蛋白降低主要表现在G-6-PD缺陷儿.结论蓝光治疗副作用较常见,但多不严重.需多注意观察、加强护理、积极防治,一般不影响治疗.

    作者:陈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22例子宫肌瘤患者,栓塞材料选用PVA颗粒(直径350~500μm),真丝微粒(4#真丝线剪成1mm长)及线段(4#真丝线剪成10mm长),以完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为宜.结果血管造影发现,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由两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肌瘤的血供可阻断.随访3~6个月结果表明: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有不同程度缩短,3例闭经,其中1例又复潮.术后3个月子宫肌瘤平均缩小46.7%,其中缩小80%3例,50%~70%6例,25%~40%6例,<20%3例.术后6个月有3例原已缩小的肌瘤复又增大.结论 UAE创伤小,近期疗效明显,而远期疗效尚需观察,对浆膜下肌瘤疗效欠佳.

    作者:孙一兵;张雪芬;吕维富;张学彬;赵锡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散居婴幼儿的社区预防保健

    在加强对集体儿童健康保健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散居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的散居儿童)的保健.社区散居儿童保健是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1995~2000年我们对永新区我院管辖的13个居委会223名0~6岁的散居儿童(未上幼儿园)实施社区服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的护理

    羟基磷灰石义眼台(hydroxyapatite,HA)是由北京康菲特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它对眼内容物剜出或眼球摘出后发生的眼窝凹陷,起到改善外观,达到仿真的效果.通过义眼台的植入,对患眼进行了整形,既美观又可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我院于1998年元月开展了这一手术,效果满意.经过临床护理观察,我们认为在为病人的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一般眼科手术常规护理,还应具备以下护理知识.

    作者:陈丽坤;黎巧玲;黄雁;黄小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目前仍居首位.在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发生率为50%~70%,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2/3[1].而产后出血又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因此,减少此期内的出血量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环节,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们选择100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作对照,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的氧疗护理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两种疾病,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有84%以上是以上两种疾病所致.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在冬季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气促、发热等,如不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容易并发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作者:张红郸;陈素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在诊断胰腺疾病时的应用

    胰腺疾病的诊断方法[1]近年来虽有很大发展,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胰功能试验仍占有重要地位.常用的胰外分泌功能试验有检查粪便中氮、脂肪及胰酶,检查血、尿中淀粉酶(包括同功酶)、脂肪酶[2,3]及十二指肠内容物检查等.目前临床上常用来协助胰腺病诊断的酶仍然是淀粉酶,近来对脂肪酶的测定亦有所增加,淀粉酶和脂肪酶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和符合率[4,5].

    作者:杜武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两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直接定量法测定结果的评价

    目的对两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直接定量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总结,通过对男性G-6-PD缺陷症患儿父亲的G-6-PD活性检查,建立一种新的质控方法.方法对溶血性贫血患儿和患儿的父母分别采用Zinkham法和酶学动力法测定G-6-PD活性.因为男性人群G-6-PD活性低下的频率等于该缺陷基因的频率,G-6-PD缺陷症男性患儿的发病只与母亲有关,与父亲无关,所以男性G-6-PD缺陷症患儿父亲中的G-6-PD活性低下者的频率即为该基因的频率.结果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患儿的G-6-P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用Zinkham法和酶学动力法检查的男性患儿父亲中,G-6-PD活性低下者分别占男性患儿父亲总数的0.708、0.222.结论 G-6-PD缺陷症急性溶血时,溶血程度与G-6-PD活性无关.昆明地区G-6-PD缺陷症基因频率应该小于0.10,故酶学动力法的检查结果优于Zinkham法.

    作者:刘景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儿童烧伤早期并发抽搐47例分析

    我院自1982年后1月至2002年1月收住10岁以下儿童各类烧伤共967例,其中早期发生抽搐47例,发生率4.82%,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运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部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胸部创伤或开胸术使胸膜破裂后,空气进入胸膜腔内致使肺萎陷,常规安置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是使气液从胸膜腔内排出,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负压使肺复张;平衡压力,预防纵隔移位及肺受压缩,以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手术后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芝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观察与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治疗仪.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更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我科自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开展了经股动脉插管进行全脑血管造影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黎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晚期肝癌术后化疗药物反应对策及护理

    多针全方位冷冻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我院近年来引进的一门技术.在术后再进行全身化疗,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药物毒副反应进行应激处理,并以高质量的护理,取得病人及家属的合作,使病人得以坚持进行化疗,收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龙亚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第三位的常见肿瘤.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有14%~24%发生肝转移,而在死亡的病例中进行尸解时发现80%有肝转移.这类病人如治疗不当平均生存6~10个月,可见肝转移是影响其生存率的主要因素.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显得十分重要.近些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应用,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已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冯关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腹腔镜脾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脾切除(Laparoscopic Splenctomy, LS)首先报告于1992年,首例手术是1991年在澳大利亚里斯本皇家医院(Royal brisbome hospital)临床实践而成功[1].以后在美洲、欧洲、亚洲等国家陆续开展了该手术.我国于1994年进行了腹腔镜脾切除手术探索[2].

    作者:冯泽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前臂游离皮瓣在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在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1999年以来7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舌癌切除后舌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质地优良,切取方便,血管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管径相配,吻合成功率高,缺点是牺牲一条主供血管,供区疤痕明显,影响美观.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用于舌癌切除术后舌再造,舌外形功能恢复良好,可避免过多的切除组织.

    作者:巫家晓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闭合穿刺克氏针、钢丝绞锁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2例

    自1991年10月至2000年6月共治疗髌骨骨折31例,其中12例采用闭合穿刺克氏针加钢丝绞锁内固定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西;周纯阳;蒋柏松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头皮原位回植治疗全头皮撕脱伤患者的护理

    我院于1990~1998年共收治全头皮撕脱伤患者6例,均采用撕脱头皮制成中厚皮原位回植修复创面,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陆彩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