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40例报告

梁春才

关键词:纳洛酮, 治疗组, 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农药中毒, 现报告如下, 呼吸道中毒, 临床资料, 效果满意, 年龄, 病人, 可比性, 经皮肤, 急诊科, 对照组, 女性, 男性, 留观
摘要:我院使用纳洛酮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均为1994年至1999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留观病人.治疗组40例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小8岁,大72岁,平均30.5岁;自服10例,误服16例,经皮肤及呼吸道中毒14例.对照组40例,其性别、年龄、中毒方式、中毒时间与治疗组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肝破裂108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肝破裂是较常见的腹部损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外伤性脾破裂.由于其病情复杂,常合并大血管损伤,有时处理极为困难,自198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0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性92例,女性16例.年龄4~68岁,平均28.7岁.闭合性肝损伤105例,开放性肝损伤3例.按照美国创伤科学会(AAST)分类:Ⅰ~Ⅱ级86例,Ⅲ级以下损伤22例.合并脾破裂11例,肾破裂4例,横结肠破裂1例,胃破裂2例,胰腺损伤4例,胸部损伤12例,四肢骨折2例,颅脑损伤13例,胆囊破裂2例.

    作者:胡曜;许长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3例合并糖尿病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以往,合并有糖尿病的病人行手术治疗处理上较为棘手,因其易感染、伤口愈合能力差、并发症多、手术风险大.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进一步实践,其处理上多无困难,手术恢复顺利.我院自1995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合并糖尿病的手术病员13例,本文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桢;潘洪玲;景秀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的超声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甲状腺局限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组织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对15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局限性病变进行分析,探讨病变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学改变的关系,以提高甲状腺局限性病变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

    作者:范振强;列武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发生毛霉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

    感染是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它不仅使创面加深,愈合时间延长,更诱发高代谢、高消耗等严重情况.现对我科近期收治的3例大面积烧伤病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毛霉菌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45~52岁.烧伤面积77%~85%(Ⅲ度13%~54%),平均81%(Ⅲ度38.5%).均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2例行高位截肢手术.

    作者:何洁兰;梁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痛风10例误诊原因分析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实质病变.在临床诊断方面易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混淆,有报道误诊率73%~76%[1,2].现将1997年4月至2001年5月本院误诊的10例痛风报告如下.

    作者:徐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国产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1,2],降胆固醇药物可延缓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逆转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3].洛伐他汀是一个HMG-GoA还原酶的抑制剂,它通过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起竞争抑制作用,而减少肝内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循环血中LDL的清除[4],从而降低血脂.我院从2000年开始应用国产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病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对腹部手术后病人的可行性初探

    腹部外科手术后病人肠蠕动及胃肠功能常因麻醉及制动等原因不易早期恢复,致使病人难以早期进食,营养不足,过分消耗常影响病人的切口愈合和机体恢复.如何使术后患者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早期下肢屈曲活动和腹部按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灵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精神疾病护理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精神疾病护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为大家所认可,在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科护士该怎样适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值得我们去思考.

    作者:陶筱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ICU病人的营养问题

    ICU(Inetnsive Care Unit)病人多处于创伤和/或感染的重度应激反应状态,严重创伤和感染导致代谢亢进,从而引起营养状态的迅速恶化,并发营养不良.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使重症病人病情缓解、病程缩短和死亡率明显下降[1].对危重病人来说,营养支持是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一个部分.

    作者:彭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异位妊娠术中自血回输的体会

    我院对异位妊娠合并内出血者采取自血回输的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异位妊娠自血回输262例进行临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45岁,初孕30例,有人流及清宫史31例,行输卵管结扎及宫内置节育环者201例.

    作者:林庭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探讨(附15例报告)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溶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介入前后分别血管造影,以观察血管数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01),髋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远期疗效和治疗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李伟雄;王大健;裴云;李荣富;曾自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镜下胆汁返流与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附440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胆汁返流是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中常见的镜下征象之一,与某些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现对我院自1990年10月~1994年12月的440例胃镜检查中镜下胆汁返流的发生率以及其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十二指肠球炎的关系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李强;潘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经犬胰十二指肠前动脉注射尿素溶液后的病理观察

    目的讨论药物缺血治疗胰癌的可行性.方法解剖犬胰腺、胰十二指肠前动脉,结扎近心端后,远心端置入化疗泵,术中、术后从化疗泵中注射尿素溶液(20mg/kg体重,浓度40%),分别于术后观察胰腺及十二指肠病理变化,观察动物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用犬在实验期内均生存良好,胰腺病理变化为严重纤维化表现,十二指肠病理改变较轻.结论药物缺血治疗有其可行性.

    作者:向国安;耿智敏;孙水平;胡海田;秦兆寅;张智勇;郑克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城区更年期妇女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更年期是从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时期,在此过程中,由于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性激素减少,而引发出一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心理活动障碍,并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老年期的生存质量,为了解城区中年妇女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对广西南宁发电设备厂、五一中路学校等多个企、事业单位共180例41~55岁妇女的健康状况及更年期症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申伟君;谭绍珍;陈柳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门脉高压性胃病57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的改变,我们对9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对门脉高压性胃病(PHG)进行诊断,并对照其与静脉曲张和程度、消化道出血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及时发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及判断肝硬化出血原因,采取合理的治疗.

    作者:袁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795项医药卫生科研课题立项查新分析

    科技项目的查新咨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所是早被自治区科技厅确定为“广西医药卫生科研的定点查新单位”,每年承担广西医药卫生科研项目的大部分科研查新咨询工作,为了解广西医药卫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现对我所1999年1月至2001年7月承担的立项查新课题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赖晶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群体伤的院前施救与组织管理(附98批860例临床分析)

    群体伤系指数人以上突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爆炸以及群体斗殴等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1],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间急,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对减少伤亡和损伤至关重要[2].本文结合我中心于1991~2000年院前施救的群体伤98批860例进行临床分析,并讨论有关组织管理问题.

    作者:李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抗氧剂抗氧化作用实验的新设计

    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药剂学>中增设了“抗氧剂抗氧化作用的观察”实验[1],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教学中抗氧剂及金属络合剂延缓氧化反应速度的作用,但笔者发现按教材中的方法实验,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断结果严重不符.为此,笔者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法,并与原教材方法进行对照.

    作者:容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孕妇血中GM-CSF、IL-2和IL-6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GM-CSF、IL-2和IL-6在孕妇血中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妇女和孕妇血中GM-CSF、IL-2和IL-6含量.结果孕妇血中3种因子含量高于健康妇女(P<0.01).结论孕妇血中GM-CSF、IL-2和IL-6含量显著增加,是母体维持胚胎正常发育所必须的细胞因子.

    作者:甘柏柳;杨萍;徐杏美;张新华;朱凌;蔡利群;周天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内镜诊治结肠息肉284例临床分析

    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我院内镜室行纤维及电子大肠镜检查共1681例,共发现大肠息肉284例453个,检出率为16.89%.对223例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共摘除息肉385个,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84例大肠息肉患者,男170例,女114例,男女之比为1.49∶1,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5岁,息肉直径0.5~4cm,单发198例,多发86例.有蒂183个,亚蒂122个,无蒂148个.检出息肉分布情况见表11.2 病理结果管状腺瘤198个,绒毛状腺瘤45个,绒毛管状腺瘤 21个,炎性息肉 164个,增生性息肉22个,幼年性肉3个.13个癌变息肉,均为腺瘤.其中直径大于2cm的无蒂息肉为8个,占61.54%,各种腺瘤癌变情况见表2.

    作者:王翠筠;支双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