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p53、bcl-2基因表达的研究

莫立根;曾先捷;许坚;邝晓聪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 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 p53、bcl-2基因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上述基因蛋白检测对星形细胞瘤的诊断、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47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蜡块标本进行p53、bcl-2基因蛋白检测.结果 47例脑星形细胞瘤中p53、bcl-2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48.9%(23/47)、57.4%(27/46),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p53基因蛋白阳性水平高于星行细胞瘤,而bcl-2蛋白阳性水平则是星行细胞瘤高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结论 p53、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与人脑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和预后判断有积极的意义.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微栓的检测进展

    来自颈动脉和心脏的栓子引起颅内动脉栓塞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如能提早发现经过脑循环的微栓子(EMS),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将对减少卒中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目前多通道探头和多量程自动抑制伪差技术的发展使脑栓子的探测成为可能.本文就有关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慧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ICU病人的营养问题

    ICU(Inetnsive Care Unit)病人多处于创伤和/或感染的重度应激反应状态,严重创伤和感染导致代谢亢进,从而引起营养状态的迅速恶化,并发营养不良.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使重症病人病情缓解、病程缩短和死亡率明显下降[1].对危重病人来说,营养支持是各种综合治疗措施的一个部分.

    作者:彭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异体巩膜包裹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Ⅱ期植入

    眼球摘除术后Ⅰ期未作眼眶内植入物或因植入物排斥反应取出植入物术后,常导致眼窝凹陷不能装戴合适义眼,影响容貌.我院1996年2月至2000年2月,对25例无眼球眼窝凹陷患者行Ⅱ期异体巩膜包裹CHA眼窝内植入修复术,并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陆可卫;张九明;陈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0例误诊分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CVC)日益增多,成为老年常见的心瓣膜病.SCVC病情进展缓慢,临床症状不典型,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易发生误诊.本文就我院误诊的30例SCVC患者作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0~80岁,平均69岁 .其中误诊为风心病10例,冠心病8例,心肌病7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误诊时间短者1年,长者9年, 平均4年.30例均经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作者:陈永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表面麻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118眼报告

    1999年7月~2000年6月,我院使用表麻下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简称超乳)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18眼,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8眼白内障住院病人,男58眼,女60眼.年龄12~84岁,平均65.9岁.老年性白内障101眼,外伤性白内障2眼,先天性白内障2眼,糖尿病并发白内障5眼,高度近视伴白内障8眼.晶体核硬度:Ⅰ级14眼,Ⅱ级52眼,Ⅲ级46眼,Ⅳ级6眼.

    作者:卢林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特殊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例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系G2P1,宫内孕39+4周顺产,其母产前无感染征象,患儿产前有宫内窘迫,羊水轻度混浊,阿氏评分1分钟8分,5分钟9分,生后4小时出现烦躁、不吸吮、测体温40.5℃,经接产医院予物理降温、静滴青霉素等治疗无好转,生后13小时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8.7℃,呼吸68次/分,心率160次/分.体重3.6kg.过醒状,口周轻度紫绀,无黄疸,哭声欠宏亮,不连贯.前囟平,张力高,双肺呼吸音弱,无罗音,心脏未见异常,肝肋下2cm,脾未及,吸吮反射、觅食反射未引出,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存在.入院后给供氧、物理降温,予氨苄青霉素及丁胺卡那霉素静滴.

    作者:谭丽君;黄宏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63例神经外科疾病护理评估的探讨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目的是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收集、核实和记录,以识别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有计划、正确的护理,整个护理程序是否有效全看评估的结果[1].作者对我院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的63例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评估的得失进行分析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蒋春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桥脑出血60例的预后分析

    我院1991年6月~1997年6月诊治桥脑出血60例,现将其临床表现、CT所见及预后进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30~72岁,均在病后2天内入院.发病至CT扫描时间不超过2天.60例中死亡30例,病死率为50%,其中在发病后72h死亡者21例,生存的30例经临床治疗有20例能从事一般轻工作,6例生活能自理,4例生活半自理.

    作者:姜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手术1周后发生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已不在监护室监护,加之症状不如急性心包填塞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处理,造成致命的严重后果.作者曾参与救治护理本组患者共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秀萍;蒋欢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有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为尽早恢复血运,以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达到限制AMI范围的终目的,尽量保护心室功能.我科1997年6月~2001年5月应用尿激酶治疗有合并症的AMI患者52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院1997年6月至2001年5月对103例AMI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为二组:有合并症的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组(Ⅰ组)和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组(Ⅱ组).两组临床情况无显著差异,具可比性,见表1.

    作者:张林潮;庞媛尹;卓柳安;银剑斌;杨进;韦红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痛风10例误诊原因分析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的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肾尿酸结石和或痛风性肾实质病变.在临床诊断方面易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混淆,有报道误诊率73%~76%[1,2].现将1997年4月至2001年5月本院误诊的10例痛风报告如下.

    作者:徐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246例甲亢患者16PF测试结果分析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被列为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对其个性特征的研究历来较受人们的重视.曾有学者应用EPQ[1]、MMPI[2]、“A”型行为[3]等测试量表对甲亢患者进行评定,而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简称16PF)对甲亢患者的应用研究尚没见报道.笔者应用16PF对246例甲亢患者作了测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惠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43例临床观察

    我们对产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宫缩乏力者在第三产程采用卡孕栓直肠给药以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1999年3月~2001年3月在我院住院,产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宫缩乏力而不同程度的运用宫缩素,经阴道分娩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及对照组(B)各43例,全组产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24.5岁,孕周37~41+2周,二组年龄、孕周、产次、病种分类及例数、新生儿体重等条件基本相似.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介入治疗的探讨(附15例报告)

    目的探索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方法超选择插管至患侧旋股内、外动脉,注入治疗药物(溶栓、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介入前后分别血管造影,以观察血管数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治疗后患髋股骨头颈区血管数较治疗前增多(P<0.001),髋关节疼痛缓解,功能改善.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实施介入治疗,能够改善患髋的血液循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对远期疗效和治疗机理尚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李伟雄;王大健;裴云;李荣富;曾自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13例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处理和体会

    现对我院1991~1999年113例新生儿急症手术麻醉进行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麻醉处理的体会.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儿113例,男104例,女9例,体重1.7~4.0Kg,出生24h26例,1~10d54例,11~20d15例,21~28d18例.病种:先天性无肛、小肠闭锁及肠旋转不良78例,新生儿胃穿孔、坏死性肠炎、肠梗阻27例,脊膜膨出7例,先天性隔疝1例.手术时间为30~250min.60%患儿术前情况较差,术前合并脱水、低钠、低钾42例,呕吐18例,低体温47例,发热18例,肺炎11例,发绀7例,早产伴硬肿症16例.ASA Ⅱ~Ⅲ级72例,Ⅳ~Ⅴ级41例.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24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320例,其中误诊24例,现将误诊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8例,年龄16~64岁.主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头痛、腰痛、软腭出血点,皮肤粘膜出血点14例,呕吐14例,腹痛16例,腹泻6例,少尿或者无尿18例,多尿23例,咳嗽3例,肢体麻木、晕厥2例.柏油样便或暗红色血便4例,球结膜水肿20例,巩膜黄染、肝大2例,肺部罗音3例,腹部压痛、反跳痛9例,腹肌紧张2例.

    作者:陈良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A型行为者的身心危害及其调整与矫正训练

    A型行为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1979年国际心肺和血液病学会议上将A型行为确定为冠心病的一个独立性的危险因素.国内外学者的大量临床研究证明,A型行为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对A型行为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及其调整与矫正训练综述如下.

    作者:蔡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剖宫产致子宫严重损伤23例分析

    剖宫产是临床用于解决许多病理性产科、特别是处理梗阻性或功能性难产终及有效的手段,它对母婴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如实施不当,可造成子宫重度损伤,导致大出血、术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对我院剖宫产致子宫严重损伤的23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防治措施.

    作者:韦春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内镜诊治结肠息肉284例临床分析

    1995年1月至2000年8月,我院内镜室行纤维及电子大肠镜检查共1681例,共发现大肠息肉284例453个,检出率为16.89%.对223例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共摘除息肉385个,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284例大肠息肉患者,男170例,女114例,男女之比为1.49∶1,年龄34~79岁,平均年龄56.5岁,息肉直径0.5~4cm,单发198例,多发86例.有蒂183个,亚蒂122个,无蒂148个.检出息肉分布情况见表11.2 病理结果管状腺瘤198个,绒毛状腺瘤45个,绒毛管状腺瘤 21个,炎性息肉 164个,增生性息肉22个,幼年性肉3个.13个癌变息肉,均为腺瘤.其中直径大于2cm的无蒂息肉为8个,占61.54%,各种腺瘤癌变情况见表2.

    作者:王翠筠;支双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复方替硝唑糊剂在根充术中的疗效观察

    在临床治疗牙病过程中,有些感染的根尖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患者痛苦不已,作者对根尖感染者采用替硝唑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患者172例213颗患牙,经3年的临床观察,有效率达92.49%.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随机抽取1996年门诊病例172例,年龄16~68岁.其中男性68例,女性104例,前牙97颗,尖牙50颗,双尖牙40颗,磨牙26颗.其中根尖周炎伴根尖窦道32颗,牙髓炎、牙龈坏死153颗,外伤不能保存活髓者28颗.

    作者:张伟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