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廖丹梅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妇科良性疾病, 疾病诊治, 腹腔镜应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 早期宫颈癌, 多学科发展, 住院时间, 分期诊断, 异位妊娠, 术后病率, 腹部外科, 附件肿物, 妇科应用, 恶性肿瘤, 胸外科, 妇科方, 创伤小, 医生, 失血
摘要:自1910年瑞典医生Jacobaeus首先将腹腔镜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90年的历史,并由早期单纯用于诊断拓展为现代诊治并重、多学科发展的水平.70年代末开始引进我国,在胸外科、腹部外科、妇科应用较多,尤其在妇科方面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妇科良性疾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诊治,如子宫内膜异位症、附件肿物、异位妊娠及早期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和广泛切除等,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失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现就腹腔镜在妇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性围产期心肌病2例报告

    发性心衰迅速发展为急性肺水肿的围产期心肌病病情危急,一旦延误诊治,病死率高.我院遇到2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25岁,农民.23天前足月顺产第2胎.无诱因突发心悸、气促、胸闷、呼吸困难2小时,于1984年10月24日下午8时入院.产后从未发热.既往健康,无心脏病和妊高症史.体检:体温37.2℃,脉搏160次/分,呼吸36次/分,血压16/11.4kPa,半卧位,口唇未发绀,两肺布满湿性罗音及哮鸣音.心率160次/分,律整,心音低钝.拟诊“支气管哮喘”.予吸氧、氨茶碱缓慢静注,氢化可的松缓慢静滴,当输入液体约100毫升时,病人心跳呼吸停止.行胸外心脏按压时,有粉红色泡沫痰从口中涌出,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梁福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外伤性肝破裂108例诊治体会

    外伤性肝破裂是较常见的腹部损伤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外伤性脾破裂.由于其病情复杂,常合并大血管损伤,有时处理极为困难,自1986年以来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10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08例,男性92例,女性16例.年龄4~68岁,平均28.7岁.闭合性肝损伤105例,开放性肝损伤3例.按照美国创伤科学会(AAST)分类:Ⅰ~Ⅱ级86例,Ⅲ级以下损伤22例.合并脾破裂11例,肾破裂4例,横结肠破裂1例,胃破裂2例,胰腺损伤4例,胸部损伤12例,四肢骨折2例,颅脑损伤13例,胆囊破裂2例.

    作者:胡曜;许长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青年人大肠癌69例临床分析

    青年人大肠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而且病程短,进展快,应予以重视.本院1995年至2000年12月收治大肠癌286例,30岁以下者69例(占24.1%),现将其临床及误诊原因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王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口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引产

    目的对足月妊娠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予口服米索前列醇(米索)与静滴催产素引产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100例尚未临产的胎膜早破初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和催产素组.米索组予米索50μg口服,若有效宫缩尚未发动,6小时后重复给药一次.催产素按常规使用方法静滴.结果米索组与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67.3%、64.5%,从引产至阴道分娩时间分别为(12.22±3.51)h、(18.10±3.24)h,米索组有2例需加用催产素.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宫缩过强及胎粪污染的发生率米索组较高.结论口服米索可替代催产素静滴用于胎膜早破初产妇的引产.

    作者:王谨;丁春英;张力;毛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误吸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2岁,因右上腹疼7天,加重3天而入院.入院时神志清,BPl45/85mmHg,HR87次/分,T37.1℃,右上腹部墨菲氏征强阳性.B超示肝大,脂肪肝,胆总管明显扩张;白细胞19.8×109/L,中性粒细胞92%.入院8h后体温突然升高到39.6℃,BP下降至90/55mmHg,神志淡漠,考虑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并中毒性休克而拟于静吸复合麻下行胆总管切开减压、T管引流术.入室后常规监测BP、MAP、SPO2和ECG,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CVP.开放静脉通道扩容.麻醉诱导时患者出现呛咳,SPO2从98%下降至73%,捏气囊时阻力明显增大,考虑误吸.即用麻醉喉镜暴露口腔、咽部.见有大量胃内容物堵塞咽喉及声门,持续负压吸引清除呕吐物,用ID7.5mm气管导管行气管插管时喉痉挛.气管导管末端不能通过声门.改用ID7.0mm的气管完成插管,接麻醉机以TV10ml*kg-1、f12次/分控制呼吸;静滴1%普鲁卡因一芬太尼复合液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胺保持肌松;静滴5%碳酸氢钠250ml和地塞米松20mg纠正酸中毒和控制炎症反应.麻醉过程中出现呼吸阻力增高.气道内压达37cmH2O,同时有大量粉红色痰从气管导管涌出,CVP从7cmH2O上升至21cmH2O,BP从105/75mmHg下降至65/50mmHg,双肺听诊可闻及大量湿性罗音和哮鸣音,给予西地兰0.4mg、速尿20mg静脉推注,同时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心衰得到控制,CVP下降至14cm H2O,BP上升至97/68mmHg,双肺湿性罗音及哮鸣音明显减少,SPO2维持于74%~85%,手术完毕前10min停滴静脉麻醉药,18min后自主呼吸恢复,27min神志清醒,但呼吸浅促.频率为46次/分,VT介于120~180ml之间.考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送重症监护病房行呼吸机治疗.术后第2天床边胸片示双肺有斑片状阴影浸润;术后第4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邱伟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视网膜光阈值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视网膜光阈值改变.方法采用美国眼力健公司Humphrey740自动静态视分析仪对早期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患者进行C-30-2程序视网膜光阈值测定.结果视网膜光阈值随离心度增加而减少,以上方视网膜光阈值降低为显著,视野改变以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及鼻侧阶梯为主.结论视网膜光阈值定量检测可以做为原发性开角性青光眼早期诊断中视功能检测方法.

    作者:罗曼;赵炳坤;缪茶英;陈伟;朱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发生毛霉菌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

    感染是烧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它不仅使创面加深,愈合时间延长,更诱发高代谢、高消耗等严重情况.现对我科近期收治的3例大面积烧伤病员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毛霉菌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1例,女2例,年龄45~52岁.烧伤面积77%~85%(Ⅲ度13%~54%),平均81%(Ⅲ度38.5%).均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2例行高位截肢手术.

    作者:何洁兰;梁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是手术1周后发生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已不在监护室监护,加之症状不如急性心包填塞典型,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处理,造成致命的严重后果.作者曾参与救治护理本组患者共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秀萍;蒋欢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早产儿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早产儿是常见高危新生儿,合并症多,而众多的并发症是危及早产儿生存的主要原因[1].做好早产儿早期观察及护理,减少并发症,及早治疗是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男性58例,女性28例.胎龄小30周,大36周,平均胎龄33.4周;出生体重低1245克,高2350克,平均体重1458克.有高危因素影响,其中宫内窘迫5例,胎膜早破12例,孕母合并妊高症5例,臀位产3例,出生时发生窒息8例,其中重度窒息3例,吸入性综合征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例.住院天数少6天,长32天.

    作者:石耀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流行性出血热24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1995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320例,其中误诊24例,现将误诊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8例,年龄16~64岁.主要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头痛、腰痛、软腭出血点,皮肤粘膜出血点14例,呕吐14例,腹痛16例,腹泻6例,少尿或者无尿18例,多尿23例,咳嗽3例,肢体麻木、晕厥2例.柏油样便或暗红色血便4例,球结膜水肿20例,巩膜黄染、肝大2例,肺部罗音3例,腹部压痛、反跳痛9例,腹肌紧张2例.

    作者:陈良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1例婴儿大疱疮的护理体会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0天.10天前无明显诱因头顶部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很快形成水泡,破溃后,有黄色分泌物覆盖在其表面,病情逐渐加重,斑丘疹波及颜面部皮肤.曾在我院门诊治疗,效果欠佳,四肢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先是绿豆大小,逐渐增大至1~5cm,易破溃.于1999年12月16日收住院治疗.入院查T37.4℃,HR126次/分,R32次/分,WT4kg,精神好,发育正常,大小便正常.头面部、耳廓皮肤可见较多红色斑丘疹;躯干、四肢可见数量较多大小不等的水泡,大部分已破溃,部分连成片,边缘清楚,创面潮红,有少许粘液渗液,无脓性和血性分泌物,口腔粘膜糜烂,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实验室检查:WBC19.4×109/L、Hb11.3g/L.入院后经静脉注射先锋V和青霉素、输血浆等对症治疗和护理,住院5天,患儿头面部斑丘疹消退,水泡破溃处结痂,无新水泡出现,治愈出院.

    作者:陈海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43例临床观察

    我们对产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宫缩乏力者在第三产程采用卡孕栓直肠给药以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1999年3月~2001年3月在我院住院,产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宫缩乏力而不同程度的运用宫缩素,经阴道分娩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及对照组(B)各43例,全组产妇年龄在20~35岁,平均年龄24.5岁,孕周37~41+2周,二组年龄、孕周、产次、病种分类及例数、新生儿体重等条件基本相似.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经食道心脏调搏病人的心理护理

    食道心脏调搏技术是一项简便的临床心电生理检查方法.我科自1998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于68例患者的诊治.为提高诊治效果,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对68例心律失常患者行食道心脏调搏,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26~62岁,通过应用心理护理理论,正确实施心理护理方法,收到满意效果.护理前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者分别为36、15、17例,护理后则降为3、1、2例,效果明显.

    作者:苏飞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清TSGF检测及临床意义(附92例报告)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er Speciffic Growth Factor,TSGF)是恶性肿瘤细胞及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物质基础,具有恶性肿瘤特异性[1].我们采用新的TSGF诊断试剂对92例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及非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进行检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实验对象恶性肿瘤组血清标本来自本院住院病人,经临床病理确诊,并未经过任何治疗,其中肝癌37例,肺癌12例,胃癌14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25~67岁.非恶性肿瘤组29例(包括子宫肌瘤、血管瘤、甲状腺瘤、良性乳腺肿块、胃炎、阑尾炎等),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21~65岁.正常对照组为正常体检人群,共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无心、肺等疾病.

    作者:林虹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胸腹多发性损伤57例救治体会

    胸腹多发性损伤是创伤外科中复杂的严重性损伤,常使呼吸、循环功能发生紊乱,严重危及病人的生命.如何使病人在短期内获得救治,减少伤残率是值得继续探讨、总结的课题.我院1990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胸腹多发性损伤病人57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7例中男性36例,女性11例,年龄大68岁,小12岁,受伤至入院时间30分钟至4小时不等.

    作者:李伟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罕见甲状腺乳头状癌肝钙化性转移1例

    病例简介患者女,28岁,因左上腹发现无痛性包块20多天入院.病后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恶心呕吐.过去曾做过甲状腺癌切除术.体检:一般情况尚可,腹平软,左肋缘下可触及一约5cm×6cm×8cm大小包块,边缘尚清,表面触及小结节,活动度差,质硬,轻压有胀痛.包块无搏动、无震颤.右肋缘下肝、胆触及不清.肝功能:HBsAg(+)、AFP(-).胸正侧位片:未见异常.B超:肝左外叶见约7.4cm×6.5cm大小的强弱不均匀回声团,边界欠清,内回声紊乱.诊断:肝左外叶实质性占位病变.CT:平扫肝左外叶一约5.5cm×7cm×8cm大小的团块状混杂密度影,边界欠清,实质CT值47~59Hu,内见大量斑点状、斑片状钙化影占据;增强后肿物实质轻度强化,CT值62~95Hu.CT诊断:肝左外叶占位;①肝转移癌?②肝寄生虫病?手术及病理:取上腹部正中切口,胃、脾、胰探查未见异常.肝左外叶见约8cm×8cm×9cm大小的肿物突出,呈黄白色,结节状,质硬,不易出血.切除肝左叶连同肿物一并取出.病理诊断:肝转移性乳头状癌并广泛钙化灶.

    作者:李杰生;黄容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过氧化氢与碘化钾混合液对腹腔镜上HBsAg的灭活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与碘化钾混合液和戊二醛对腹腔镜上HBsAg的灭活效果.方法以HBsAg阳性血清污染废弃的腹腔镜管道,分别做0 .25%过氧化氢与碘化钾混合液和2%碱性戊二醛溶液灭活试验.结果 0.25%过氧化氢与碘化钾混合液和2%碱性戊二醛溶液在20分钟时均可使HBsAg灭活.结论过氧化氢与碘化钾混合液能替代戊二醛用于腹腔镜消毒,具有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作者:童敏;卢惠容;陈美婵;廖琼;潘惠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国产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高胆固醇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1,2],降胆固醇药物可延缓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逆转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降低冠心病的死亡率[3].洛伐他汀是一个HMG-GoA还原酶的抑制剂,它通过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起竞争抑制作用,而减少肝内胆固醇的合成,促进循环血中LDL的清除[4],从而降低血脂.我院从2000年开始应用国产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病人,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纳洛酮治疗有机磷中毒40例报告

    我院使用纳洛酮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均为1994年至1999年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留观病人.治疗组40例中男性12例,女性28例;年龄小8岁,大72岁,平均30.5岁;自服10例,误服16例,经皮肤及呼吸道中毒14例.对照组40例,其性别、年龄、中毒方式、中毒时间与治疗组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作者:梁春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群体伤的院前施救与组织管理(附98批860例临床分析)

    群体伤系指数人以上突然发生的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爆炸以及群体斗殴等引起的大宗伤员伤亡[1],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时间急,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等.因此,有效的院前急救和组织管理对减少伤亡和损伤至关重要[2].本文结合我中心于1991~2000年院前施救的群体伤98批860例进行临床分析,并讨论有关组织管理问题.

    作者:李铭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