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虹羽;梁仲惠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患者及家系成员中红细胞内SOD-1活性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红细胞内SOD-1活性.结果在2个家系中发现6例SOD-1活性下降.结论在SOD-1活性下降的2个家系可能为ALS1型,红细胞内SOD-1活性测定有可能作为ALS1型患者及症状前诊断的方法之一,并可用于FALS初步分型及基因检测前的筛查.
作者:王进;罗杰峰;梁秀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军团菌肺炎是一种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军团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今报道2例.1 病例介绍
作者:黄文珊;吕劲;刘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高白细胞白血病是指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的患者,属高危型白血病,易发生颅内出血、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1].我科1997年9月~2000年11月对117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白细胞单采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术后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梁梅梅;梁金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险急的急腹症,且并发症多、愈后差、病死率高.以病人为中心,护士按护理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做出全面、有效的连续性护理,是对重症胰腺炎的各种并发症的早期预防、观察、治疗、急救处理的关键.
作者:陈美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刺五加注射液是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制剂,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而深受欢迎,但我科于2001年3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致荨麻疹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子痫是妊高征发展的严重阶段,对母婴危害极大,居孕产妇死亡四大原因的第二位.为进一步探讨子痫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措施,降低母婴死亡率,现对我院1996~2000年间收治的23例子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梁洪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胃肠道屏障功能损害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胃肠屏障包括肠内正常菌群、分泌型IgA(SIgA)、肠粘膜机械屏障、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及肝脏网状内皮系统[1].生理情况下人体有三道生理屏障阻止和清除进入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在严重创伤、克、感染等许多病理情况下,可造成胃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导致胃肠道内的细菌移位和内毒素吸收,诱发白细胞系统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胃肠道不仅是MODS的靶器官,更是MODS的启动者[2].
作者:刘文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1],好发于胸肋及腰胁部,起病急、灼热疼痛,疱疹呈簇集性带状分布,多局限于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域,以成人多见.自1985年起采用灯心炙为主,配用中药内服治疗85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对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分为A组(干扰素联合胸腺肽组)、B组(干扰素组)、C组(一般护肝组),并据A、B两组中HBV DNA阴转与否分为应答组与无应答组.比较上述五组治疗前后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 Ⅲ)等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HBV DNA的阴转率为65.0%,显著高于B组(40.0%)及C组(10.0%),A、B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以A组显著,C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无变化.而治疗后应答组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其中HA、PCⅢ较无应答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A、B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改善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以A组效果较好,且HBV DNA阴转病例中肝纤维化指标下降明显.
作者:周稳兰;陆春芬;宋鸿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双黄升血冲剂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的升白疗效.方法选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儿60例,随机分类二组(各30例),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口服双黄升血冲剂,对照组在化疗同时口服茜草双酯.治疗期间每周查两次血常规,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黄升血冲剂对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引起骨髓抑制有明显保护和治疗作用.
作者:张桂玲;卢青军;李永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煮沸消毒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实用且效果可靠[1].自1998年9月以来,我院供应室采用蒸汽煮沸消毒对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用品进行清洗前的消毒,效果可靠,使用安全、方便且费用低,可减少周围环境的污染,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爱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和内皮功能改变及葛根素的相关治疗作用.方法观察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凝血、纤溶活性指标和内皮功能vWF(von Willebrand因子)指标的改变.将其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2组均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分别观察治疗14日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A、AT-Ⅲ:Ag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AI:A、vWF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PA:A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葛根素治疗后纤溶活性及降低VWF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急性脑梗死存在纤溶活性降低和内皮功能障碍,葛根素具有改善其纤溶活性和降低VWF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实现.
作者:马付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断指再植术是显微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成功与否,要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于1 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为78例92指离断的患者施行了断指再值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吴昌高;曾春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植皮治疗方法,近年来许多学者作了许多研究,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就皮肤移植的方法作一综述.1 游离植皮术游离植皮术[1]又分皮片植皮术,大张网状自体皮移植术,带真皮下血管的超全厚皮移植,混合皮片移植术,微粒皮肤移植术,混合皮浆移植术,表皮细胞直接移植术和表皮细胞体外培养移植术等等.
作者:宾天锡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动脉直径(PAD)及血流频谱(PAFS)部分指标的改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T)患者中的意义.方法对HT患者(HT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先后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CDUCG)测量PAFS的峰值流速(PFV)、射血时间(ET)、加速时间(AT)、AT/ET比值及主肺动脉内径(MPAD)、右肺动脉内径(RPAD)和X线心脏平片测量右下肺动脉直径(RIPAD),把各测值在HT组与NS组间作t检验,又把在肺动脉高压中有联系的测值在HT组中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肺动脉扩大、PFV增加、AT缩短、AT/ET比值变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0.001),而在肺动脉高压中几种有联系的测值的相关关系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HT患者的肺动脉扩张是一项较敏感反应HT继发心大血管改变的指标,PAFS的PFV增大、AT缩短及AT/ET比值减小是反映心脏高动力循环状态的指标,而与肺动脉高压不一定有内在联系.
作者:陈成海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1990年起我课题组应用补肾生血中药-益髓生血灵治疗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取得显著疗效,并在疗效机理研究中取得可重复的结果,现就此内容作一概述.
作者:张新华;黄有文;王荣新;吴志奎;蔡辉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前C基因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HBeAg阴性、HBV DNA阳性、血清肝纤维化指标4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超过正常值39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26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前后检测HBV DNA、TB、ALT、A/G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Ⅳ.结果拉米夫定组26例中有23例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88.46%,TB、ALT有显著下降,A/G有明显上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拉米夫定对前C基因变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有效.
作者:林甲宜;林榕;顾东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978年Edward成功的进行了世界第一例体外授精手术(in vitrofertilization,IVF)(又称试管婴儿手术),为不育症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使人类对生殖生理的认识发生了飞跃.至今,全世界已有三十多万例的试管要儿诞生.我国于1988年成功的进行了试管婴儿手术.对于少、弱精症的不育患者,用IVF的方法不能解决其生育的难题.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D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1996年10月国内第一例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术的婴儿在中山医科大学诞生,标志着不育症的治疗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作者:乃东红;叶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自1990年以来,在收治的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对6例严重浮动胸壁、肺挫伤、低氧血症患者采用终末正压辅助呼吸(Peep)治疗为主,辅以其他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鲁;谢昌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自2000年1月至2001年4月,ICU共收治了3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大57岁,小7岁,均为外伤.死亡2例,治愈率93.3%.住ICU短时间1日,长30日,30例共住院213日,平均住ICU日为7.1日/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7~10日治愈;褥疮2例,为炎性浸润期,2~3日治愈;口腔霉菌感染3例,7日左右治愈.本组治愈的28例患者中,在1周内患者神志转清,记忆力恢复,会说话,能由口进食有8例,2周内有13例,3周内有5例,4周内有1例,还有1例达30日时神志仍模糊,鼻饲进食.
作者:张陆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