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外循环手术麻醉与应激反应

蒋宗滨;谭冠先

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手术麻醉, 应激反应, 心内直视手术, 病理生理改变, 手术患者, 手术操作, 手术期, 临床, 课题, 机体, 调控, 创伤
摘要: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是临床上创伤大的手术.手术操作的刺激、麻醉与体外循环的作用均可产生较强的应激反应,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何调控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时产生的应激反应,使手术患者平稳顺利地渡过手术麻醉的应激期,是围心脏手术期一个重要的课题.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架置入梗阻性结直肠癌引流的护理

    于1998年12月至1999年10月我们对7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支架引流后行Ⅰ期手术治疗.由于术前肠道准备充分及护理措施得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傅庆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呼吸性碱中毒24例临床分析

    随着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对呼吸机治疗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院NICU病房自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应用机械通气78例发生呼碱2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瑞民;潘新年;刘先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阴道超声对药物流产后宫内残留物的监测价值

    药物流产(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前列腺素)作为一种终止妊娠的非手术方法,使多数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乐于接受,并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但药流不全发生率高达10%[1].本文对在我科门诊行药物流产2周后仍有阴道流血的患者进行阴道超声(Transvagmal Ultrasonographv,TVS)随访检查,对有宫内残留物者行清宫并送病理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华;李柳铭;岳锦春;徐金霞;韩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斑秃30例分析

    我科于1998年10月~2000年2月使用皮质激素局部注射疗法治疗30例门诊斑秃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石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妊娠20例分析

    1989年7月2000上12月,20位在我院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妊娠,共妊娠24次,现就抗凝治疗能否妊娠及分娩期抗凝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陆卫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血液病部分脾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s法,行部分脾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先天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及脾功能亢进共13例,选用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栓塞范围控制在60%~80%之间.结果患儿在术后2周血小板升至正常,临床症状改善,栓塞前后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SE治疗部分小儿血液病例可保留小儿的免疫功能,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一兵;王宁玲;汪世存;黄胜友;张行明;徐有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梗阻性结直肠癌置入金属内支架引流的应用

    梗阻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8%~20%[1],右半结肠癌占17.4~34%[2]以左半结肠癌发生为多,并多见于高龄晚期患者[3].由于癌性梗阻为一种慢性梗阻,一旦出现典型梗阻症状时,易导致肠壁坏死和穿孔.而急诊手术因不能进行肠道准备,加上病人大多全身情况差,故手术死亡率高.近年来将金属内支架应用结肠癌梗阻的治疗,已取得显著疗效.现将梗阻性结直肠癌置入金属内支架引流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黄顺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刺五加注射液致荨麻疹1例报告

    刺五加注射液是临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制剂,其疗效稳定,副作用少而深受欢迎,但我科于2001年3月使用刺五加注射液致荨麻疹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整体护理在重症胰腺炎病人中的应用

    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险急的急腹症,且并发症多、愈后差、病死率高.以病人为中心,护士按护理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对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做出全面、有效的连续性护理,是对重症胰腺炎的各种并发症的早期预防、观察、治疗、急救处理的关键.

    作者:陈美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国壮、汉族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之红细胞内SOD-1活性分析

    目的探讨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FALS)患者及家系成员中红细胞内SOD-1活性变化.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红细胞内SOD-1活性.结果在2个家系中发现6例SOD-1活性下降.结论在SOD-1活性下降的2个家系可能为ALS1型,红细胞内SOD-1活性测定有可能作为ALS1型患者及症状前诊断的方法之一,并可用于FALS初步分型及基因检测前的筛查.

    作者:王进;罗杰峰;梁秀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TMR)在缓解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0例行单纯TMR患者术后1周、1月及6个月心绞痛、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TMR后心绞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5),于术后1周明显,随时间的推移疗效逐渐减弱;心功能于术后1月才见显著改善,6个月时明显.结论TMR能改善冠心病缺血心肌的血供,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TMR后心功能的改善滞后于心绞痛症状的改善.

    作者:夏永梅;孙霞;丁会霞;马鉴;金桂芬;王均志;范作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内镜诊断钩虫感染的临床意义

    钩虫感染是慢性上消化道失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诊断方法是粪便找钩虫卵,通过总结近几年我院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钩虫病35例的临床经验,我们发现内镜检查对钩虫感染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伊虹羽;梁仲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并发肝脓肿11例分析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感染,临床上常见有皮肤、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糖尿病合并肝脓肿的发病率并非很高,如能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合理治疗,预后较好.但由于其发病急,病程进展快,易漏诊、误诊,如不及时控制,病情凶险.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治疗关键所在.现将我院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如下.

    作者:覃柳;梁列新;蔡联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拉米夫定抗前C基因突变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前C基因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纤维化的作用.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且HBeAg阴性、HBV DNA阳性、血清肝纤维化指标4项中有2项或2项以上超过正常值39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组26例和对照组13例,治疗前后检测HBV DNA、TB、ALT、A/G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LN、PCⅢ、CⅣ.结果拉米夫定组26例中有23例HBV DNA转阴,转阴率为88.46%,TB、ALT有显著下降,A/G有明显上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拉米夫定对前C基因变异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有效.

    作者:林甲宜;林榕;顾东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缬沙坦治疗南方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开放试验,评价缬沙坦对治疗南方人高血压病的疗效和病人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测定30例南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治疗(缬沙坦80~160mg/d,治疗8周)前后及30例安慰剂组的血压,并观察血压变化及相关指标.结果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可明显降低南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缬沙坦组患者收缩压由治疗前(157.051±13.82)mmHg降至(126.85±10.60)mmHg,舒张压由治疗前(101.58±7.25)mmHg降至(87.00±10.25)mmHg,P<0.05,安慰剂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缬沙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暂时的,不影响治疗.结论南方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每日1次服用缬沙坦80~160mg,可明显降低血压,且安全性良好,易于耐受.

    作者:陈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AU-600自动生化分析仪参数设计初探

    1 998年4月,我院购买了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600.两年来我们对这台仪器的使用、维护上有了一些体会和经验,尤其是仪器内部参数的设计和修改作了相应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作者:杜武杰;杨霞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及研究展望

    随着现代交通和工矿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生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美国每年约有1万例新增的脊髓损伤患者,我国上海的年发生率约为1 3.7/100万以上[1].因此,研究脊髓损伤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对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很多,核心问题是给予规范化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脊髓损伤治疗的方法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邓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灯心炙为主治疗带状疱疹85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1],好发于胸肋及腰胁部,起病急、灼热疼痛,疱疹呈簇集性带状分布,多局限于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域,以成人多见.自1985年起采用灯心炙为主,配用中药内服治疗85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建雄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Peep在严重胸外伤的应用

    我院自1990年以来,在收治的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对6例严重浮动胸壁、肺挫伤、低氧血症患者采用终末正压辅助呼吸(Peep)治疗为主,辅以其他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元鲁;谢昌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松毛虫病性骨关节炎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3岁,右膝关节疼痛4个月.疼痛为突然发作针刺样跳痛,以午后、夜间为著,病初开始时,右膝关节皮肤紫红色,发亮.有松毛虫接触史.检查见:右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浮髌试验阳性,X线表现:右髌骨可见多数小囊状骨质破坏及花边状不规则骨膜增生,周围软组织稍肿胀,右膝关节间隙无窄.

    作者:檀大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