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牙合)全牙列缺失义齿修复40例分析

关秀珍

关键词:牙合, 全牙列缺失, 义齿修复, 下颌牙列, 上颌牙, 牙缺失, 老年人, 移位, 牙体, 磨损, 临床, 患者, 功能, 复产, 拔牙
摘要:临床上常见部分患者上颌牙列全部缺失,下颌牙列完整或仅少数牙缺失.由于多为老年人,下颌余留牙多有严重磨损,牙体龋缺,移位.因拔牙时间长短而下牙(牙合)面高低不一致.以上情况对上颌义齿修复,功能恢复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现就1994~1997年40例上单(牙合)全牙列缺失义齿修复进行分析.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81例临床分析

    我院儿科1996年10月至1998年10月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8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甘钦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的绝经前妇女雌孕激素水平变化对骨代谢的影响

    绝经前切除子宫加一侧或双侧附件切除,都会引起卵巢功能和性激素的改变,从而使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症的发生,这点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单纯切除子宫即使保留一侧或双侧附件,也可使性激素,尤其是雌、孕激素水平下降,除了雌激素对骨代谢影响较大外,现发现孕激素与骨质疏松也有较大关系,现综述如下.

    作者:谭卫红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病案利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病案在医学科学领域和医院管理方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它能为临床、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提供原始资料,同时它还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调查了解病案的利用情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病案资源,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管理水平.现将我院病案利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璋;罗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例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颤动的抢救体会

    心室颤动是由于心室内局部折返微波持续快速和不规则的兴奋所致,是心肌梗塞的严重并发症.急性心肌梗塞时,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为4%~8%,多发生于梗塞后1~2周.从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监护资料看,心跳骤停有90%为心室颤动所致[1].可见心室颤动是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1997年我科成功地抢救1例心肌梗塞并发心室颤动的病人,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娇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腹内脏器损伤153例治疗体会

    腹内脏器损伤病情复杂凶险,如诊断治疗不准确及时,将危及生命.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腹内脏器损伤153例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唐余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04例颅内病变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颅内病变除本身典型症状外,常伴有心电图异常改变,即脑源性心电图改变,称之为脑心综合征.本文对1990~1998年本院收治104例颅内病变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此病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情况.

    作者:陈启梅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浅静脉置管术在病人输液中的应用

    建立快速、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是外科手术病人术中补液的重要手段.自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德国贝郎公司生产的动静脉留置针经浅静脉置管对手术病人进行术中补液,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琦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高能冲击波对机体组织细胞的影响

    水中高能放电产生高能冲击波(HESW),通常用来测试金属的变形特征.1972年西德开始应用这一技术来粉碎肾结石的实验研究,Chaussy首创将这一技术与X线定位系统结合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于1980年2月开始临床应用,开辟了尿路结石治疗的新纪元[1,2].目前,利用高能冲击波进行体外冲击波粉碎尿路结石,已经成为临床上治疗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

    作者:邓耀良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美托洛尔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心血管病的现状

    美托洛尔(Metoprolol、Met,又名倍他乐克)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众多文献报道Met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心血管病的疗效明显提高,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杨玺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链扣缝合膀胱颈行前列腺切除术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仍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方法,减少手术出血和避免术后膀胱颈狭窄仍为临床医生重视的课题.笔者采用链扣式缝合膀胱颈加气囊压迫腺窝行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23例,经与同期采用传统术式治疗33例对照,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森达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应用避孕环钩巧取女性膀胱内绳状异物

    在泌尿外科临床中,膀胱内异物偶有可见,其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膀胱镜或手术将膀胱异物取出.1987~1996年,我们共遇女性膀胱内绳状异物4例,均采用避孕环钩顺利地取出异物,深感方法简便实用,介绍如下.

    作者:王书峰;刘加升;张雷;顾瑞磊;孟健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治疗脑梗塞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疗效分析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居其它疾病之首[1],而脑梗塞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选用合适的药物改善患者异常的血液流变学状态,对预防及治疗脑梗塞都非常重要.现收集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应用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联合治疗脑梗塞60例,对其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蒙光业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感染性荨麻疹120例临床分析

    感染性荨麻疹常见症状为病情急、全身泛发性皮疹、高热等,为加深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90年1月~1996年12月所收治的感染性荨麻诊120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德华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在从事护理工作十几年里,笔者参加抢救与护理住院上消化道出血病人90例,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大67岁,小18岁,18~50岁74例.经胃镜证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占68%,胃溃疡24%,其它贲门癌及食道癌等占8%.根据临床实践,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余兰平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P),是儿童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该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自Mchnam和Chu于本世纪早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被动免疫至1979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moglobalin, IVIG)问世以来,1981年Imbach[1]首先在临床应用IVIG治疗ITP,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周英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36例老年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特点

    卡介苗的广泛接种和有效抗痨药的应用,使得结核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对本病的防治严重忽视,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或卷土重来,再次成为全球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老年结核病也相应回升,尤其对老年复治肺结核病人的管理及防治,是当前老年病学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1月所收治的36例老年复治肺结核进行分析.

    作者:王金科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青岛市市南区四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分析

    青岛市市南区是山东省的0~4岁儿童生命监测点.现将1991~1996年儿童生命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指导降低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实现<九十年代儿童发展规化纲要>目标提供资料.

    作者:周茂琴;袁欣芝;马茜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氟哌利多和阿托品辅助硬膜外阻滞对子宫切除术牵拉反应的预防作用

    硬膜外阻滞下行子宫全切手术牵拉子宫时常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为特征的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我们采用手术开始后进腹前静注氟哌利多和阿托品预防子宫牵拉反应,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从斌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透刺足少阳经穴为主治疗非洲人偏头痛

    科摩罗地处东非,偏头痛为该国多发病之一.笔者参加中国援科医疗队于1997年11月至1998年9月在该国米察妙利市工作期间,在临床采用透刺足少阳经穴为主治疗该病120例,效果显著持久,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怀 刊期: 1999年第02期

  • 153Sm-EDTMP治疗转移性骨癌临床观察

    转移性骨癌是指原发于其他脏器的恶性肿瘤经血运或淋巴系统等途径转移到骨骼的肿瘤.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约有43%并发骨转移[1].对多发性骨转移者,放疗有一定困难,药物治疗疗效不理想.本文收集我科自1994年月至1997年多发性骨转移28例,用153Sm-EDTMP(乙二胺四甲基膦酸)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轶林 刊期: 1999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