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军;王丹
目的:探讨临床护患沟通合理性对于改善护患关系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我科采取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其对临床输液中的护患沟通满意情况.对研究人群分为两组进行输液治疗前培训,调查实施护患沟通前、后输液治疗服务情况的满意率.结果:对护患沟通管理实施后进行评估,临床输液患者满意率、临床疗效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施前输液治疗患者满意率为60.45%,实施后满意率为94.02%,实施前后患者对输液治疗服务满意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3,P<0.05).结论:重视临床护患关系沟通可有效地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加强护患沟通的合理性为临床护理服务.
作者:陈德智;宿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治疗方法,分析说话瓣膜对气管切开吞咽障碍患者渗漏、误吸的影响.方法:收集气管切开、病程较长、未能拔除气管套管的伴吞咽障碍患者,在其气管套管口配戴说话瓣膜,采用吞咽造影检查观察配戴时与未配戴说话瓣膜时渗漏、误吸程度的变化,应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对其分析,对照使用前后渗漏和误吸发生率.结果:气管切开患者在配戴说话瓣膜时与未配戴时进行吞咽造影检查发现,患者中配戴说话瓣膜者与未配戴者级别有变化;佩戴说话瓣膜时降低了误吸发生率.结论:患者佩戴说话瓣膜时误吸程度逐渐向渗漏程度改善,患者自身的渗漏、误吸程度减轻,降低了误吸发生率.
作者:万桂芳;窦祖林;王辉;谢纯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研究PC机通过网络接收、存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影像的方法,阐述DICOM存储SCP的编程实现技术.方法:运用VC++6.0及LeadTools工具包实现在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中编程.结果:成功地实现了PC机网络接收、存储基于DICOM影像的功能.结论:本方法可集成并应用于其他诸如图文报告、影像病例收集等应用软件中,并可为PC机从医疗影像设备中采集存储DICOM影像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作者:杨征宇;赵建传;张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医院影像数据传输及储存系统(PACS)项目建设,实现临床科室与检查科室、检查科室与各科室之间医疗申请、检查报告资料、图像信息数字化储存及归档管理等的共事,同时实现影像阅读查询无片化.方法:解决整个医院影像诊疗过程中的图像数据统一集中存储、管理、传输、阅读以及诊断报告的数字化、网络化.结果:医院整体PACS的建立可随时查阅患者历史数据以及诊断报告,大程度地服务于临床治疗.结论:医院整体PACS的应用能优化医院业务流程,极大提高诊疗工作效率及质量,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谢小为;吴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双源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成像(CTPA)中的扫描技术.方法:对184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CTPA检查,采用团注实验法(bolus test)测试循环峰值时间,以峰值时间加1s作为肺动脉扫描的延迟时间,再对肺动脉进行成像扫描.结果:184例均成功完成CTPA扫描检查,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强化均匀,通过后处理技术均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结论:双源64层螺旋CT进行CTPA检查,选择恰当的延迟时间至关重要,而恰当的延迟时间又能使对比剂的用量减到低.此方法简便快捷,达到延迟时间个体化,可作为CTPA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季乐新;尚同祥;王效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疫苗研制项目中应重视科研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以保持设备检定和(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尽量降低由于设备量值不准确而引起的检测数据失准的风险.方法:阐述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意义、方法、结果判定、期间核查仪器的正确选择和计划的制订、实施等,并对核查实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建立起规范的检验核查标准与方法,确保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装置等提供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结论: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完成期间核查计划,以保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为疫苗研制项目中出具严谨、科学和公正的检测数据提供硬件保障.
作者:马颖;曾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及管理水平.方法:医院消毒中心建立清洗消毒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从器械回收、器械清洗、清洗洁净度检查、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及发放等细节入手,加强质量监测,注重人员培训和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结果: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及成效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资源整合,节省了各相关科室清洗消毒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避免了手术器械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再次污染.结论:所采取的感染控制及管理措施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借助信息系统科学的管理平台,对门诊管理进行科学信息化重组,提升门诊就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通过信息化实现专家限号、预约挂号、电子签到、评价器的应用以及银联自助挂号.结果: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和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接收度及好评度都有很大提高,医院服务理念与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结论:综合利用信息技术对门诊就诊流程进行优化重组,能有效提高门诊医疗服务的运行效率和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
作者:刘兴淮;徐燕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CT机作为大型精密医学影像设备,在大中型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机运行状况对医院的整个诊疗会带来3方面的影响:①对诊断的影响,CT机运行状况将会影响CT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会直接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会蒙受损失;②对经济的影响,当CT机发生故障造成停机,不仅直接影响到所在科室的诊疗工作量,还会影响相关诊疗业务的开展,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③社会效应,患者由于无法进行CT检查而造成的病情延误,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通过CT机的维护和保养,使用各种检测工具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者:秦磊;何子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德尔格Evita 4呼吸机气路的分析与应用维护的探讨,获得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经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重点分析Evita 4呼吸机气路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科学的设备日常维护方法.结果:分析呼吸机内部气路,确定设备维护方案,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结论:通过分析气路,指导临床工程师进行应用维护,保证设备高效运行.
作者:张腾;郭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切割清洗式创面清创系统的外科手术器械,介绍清创机的机械结构、电控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流程,并测试其性能.方法:按照切割清洗式创面清创机的设计原则,设计并构建系统模块,采用低压水射流技术完成创面清洗、高压水射流技术进行组织切除,在集成负压吸引器作用下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和创面的洁净.结果:该清创机大清洗压力达到1.2 MPa,大清洗流量为1.5 L/min;大切割压力达到10 MPa,大切割流量为500 ml/min,压力精度范围控制在±3%以内,负压吸引器流量为5 L/min.结论:该清创机是一种集清洗与手术于一体的手术器械,具有组织选择性好、对切除器官及组织残端损伤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侍才洪;宋军;王贺燕;赵雪巍;司跃元;郭勇;张西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西门子PRIMUS-H型直线加速器为高能直线加速器,在运行的数年中故障频繁,先后更换过速调管、闸流管、射频源等主要部件.在临床放疗应用中趋于稳定,但仍时有小故障出现影响对患者的治疗.现就治疗中出现的多叶准直器(MLC)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袁一戈;王小虎;高力英;赵林;杜瑞琴;单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目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现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加强设备的购置论证、统筹规划、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法,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保障设备的质量安全.结果:严格执行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学习,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改善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结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作者:顾晓明;马恒;崔骊;高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德尔歌Savina型呼吸机在医院应用中数量较多,该机型使用25000 h左右,故障开始出现,尤其电源模块.为保证呼吸机可靠、有效、安全使用,在其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极为重要.可采用原理法、元器件替代法修复机器.
作者:傅守勇;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掌握核磁共振仪射频系统的佳维修方法,结合电路图进行电路分析,缩小故障范围,查出故障部件,进行更换并快速修复.
作者:姬军;王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在基底节区的MRI影像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2年1月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导致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资料.根据梗死位置,将基底节区梗死MRI表现分为前部和后部.评价累及基底节区前部和后部的结核性脑膜炎和缺血性卒中腔隙性脑梗死的MRI影像分布特点.结果:将78例结核性脑膜炎和20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纳入本研究.在结核性脑膜炎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44例仅累及基底节区的前部;在缺血性卒中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148例仅累及后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豆状核和内囊膝部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在结核性脑膜炎腔隙性脑梗死累及基底节区后部的34例患者中,有26例有卒中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的分布取决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基底节区前部的受累,尤其是尾状核和内囊膝部以及病变的多发性常提示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性;而后部受累,多提示缺血性卒中的可能性.
作者:董莘;李海斌;敖国昆;秦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构建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诊治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通过加强采购管理,注重使用、维修、质量检测、计量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医疗设备全程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模型.结果: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医疗设备的全程质控制管理.结论:医学工程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工作重心放到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上来,促进医疗技术的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学工程事业开辟出新的天地.
作者:叶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Y免疫计数器目前已经在各级医院得到广泛的使用,通过介绍该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更有效地维护好和使用好该设备.以中佳光电公司GC-1200双探头仪器为例,从探测器、电子电路、机械传动系统、计算机等部分来阐述原理.在医疗设备维修中要了解、掌握机器的原理,不可盲目动手以免导致机器故障的扩大化.
作者:刘臣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利用表面肌电信号和心率变异信号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估的训练系统.方法:采集生理信号并进行时域、频域的分析,将分析结果与训练程序难易程度相结合,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训练.结果:通过训练使人能够尽快调整心理,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使人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心理评估训练系统的设计为心理评估提供了更加客观并且可量化的依据,并能通过训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该训练系统将在心理素质评估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钟添萍;汤黎明;朱兴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中推行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达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方法:采用研究生助教参与实验课程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等实验活动,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结果: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实现了既提高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又夯实了研究生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的双赢效果.
作者:文朝阳;马惠苹;孙林;贺旭;陈曦;王庆松;李卫红;石佳;李宝红;侯燕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