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

冯彩霞

关键词: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清洗消毒, ATP检测仪
摘要:目的: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及管理水平.方法:医院消毒中心建立清洗消毒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从器械回收、器械清洗、清洗洁净度检查、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及发放等细节入手,加强质量监测,注重人员培训和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结果: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及成效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资源整合,节省了各相关科室清洗消毒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避免了手术器械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再次污染.结论:所采取的感染控制及管理措施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在医院的应用

    目的:为适应国内医院现代化建设,借鉴国外现代化医院的发展经验,结合国内医院的现状和现代化需求,解析智能化轨道小车物流系统在医院的应用.方法:通过比较国内主流的2种物流传输系统的特性,探讨医院内部物流系统的发展趋势.结果:先进的物流管理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院的竞争力.结论:通过对国内医院日常营运情况的分析和实际使用情况比较,轨道式物流传输系统相对气动物流系统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更能满足和切合我国医院的实际需求.

    作者:何伟峰;马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PET-CT工作原理及应用

    目的:PET-CT实现了同机图像融合,是一种功能性医学影像学设备,通过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为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提供便利.方法:分别介绍PET与CT两种设备同机组合的不同成像原理以及设备应用时对环境的要求.结果:了解PET-CT的工作原理,掌握一般维护保养项目和方法,使PET-CT融合影像为临床正确确定放疗的计划靶区、检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提供佳方案.结论:PET-CT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良好与设备的维护保养密不可分.在设备的日常维护过程中要保持设备符合环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各个运行环节,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作者:张秀文;张永寿;刘乃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构建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

    目的:构建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确保医疗诊治质量、保证患者安全、避免医疗纠纷.方法:通过加强采购管理,注重使用、维修、质量检测、计量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医疗设备全程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模型.结果:建立完善的科学的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医疗设备的全程质控制管理.结论:医学工程人员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找准自己的位置,把工作重心放到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控制上来,促进医疗技术的科学发展,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医学工程事业开辟出新的天地.

    作者:叶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德国ERBE ICC350高频电刀故障排除实例

    德国ERBE ICC350高频电刀是ERBE公司ICC系列高频电外科手术设备的顶级产品,具备控制失血等多种功能,适用于各种高频电外科手术.通过维修该型号高频电刀的故障实例将故障现象、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处理归纳整理,以供同行维修人员参考.

    作者:李晖;郭洁;张志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研究生担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助教的实践探讨

    目的:通过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中推行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达到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方法:采用研究生助教参与实验课程教学工作,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和设计性等实验活动,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结果: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可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研究生担任助教工作,实现了既提高本科生实验教学质量,又夯实了研究生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的双赢效果.

    作者:文朝阳;马惠苹;孙林;贺旭;陈曦;王庆松;李卫红;石佳;李宝红;侯燕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治疗的影像学探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和治疗中影像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2002年至2011年病理证实的2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23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临床诊断.23例患者中3例行输尿管粘连松解术,6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12例行输尿管狭窄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2例行输尿管镜下病损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少见,影像学检查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穆大为;李学松;郭和清;周高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疫苗研制项目中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目的:疫苗研制项目中应重视科研用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以保持设备检定和(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尽量降低由于设备量值不准确而引起的检测数据失准的风险.方法:阐述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目的、意义、方法、结果判定、期间核查仪器的正确选择和计划的制订、实施等,并对核查实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建立起规范的检验核查标准与方法,确保对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和装置等提供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结论: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完成期间核查计划,以保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为疫苗研制项目中出具严谨、科学和公正的检测数据提供硬件保障.

    作者:马颖;曾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德尔歌Savina重症监护呼吸机电源原理及检修分析

    德尔歌Savina型呼吸机在医院应用中数量较多,该机型使用25000 h左右,故障开始出现,尤其电源模块.为保证呼吸机可靠、有效、安全使用,在其出现故障时及时维修极为重要.可采用原理法、元器件替代法修复机器.

    作者:傅守勇;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报警及故障分析

    通过对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报警及故障分析,总结常见故障的报警提示,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报警的方法,明确日常仪器维护保养、故障记录,以及操作人员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减少故障的发生,保证仪器处于佳运行状态,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徐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γ免疫计数器的构造原理及常见故障分析

    Y免疫计数器目前已经在各级医院得到广泛的使用,通过介绍该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更有效地维护好和使用好该设备.以中佳光电公司GC-1200双探头仪器为例,从探测器、电子电路、机械传动系统、计算机等部分来阐述原理.在医疗设备维修中要了解、掌握机器的原理,不可盲目动手以免导致机器故障的扩大化.

    作者:刘臣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MRI、 CT在移植肾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I、CT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MRI和MRU)、MSCT和CTA检查技术,回顾性分析1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MRI、CT表现.结果:7例患者术后出现移植肾压痛、无尿及发烧;6例表现为移植肾积水、输尿管与膀胱吻合口间梗阻,并经手术证实;3例表现为肾皮髓质结构模糊,诊断为排斥反应;l例移植肾肾周血肿形成;1例出现移植肾局部血管栓塞至肾梗死.结论:MRI、MSCT检查可显示移植肾内外的多种结构,能够提供丰富的肾脏血管、输尿管及周边组织的图像信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智明;杨贵将;单忠波;邸洪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德尔格Evita 4呼吸机气路分析及应用

    目的:通过对德尔格Evita 4呼吸机气路的分析与应用维护的探讨,获得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经验.方法:结合实际工作,重点分析Evita 4呼吸机气路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科学的设备日常维护方法.结果:分析呼吸机内部气路,确定设备维护方案,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和应用质量.结论:通过分析气路,指导临床工程师进行应用维护,保证设备高效运行.

    作者:张腾;郭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患沟通合理性对于改善护患关系的临床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我科采取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其对临床输液中的护患沟通满意情况.对研究人群分为两组进行输液治疗前培训,调查实施护患沟通前、后输液治疗服务情况的满意率.结果:对护患沟通管理实施后进行评估,临床输液患者满意率、临床疗效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实施前输液治疗患者满意率为60.45%,实施后满意率为94.02%,实施前后患者对输液治疗服务满意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73,P<0.05).结论:重视临床护患关系沟通可有效地提高护患之间的信任,加强护患沟通的合理性为临床护理服务.

    作者:陈德智;宿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于DICOM的医学影像接收存储技术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PC机通过网络接收、存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影像的方法,阐述DICOM存储SCP的编程实现技术.方法:运用VC++6.0及LeadTools工具包实现在Windows 2000/XP操作系统中编程.结果:成功地实现了PC机网络接收、存储基于DICOM影像的功能.结论:本方法可集成并应用于其他诸如图文报告、影像病例收集等应用软件中,并可为PC机从医疗影像设备中采集存储DICOM影像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作者:杨征宇;赵建传;张立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机能学实验室建设

    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机能学实验室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课堂管理、设备管理中的作用.同时,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作者:侯晓莉;崔茜;马思明;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VolumeRAD成像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流程

    VolumeRAD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影像技术,该技术在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上利用高性能的平板探测器、大容量小焦点X射线球管、精准的驱动装置完成多角度的容积扫描,获取一系列的影像数据,由计算机回顾性的重建出任意层面的数字X射线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据X射线球管和平板探测器的运动形式,共有4种采集方式,29种协议,基本涵盖了人体常规的摄影位置,为更好地在临床上使用VolumeRAD成像技术,探讨VolumeRAD成像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流程.

    作者:李军;刘伟伟;王广丽;王忠周;罗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机的维护和保养

    CT机作为大型精密医学影像设备,在大中型医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CT机运行状况对医院的整个诊疗会带来3方面的影响:①对诊断的影响,CT机运行状况将会影响CT图像的质量,进而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会直接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会蒙受损失;②对经济的影响,当CT机发生故障造成停机,不仅直接影响到所在科室的诊疗工作量,还会影响相关诊疗业务的开展,造成间接的经济损失;③社会效应,患者由于无法进行CT检查而造成的病情延误,会给医院的声誉带来不良影响.通过CT机的维护和保养,使用各种检测工具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作者:秦磊;何子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概述新型双室袋生产设备的发展

    目的:概述双室袋输液的类型、新包装、新材料及其生产线.方法:讨论双室袋的生产工艺和特点,及在无菌操作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因其在战时、紧急救灾、急救中心等特殊环境下开展输液的便捷,目前已被许多国家作为战略物资来储备.结果:大力推广双室袋生产工艺,解决我国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地区,以及自然灾害时的医疗援助和现场配药的难题.结论:国内粉液双室袋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标准.随着人们对医疗意识、用药安全性认知程度的提高,粉液双室袋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作者:李珺;刘守玉;马洪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

    目的: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及管理水平.方法:医院消毒中心建立清洗消毒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从器械回收、器械清洗、清洗洁净度检查、器械包装、器械灭菌及发放等细节入手,加强质量监测,注重人员培训和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结果: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水平及成效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资源整合,节省了各相关科室清洗消毒设施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避免了手术器械对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再次污染.结论:所采取的感染控制及管理措施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

    作者:冯彩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贝克曼DXI800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系统原理解析与应用

    目的:对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系统原理进行解析.方法:将样品分析步骤、分析模块、液路模块、空气压力系统等相关模块的运作原理、结构组成等逐个进行详尽的解析,并针对典型故障现象进行应用分析及总结.结果: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注意和改进,使仪器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保障.结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掌握仪器各模块原理,并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有效排除仪器典型故障,确保分析仪正常运转.

    作者:郑传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