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
目的:研究分析色温对手术灯光源质量的影响.方法:设计实验,在无光环境中利用手术灯光源质量检测装置采集不同品牌手术灯光源色温数据,并绘制光源的光谱图,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其色温对手术灯光源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过低的手术灯光源色温会直接影响人眼对颜色的判断,而过高的色温则会造成人体组织烘干,严重影响手术的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结论:手术灯光源的质量检测对于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应对其研究内容给予更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曹铁军;孙婷;胡永明;徐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根据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主要用于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心肌酶类和离子的检测,是医院检验科常用的大型分析设备.现就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几点故障进行总结,并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维修过程,以供参考.1 故障案例一
作者:周丽华;牟强善;吴浙君;武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磁性纳米探针在MR分子影像学领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并且有着宽广的前景,而各种新型纳米探针的研发尤其是靶向纳米探针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有利于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本研究回顾分析近年来分子影像学的发展及影像探针的应用,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总结分析分子影像学进展、纳米探针的研发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提高对磁性纳米探针在MR分子影像学领域的重要应用价值的认识,实现疾病治疗的实时监测及效果评价.
作者:张治国;于金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有效保证患者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减少医疗风险,构建体外诊断试剂监管与检验设备的评价体系,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通过对影响临床诊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构建体外诊断试剂成本与检验设备性能评价监管体系,为体外诊断试剂管理与检验数据精确稳定提供参考.结果:通过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将医院的检验试剂纳入统一管理,保证了全院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可比性.结论:通过规范医院临床体外诊断试剂的管理,降低检验和管理成本,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结果.
作者:仇保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外开展了虚拟解剖学、虚拟放射学及虚拟内窥镜学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国内开展了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建立了现代化模拟医院,进行急诊医学高仿真模拟教学,构建了医学检验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充实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弥补了实验教学资源的不足,优化升级软件、节省教育资源,模拟真实情境避免各种危险,突破时空限制,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侯振江;王凤玲;李红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评估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PCI术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50例患者,分析比较DS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①DSCT能清楚显示全部支架,95%支架图像达到良好以上;②DSCT对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2.3%、94.45%、89.5%、94.2%及77.95%,与SCAG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③DSCT对直径≥3.0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直径<3.0mm支架.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评价PCI术后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吴宝金;于红;汤连志;李延皎;刘志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结肠癌患者CT资料,并将CT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观察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检出所有结肠肿瘤病变,敏感性和准确性为100%.影像学分期和病理学分期对比:T分期准确性为91.07%;N分期准确性为85.71%;M分期准确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价值较高,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胡宁;白卓杰;闵钢;王小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与数字X线摄影(DR)平片检查比较,探讨X射线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在胸部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0名体检者,征得其同意后先行DR胸部平片检查,再行胸部断层容积成像检查,对其中435例受检者的有效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和图像优秀率.结果:435受检者中,断层容积成像检出70例病灶;DR检出26例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668,P<0.05);断层容积成像检出率(16%)明显高于DR(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7,P<0.05).结论:断层容积成像技术对胸部病灶的检出率明显优于DR平片,特别是对重叠遮挡解剖结构及复杂部位的细节能清晰显示,对体检人群的胸部病变筛查和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子真;吴新淮;陆海容;马小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76例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观察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及血气相关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插管率及病死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后的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RR)及呼吸频率(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NIPPV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接受NIPPV治疗后的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NIPPV可以有效优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及呼吸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插管及病死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舒六一;吴妮;赖丽芬;刘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anti-TNF-αantibody)对腹部创伤合并感染脓毒血症大鼠的急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创伤脓毒症导致高血糖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和小剂量抗TNF-α治疗;通过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等方法比较各组大鼠的差异.结果:采用抗TNF-α抗体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输注率和肝组织Akt磷酸化水平,提高mTOR磷酸化水平.结论:抗TNF-α抗体治疗可调节肝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减轻创伤感染应激后大鼠急性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曲卫;张静;姜兆顺;万国峰;韩晨东;李霖;王静;李美晔;张胜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放射治疗专用设备,具有满足临床需要的光子线和电子线多档能量组合.系统不仅可开展常规放射治疗技术,还具有目前国际先进精确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IGRT),调强放射治疗技术(IMRT)、快速旋转容积调强技术(Rapid Arc)及动态自适应放疗技术(DART)等.通过高精度和高稳定的剂量率为肿瘤患者提供全身各部位精确有效的治疗.其中MLC对于试型、调强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赵乐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介绍影像数据传输及储存系统(PACS)和放射学信息系统(RIS)技术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PACS及RIS对医院信息进行管理与共享.结果:医院PACS及RIS的实施提高了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PACS全面解决了医学影像的获取、显示、处理、贮存以及管理等问题;RIS解决了医院普遍出现的病历档案大容量存储的难题.结论:PACS及RIS是医院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PACS及RIS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张钤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MODS患者给予CBPT,观察其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并进行急性生理年龄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Ⅱ)和MOD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CBPT后第2d晨和CBPT结束后次日晨患者的APACHEⅡ、SAPSⅡ和MO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有所改善.结论:CBPT对MODS患者疗效确切,可为原发病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作者:张慧智;董宏;钱秦娟;王艳;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介绍一种医疗设备报废的判定标准与具体的报废方法.方法:通过医疗设备9种报废判定标准进行科学的性能检测以及运行状态的分析,以临床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反馈意见与计量质量控制人员的数据为基础,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安全有效的报废.结果:以客观检测数据为依据,对医疗设备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估与检定,对未能达到性能要求的医疗设备进行合理的报废处理,有效地防止医疗事故并提高医疗设备的诊断与治疗质量.结论:通过科学严谨的报废制度,预防报废医疗设备流入社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及环境造成危害,防止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切实保证医院的根本利益.
作者:金鑫;龚纯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输注不同类型血制品的输血反应情况,以指导临床输血治疗.方法:选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25例,行血液透析后分3组进行治疗,分别输全血、输红细胞悬液以及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比分析3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发热、过敏、溶血以及阻塞性肺梗塞等输血反应的比较,表明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输全血、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0%、3.74%和0.89%,且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相对于另外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震;周俊;吴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无菌药品生产洁净区的要求,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必须实施动态监测,以达到药品生产的良好环境.方法:从药品生产洁净室的环境要求到悬浮粒子的动态监测系统介绍,通过环境监测实例,叙述悬浮粒子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结果:悬浮粒子监测系统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同时采取异常情况处理程序,才能满足生产环境的监测要求,为洁净室生产环境的监测提供可靠的手段.结论:针对悬浮粒子动态监测系统,讨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因素,对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蒋井明;彭晓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设计基于社区家庭的母婴健康监护系统,用户可在家中得到便捷的健康服务和实时健康监护.方法:在Windows系统上,以VS2010和MySQL5.0为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设计.结果:该系统实现了用户的个人信息、生理参数的管理,能够记载个人生活习惯,跟踪疾病,提醒亚健康症状.根据用户对各项详细信息的评估,给出相应的健康建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医生和用户的实时在线聊天交流功能.结论:母婴健康监护系统操作简单,计算机界面友好,能够确保用户(孕妇)的健康安全,有效地提高胎儿健康发育的质量.
作者:徐泽林;陈荣;张慧连;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舒利迭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舒利迭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对照组(单纯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检测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气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以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呈负相关,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与其呈正相关.结论:舒利迭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水平,改善血气水平,且应激水平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
作者:耿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0例,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综合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0,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242,t=16.234,t=31.650,t=6.924;P<0.05);②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胆汁漏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6.437,P<0.05),两组患者结石残留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广泛用于活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和分子间动态相互作用的实时研究.受体光漂白法和敏化发射测量方法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FRET的两类常用方法,在实验中应注意FRET荧光对样品选择的要求及FRET技术的局限性等问题.FRET技术作为活细胞研究强有力的工具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肖忠新;张进禄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