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江;王凤玲;李红岩
费森尤斯4008S型血液透析机,因其性能稳定可靠、操作简便深受临床欢迎[1].在使用过程中,4008S型血液透析机的常见故障主要分为水路和电路两大类,其中水路故障较为多见.水路故障主要存在流量问题、压力问题和透析液参数监测有关的问题.其中,电路故障虽然故障范围较广,但对于具体故障而言在了解设备的原理和部件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维修,较水路故障处理简单.现就3例4008S型血液透析机水路报警故障进行阐述,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谷敏;张康;尹晓峰;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MODS患者给予CBPT,观察其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和血常规,并进行急性生理年龄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Ⅱ)和MOD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CBPT后第2d晨和CBPT结束后次日晨患者的APACHEⅡ、SAPSⅡ和MO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治疗过程中肾功能和电解质平衡有所改善.结论:CBPT对MODS患者疗效确切,可为原发病进一步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作者:张慧智;董宏;钱秦娟;王艳;张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牙科综合治疗椅是在口腔治疗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基本设备,其内部集中了“水源”、 “电源”和“气源”,因结构较为复杂,且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影响临床治疗的开展[1].大洋KY528牙科综合治疗椅是较为典型和普遍使用的设备,现将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常见的故障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评估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PCI术后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50例患者,分析比较DSCT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①DSCT能清楚显示全部支架,95%支架图像达到良好以上;②DSCT对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2.3%、94.45%、89.5%、94.2%及77.95%,与SCAG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③DSCT对直径≥3.0mm支架的再狭窄检出阳性预测值、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优于直径<3.0mm支架.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评价PCI术后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作者:吴宝金;于红;汤连志;李延皎;刘志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儿茶止泻霜对番泻叶致泻大鼠模型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5组,每组10只.模型建立成功后取大鼠结肠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Western blot印迹法检测各组动物结肠AQP-3的表达水平.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一致,高剂量组、低剂量组结肠AQ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阴性对照组、空白组比较均增多,高剂量组增加显著(F=48.687,P<0.05);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儿茶止泻霜对番泻叶致泻大鼠结肠AQP-3蛋白的表达有上调作用,且呈一定剂量的依赖性.
作者:丁宁;康乐;高明;孙文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信息化的医疗设备状态检测平台,实现医院对医疗设备集中监督.通过对超声影像设备进行信息化、集中式开机检测,完成对超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监督.方法:使用霍尔电流传感器采集B超电流信号,比较电路转换成0-1状态信息;使用MSP430F449与串口转网络模块,将数据发送至采集终端,采集终端数据并将其整理后发送至中央监控服务器.结果:霍尔电流传感器数据采集准确、有效.采集终端和中央监控系统采用socket编程,其数据传输与管理快速、方便.结论:构建了一套能够集中监督B超室设备的中央监控系统,能够实时检测超声设备的开机状态.
作者:王清波;虞成;杨攀;胡志奇;朱隽典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提高牙椅吸唾系统对气源的合理利用,改进牙椅吸唾系统的电路.方法:用占空比固定的脉冲555多谐振荡电路改进牙椅吸唾系统.结果:改进后的牙椅吸唾系统解决了由于牙椅数量多、牙椅吸唾系统所用气量过大所致气源供气不足而影响牙椅及其他系统的正常使用问题.结论:基于555多谐振荡电路的牙椅改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在口腔科中推广应用.
作者:符华垒;蔡钰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输注不同类型血制品的输血反应情况,以指导临床输血治疗.方法:选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325例,行血液透析后分3组进行治疗,分别输全血、输红细胞悬液以及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对比分析3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输血反应情况.结果:通过对发热、过敏、溶血以及阻塞性肺梗塞等输血反应的比较,表明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输全血、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0%、3.74%和0.89%,且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组相对于另外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输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输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震;周俊;吴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解聚素-金属蛋白酶(ADAM)家族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乳腺癌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肿瘤分期为TNM Ⅰ、TNMⅡ、TNMⅢ、TNMⅣ)和对照组(选择乳腺活检阴性患者).收集乳腺癌组织并检测ADAM9、10及17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乳腺癌组织中ADAM9、10及17的蛋白和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呈现出TNM Ⅰ >TNMⅡ>TNMⅢ >TNMⅣ期;蛋白含量与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ADAM9、10及17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ADAM9、10及17表达越多,TNM分期越差.
作者:原庆会;何伟;王安群;杨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保证磁共振成像(MRI)仪稳定工作,科学合理地设计供电电源和供电控制回路.方法:依据国家标准“民用建设电气设计规范”对MRI供配电系统、接地及安全防护系统进行设计.结果:1.5T超导MRI设备在安装前对供电系统及控制回路进行认真规范的设计,对重点指标采取≥50%的额定余量,使该设备运行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通过对MRI供电系统的规范设计、实施,满足了MRI设备供电电源的电压、频率、电流、供电线路以及低压配电装置等基本要素的需要,使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合理地运行.
作者:董明军;窦军;白轩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应运而生,并在医学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外开展了虚拟解剖学、虚拟放射学及虚拟内窥镜学等计算机辅助教学,国内开展了数字化可视人体研究,建立了现代化模拟医院,进行急诊医学高仿真模拟教学,构建了医学检验虚拟实验室和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充实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弥补了实验教学资源的不足,优化升级软件、节省教育资源,模拟真实情境避免各种危险,突破时空限制,为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侯振江;王凤玲;李红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比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上的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中的价值.方法:82例NSCLC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于伽玛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别用RECIST1.1和PERCIST1.0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并分析两者与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应用RECIST1.1和PERCIST1.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TNM分期、△SUL及PERCIST是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过程中与OS显著相关的因素,而AV、RECIST、肿瘤位置、年龄、KPS评分以及病理学类型则与OS不相关;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PERCIST1.0(CMR与非CMR)是预测OS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应用18F-FDG PET/CT对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可能较CT更准确.
作者:康静波;方恒虎;杜锐;赵向飞;梁英魁;赵文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66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3例,有效率为6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3,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痊愈+显效需要的时间为(5.76± 1.16)d;对照组为(8.17±2.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P<0.05).结论:氦氖激光通过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较单独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并且缩短患者病程,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一个良好选择.
作者:张晓军;钱龙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制远程智能心率监测仪,实现患者心电图远程实时监测.方法:利用无线网络、智能呼叫及生命体征监测等科技手段,设计远程监测系统.结果:该系统通过远程跟踪和记录患者的心率,能够准确及时地监测患者的心电信号.结论:该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人体心电信号,提高医生诊断心脏病的准确程度,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采用压差法测量医用气体流量的测量原理、结构和工艺等因素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方法:利用液体流经节流装置时所产生的压差测量气体流量.结果:合成不确定度μc=1.364%,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结论:压差传感器测量方法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对医用气体流量测量的要求.
作者:商洪涛;唐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色温对手术灯光源质量的影响.方法:设计实验,在无光环境中利用手术灯光源质量检测装置采集不同品牌手术灯光源色温数据,并绘制光源的光谱图,通过观察分析,判断其色温对手术灯光源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过低的手术灯光源色温会直接影响人眼对颜色的判断,而过高的色温则会造成人体组织烘干,严重影响手术的质量,甚至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结论:手术灯光源的质量检测对于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应对其研究内容给予更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作者:曹铁军;孙婷;胡永明;徐海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anti-TNF-αantibody)对腹部创伤合并感染脓毒血症大鼠的急性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创伤脓毒症导致高血糖的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大剂量和小剂量抗TNF-α治疗;通过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等方法比较各组大鼠的差异.结果:采用抗TNF-α抗体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葡萄糖输注率和肝组织Akt磷酸化水平,提高mTOR磷酸化水平.结论:抗TNF-α抗体治疗可调节肝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Akt和mTOR的磷酸化水平,进而减轻创伤感染应激后大鼠急性胰岛素抵抗程度.
作者:曲卫;张静;姜兆顺;万国峰;韩晨东;李霖;王静;李美晔;张胜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无菌药品生产洁净区的要求,空气中的悬浮粒子必须实施动态监测,以达到药品生产的良好环境.方法:从药品生产洁净室的环境要求到悬浮粒子的动态监测系统介绍,通过环境监测实例,叙述悬浮粒子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结果:悬浮粒子监测系统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同时采取异常情况处理程序,才能满足生产环境的监测要求,为洁净室生产环境的监测提供可靠的手段.结论:针对悬浮粒子动态监测系统,讨论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因素,对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蒋井明;彭晓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量子管通环在透析用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方法:根据量子学原理,通过量子管通环产生的超精微振荡波、分子振动波和生物信号,对透析用水处理设备内管道的水物理软化;对处理后的水取样,检测其技术参数;对经量子管通环处理后的水和软化用盐的水质进行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比较.结果:量子管通环在水处理方面能达到透析用水水质要求,同时与化学软化用盐相比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结论:量子管通环在透析用水的水处理方面具有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俊;张艳;侯君子;伍洪;韩旭;马海新;庞周龙;周旋坤;王羽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放射治疗模拟机房物理条件与设备剂量学参数的相互关系,设计并确定合理的机房屏蔽改造方案.方法:以某单位拟投入运行的1台放射治疗模拟机及其拟改造机房为研究对象,在设备调试性出束时使用451P高压电离室巡测仪和SG-102型X-γ环境剂量率仪测量机房外围关注点的辐射水平,并据此进行机房墙体的屏蔽改造方案设计.结果:该模拟机在125kV、1.8mA的高透视条件下,东、西主束墙外周围剂量当量率高分别为14 μ Sv/h和4μSv/h,机房室顶上方高剂量率为185μSv/h,据此初步确定了该模拟机房主束屏蔽的改造方案.结论:放射治疗模拟机房外在透视条件下关注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作为放射防护指标,根据其实测值设计机房的屏蔽改造方案实用可行.
作者:马永忠;王宏芳;娄云;万玲;冯泽臣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