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柯达CR950成像系统的维护管理

陈茂生

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 扫描器, 图像处理器, IP板, 慢扫描组件
摘要:目的:结合计算机X线摄影(CR)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出合理有效的维护保养方法,以达到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方法:分析CR设备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其故障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针对柯达CR950成像系统的维护保养措施。结果:通过CR设备的维护管理,极大降低了CR的故障率。结论:有效的维护管理形成制度后能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降低临床使用风险。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野战医疗所战备药材的科学管理

    目的:探讨战备药材的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现代战争中的药材保障需求。方法:建立相对完善的战备药材管理体系,针对目前野战医疗所战备药材装箱标准以及内部配置布局中的设计缺陷,提出改进措施。结果:通过近期组织的战伤救治演习证实,该管理体系科学、规范,职责分工清晰、明确,能够较好地开展医疗保障。结论:战备药材的科学管理,对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完成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卫勤遂行保障及医疗应急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锋;程旭辉;陈冰璞;王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疗效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及其护理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愈率,更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春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用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验证研究

    目的:依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47号报告要求,验证一台6 MV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放射防护设计的可靠性,并按优化原则提出具体的防护建议和改进措施,给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机房屏蔽设计的计算方法。方法:按照IAEA第47号报告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对加速器机房屏蔽厚度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原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现场检测结果对人员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给出对比结果。结果:经现场检测,其防护效果符合国家标准。结论: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检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作者:刘雅;郭朝晖;程金生;刘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A9800型生物反馈治疗仪在产后康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应用标准的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及生物反馈治疗仪诊断产妇产后盆底肌肉受损的程度,进而科学地指导医生通过电刺激和生物反馈对患者实施精准康复治疗。方法:采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对897例产妇进行压力检测,并对Ⅰ型、Ⅱ型肌纤维功能进行评估。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产妇无治疗。结果:经3个月后对897例产妇第二次评估,观察组评估结果趋向于正常值;对照组产妇评估结果明显差于观察组。结论:使用SA9800型的生物反馈治疗仪,配合Glazer评估结果对患者治疗起到了指导作用。通过量化测定盆底肌力和盆底肌肉受损的程度,经正确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常见疾病的发生概率。

    作者:易绍媛;任艳蕊;罗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aema-V6型呼吸机的故障与维修

    Taema呼吸机是法国原装进口的多功能呼吸机,其结构紧凑,操作灵便,具有智能化功能,从婴儿到成人均可得到对应的治疗模式。现以Taema-V6型呼吸机为例,讨论分析有代表性的维修实例[1]。

    作者:张思远;张鹏;陈文霞;王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改进型呼吸体积描记系统的硬件设计与研究

    目的:设计一种改进型的呼吸体积描记技术(RIP)测量系统,解决目前的RIP测量系统适应性差和抗噪声能力较弱等问题。方法:采用XILINX公司的CPLD芯片作为高精度恒流源电路的控制芯片,并通过滤波、前置放大、锁相放大、自动控制放大、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和TI公司的16位MCU等构成的微弱生理信号放大检测硬件平台对人体的呼吸信号进行检测。结果: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检测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等呼吸参数与现行的肺功能仪(PN)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改进型的RIP测量系统具有检测人体呼吸参数的能力,测量精确,操作简单,可作为便携式的呼吸检测平台。

    作者:姬军;黄增跃;袁青;王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科俯卧位专用床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目的:设计研制合理的俯卧位专用床,以解决患者俯卧位时间过长时所导致的颜面部压痛、肩颈部和腰部酸痛及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方法:研制的俯卧位专用床核心部件包括头枕升降控制箱、头枕多角度转向球、头枕位置紧固手刹以及头枕升降摇柄等。结果:该装备能更精准地调整患者俯卧时的头位,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确保了患者正确体位的长时间维持。结论:该装置的各项功能对视网膜成功复位起到了使用便利、安全可靠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银春;周媛婷;苏纯音;武志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一代智能麻醉工作站新产品发布会巡礼

    2014年6月26日北京航天长峰股份有限公司新一代智能麻醉工作站产品发布会在北京长峰假日酒店隆重举行。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中国载人飞船工程软件专家组组长何新贵院士,中国麻醉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华麻醉学杂志》名誉总编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金清尘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全国40余家新闻媒体的代表出席了本次盛会。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FAME全自动酶免仪洗板过程中常见报警分析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在我国采供血机构及大型医院的酶免实验室中应用相当普遍,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与洗板步骤相关的故障报警比较常见,现将几年来FAME洗板过程中常见报警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供同行借鉴。

    作者:刘冬;魏胜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破裂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6例卵巢囊肿破裂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9例为黄体囊肿,诊断符合率为93.4%;14例为巧克力囊肿,诊断符合率为57.1%,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快捷及方便,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急腹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丹;王韶雯;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生物共振仪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仪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复发情况。方法:选取进行生物共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5例,随机分为两组(疗程为6月以内组25例和疗程为6月以上组3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每周一次生物共振治疗,必要时应用治疗性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及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等。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各测一次呼气峰流速,并观察2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生物共振仪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大呼气流量(PEFR)均明显提高。6月以内组和6月以上组的峰值呼气流速(PEF)变化值分别由(68.00±3.14)%和(69.95±4.74)%上升至(86.92±3.59)%和(91.62±2.84)%。2年内6月以内组患儿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40%;6月以上组患儿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应尽早进行生物共振与药物联合治疗,以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恩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顺铂一线化疗方案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40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的对照组,观察化疗后近期疗效指标、肿瘤内分泌指标以及远期疗效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82,x2=5.992;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B、VEGF-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EGF-A、VEGF-B和VEGF-C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63,t=6.094,t=5.892;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83,x2=7.273, x2=6.274,P<0.05)。无进展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52,t=7.883;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降低VEGF水平、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及延长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耿慧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院医学工程科质量管理策略探讨

    目的:从医学工程科职能和作用出发,探讨医学工程科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质量管理策略。方法:从组织构建,医疗设备和医用耗材的管理,以及医疗器械维护、维修等方面讨论医学工程科的质量管理策略。结果:通过开展医学工程质量管理,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明显提高,在组织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院的快速发展,使医学工程科在医院的作用和职能不断深化和拓展,加强其质量管理,能更好地发挥医学工程科服务于临床、保障医疗工作的核心作用。

    作者:许敏光;闫伟;侯羿;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剂量分布仪对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测量与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检测加速器泄漏辐射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中提供的方法,以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对象,使用IBA公司生产的Startrack型剂量分布仪对该加速器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与大吸收剂量点比值为0.07%,平均吸收剂量与大吸收剂量比值为0.04%。结论:研究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进行加速器的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翔;曹兴江;杨春勇;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的影像特征及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尤其是内膜破口、直径、假腔的范围及受累血管的显示。方法:对6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影像信息进行后处理后再现,分析相关影像特点。结果:参考DeBakey分型,60例患者中Ⅰ型12例,Ⅱ型6例,Ⅲ型42例。其中3例合并升主动脉瘤样扩张,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样扩张,32例伴发胸腔或心包腔积液,18例假腔内有附壁血栓形成,17例合并明显的肾缺血,11例右半肠管缺血,2例左半肠管缺血,2例合并一侧下肢动脉闭塞。破裂口检查率为93%,影像诊断临床符合率为91.3%。结论: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可明确主动脉夹层诊断、分型、受累范围及脏器累及情况评估和术后评估,对临床诊断的明确、手术方式制定及术后评估意义重大。

    作者:戴捷;范治国;曹俊华;于峣;高宝军;丁晓娟;陈光真;李铁柱;袁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创新型实验中心建设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以及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分析传统护理学实验室基础条件、教育理念以及管理体系现状,根据护理学专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提出创新型实验中心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结果: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应从护理学实验中心的硬件设施、管理体系、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结论: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使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可以促进护理教学的发展。

    作者:田红梅;何剑;周敏;胡可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对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腔镜手术器械,分别采取常规器械灭菌流程及优化的器械灭菌流程,比较两组的器械检测合格率、医生使用满意度、患者术后感染率、下床时间及患者总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肉眼检测合格率为99.37%,细菌学合格率为95.60%,使用器械的平均满意评分为(96.43±2.12),总满意度为89.9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6%,术后下床时间(2.89±0.43)d,总住院时间(6.43±2.7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化腔镜器械灭菌流程可以有效提高灭菌效果和手术质量。

    作者:李小燕;赵文君;杜秋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X线射野内偏离中心线距离与极限分辨率变化的关系研究

    目的:使用星形测试卡分别测试X射线照射野内中心线入射点及其他多点的极限分辨率值,分析其变化规律。方法:以X射线中心线为零点,分别沿X射线管长轴、短轴等间距标记6个位点,将星形测试卡圆心依次置于各位点测试焦点的极限分辨率值,统计其数据并描绘成曲线。结果:①X射线管长轴各位点上的焦点宽的极限分辨率值相等,而焦点长方向上的极限分辨率值有明显变化;②X射线管短轴各位点上焦点宽和长的极限分辨率值基本相等。结论:在照射野内X射线管长轴方向上位置不同,对焦点长的极限分辨率值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洪雨;孙勇;张祯;谢辉;鲁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目的:研发设计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保障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疾病的诊断率、治愈率和工作效率。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研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医院医疗设备日常维护管理。结果:实现了设备基本信息登记、设备报修、设备维修验收、设备档案管理以及设备报废等系列业务信息化管理。结论: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护效率,提升医院的医疗设备维护管理效益。

    作者:石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上的应用

    目的:针对目前医疗设备管理中信息采集和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射频标识(RFID)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实现智能化管理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电子标签、阅读器及应用软件完成RFID系统的工作过程。结果:系统设计方案能够实现对医疗设备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实现医院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结论:RFID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使用价值将改变医疗设备管理模式,为医疗设备管理带来新的机遇。

    作者:刘宇静;李珺;郑嘉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