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楠
Taema呼吸机是法国原装进口的多功能呼吸机,其结构紧凑,操作灵便,具有智能化功能,从婴儿到成人均可得到对应的治疗模式。现以Taema-V6型呼吸机为例,讨论分析有代表性的维修实例[1]。
作者:张思远;张鹏;陈文霞;王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等速运动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根据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接受常规训练的对照组和接受等速运动训练的观察组,每组49例,检测训练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伸屈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训练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ysholm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训练后伸屈肌肌力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伸屈肌PT、AP和MRTW水平高于对照组;训练后8周及16周,观察组患者的伸膝、屈膝大角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其肌力同时扩大关节活动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周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针对我国高校的环境特点、健康资源及人群健康情况,阐述建立面向高校的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与可行性。方法:借鉴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中原型法的设计思想,对系统的部署、数据源与异构数据集成以及功能需求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提出健康评价机制的设计目标与算法。结果:系统采用通用性及扩展性优秀的B/S结构、MVC理念进行架构搭建,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进行建模,以J2EE技术、轻量级开发框架SSH及Web Services等形成基本技术路线。结论:高校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扩展性及可行性,可为构建我国健康管理模式及高校人群健康等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苏航;刘欣悦;郭载勋;杨琳;武晓君;李锟;方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设计原理,定性、定量地解析研究加速器的技术关键,深入探索加速器的核心细节。方法:应用总分类的逻辑思路,从国内肿瘤情势的分布、行业的需求及放射治疗设备本身的技术发展,研究分析医用加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应用、设计细节。结果:医用电子加速器电子的获得、微波加速及内部环境支撑,其核心是微波类型的应用,而且加速管的结构至关重要。结论:驻波电子直线加速器较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发展晚,是由于稳定的加速电子结构和技术不成熟所致。巧妙的新型边耦合加速结构,为加速器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作者:管吉;杨树欣;管叶;高磊;杨震;詹宁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实现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全程动态监管模式,解决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无法准确实现双向追溯的问题。方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梳理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入库、出库管理流程;依托现代化信息系统的设计,利用条形码在各操作环节之间进行关联。结果: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物流全程动态监管模式符合口腔医院特点,取代原有的手工、粗放的静态管理模式,实现了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精细化管理。结论:口腔颌面外科高值耗材管理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方面的整合,可实现采购、入库验收、出库使用、销毁及盘点的物流全程动态管理和双向追溯。
作者:高燕华;范宝林;曹战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设计中毒事件现场处置装备的移动操作平台。方法:以机电一体化、集成化为主导,对中毒现场处置内容中涉及的装备开展集成平台设计研究。结果:中毒现场处置过程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个体防护等装备以现场应急箱方式进行箱囊化装备,移动操作平台可以现场快速进行毒物鉴定和现场信息及时传输。结论:中毒事件处置移动操作平台对现场处置装备的集成化满足了现场应急处置需求。
作者:吴家兵;刘剑君;张必科;王建军;龚磊;孙良;汤晓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仪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复发情况。方法:选取进行生物共振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55例,随机分为两组(疗程为6月以内组25例和疗程为6月以上组30例)。所有患儿均接受每周一次生物共振治疗,必要时应用治疗性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及β2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等。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各测一次呼气峰流速,并观察2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生物共振仪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大呼气流量(PEFR)均明显提高。6月以内组和6月以上组的峰值呼气流速(PEF)变化值分别由(68.00±3.14)%和(69.95±4.74)%上升至(86.92±3.59)%和(91.62±2.84)%。2年内6月以内组患儿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40%;6月以上组患儿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应尽早进行生物共振与药物联合治疗,以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吴恩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数字化医院建设,实现医院各项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方法: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思路,明确目标,多方协调,有序推进,优化整合。结果:建立以财务管理为基础,以临床应用为主线,以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打造数字化医院。结论: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关键是从医院实际出发,要求思路清晰、规划具体、稳步推进和提高效率。
作者:陈伯勋;李健;李勇涛;曾光;蔡永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央负压吸引装置终端插孔消毒前后细菌检测情况,降低医院的交叉感染概率,为制定消毒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130个中央负压终端装置用安尔碘棉签进行螺旋式消毒,检验科人员分别对呼吸科48个、脑外科46个及小儿内科36个中央负压终端装置在消毒前后取样进行培养,将所取标本接种于无菌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内,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检出细菌数量为污染标准。结果:临床设备中央负压吸引入终端插孔消毒后的污染率分别为呼吸科8.33%;脑外科6.52%;小儿内科5.56%,平均污染率为7.69%。检出的污染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消毒前后的污染率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8,P<0.05)。结论:采用安尔碘棉签消毒中央负压吸引终端口插孔,能够降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概率,可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
作者:焦永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全麻及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4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其具体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腰硬联合麻醉32例)和B组(气管插管全麻32例),对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后不良反应以及血液动力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在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后即刻、切皮阶段以及拔出气管导管时等不同时段,A组的心率、血压与B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6,t=5.227,t=6.003;P<0.05);②A组的麻醉用药量、阻滞起效、麻醉效果以及阻滞完全时间4方面与B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7,t=4.956,t=7.328,t=6.887;P<0.05);③术后镇痛比较,A组要优于B组(x2=22.337,P<0.05);④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则显著低于B组(x2=15.321,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同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可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建桥;陈怡菲;陈平;谢柯祺;陈龙平;黄雪梅;魏福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测量与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泄漏辐射水平,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检测加速器泄漏辐射水平。方法:依据国家标准“电子加速器放射治疗放射防护要求”中提供的方法,以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为对象,使用IBA公司生产的Startrack型剂量分布仪对该加速器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区域内X射线泄漏辐射与大吸收剂量点比值为0.07%,平均吸收剂量与大吸收剂量比值为0.04%。结论:研究探讨使用剂量分布仪等剂量扫描装置进行加速器的X射线泄漏辐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杜翔;曹兴江;杨春勇;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SCM-C18AJS型脉动真空灭菌器用于耐受100~136℃之间温度的布类、器械、玻璃器皿及橡胶手套等耐高温高湿的物品灭菌。SCM系列产品为连云港千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全套图纸及相关加工工艺,并符合中国国情的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满足医院的手术室和供应室等处灭菌消毒需要。
作者:黄祖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使用星形测试卡分别测试X射线照射野内中心线入射点及其他多点的极限分辨率值,分析其变化规律。方法:以X射线中心线为零点,分别沿X射线管长轴、短轴等间距标记6个位点,将星形测试卡圆心依次置于各位点测试焦点的极限分辨率值,统计其数据并描绘成曲线。结果:①X射线管长轴各位点上的焦点宽的极限分辨率值相等,而焦点长方向上的极限分辨率值有明显变化;②X射线管短轴各位点上焦点宽和长的极限分辨率值基本相等。结论:在照射野内X射线管长轴方向上位置不同,对焦点长的极限分辨率值有一定影响。
作者:王洪雨;孙勇;张祯;谢辉;鲁雯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护理干预下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48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在术前及护理前焦虑抑郁和生存质量评分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干预后差异显著。结论: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康复,并改善患者生存状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华;吴健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卵巢囊肿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6例卵巢囊肿破裂患者的阴道超声表现。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9例为黄体囊肿,诊断符合率为93.4%;14例为巧克力囊肿,诊断符合率为57.1%,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快捷及方便,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急腹症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丹;王韶雯;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制一种可根据急救实际需求、快速组合、配套及特定的医疗装备新型急救背囊。方法:将病种导向理念引入前出急救模式中,优化前出模式,并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急救背囊。结果:新型急救背囊携带方便,展开、收拢快捷,能够显著减轻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结论:病种导向急救背囊指向性强,携行便利,功能全面,能够满足院前急救、突发紧急医疗救援以及野战救护时对急危重症患者快速医疗救治的实际需求。
作者:闫涛;武涧松;李海英;侯羿;蒋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医疗教学档案的利用率,达到提升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和资源共享的目的。方法: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强化科教档案意识,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规范档案保管,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结果:强化医院医疗教学档案管理后使教学档案的完整归档率达到100%,教学档案的利用更加便捷。结论:医疗教学档案完整归档率的提高,可使医院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作者:樊晓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结合计算机X线摄影(CR)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总结出合理有效的维护保养方法,以达到提升设备的安全运行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方法:分析CR设备在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其故障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针对柯达CR950成像系统的维护保养措施。结果:通过CR设备的维护管理,极大降低了CR的故障率。结论:有效的维护管理形成制度后能够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降低临床使用风险。
作者:陈茂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在肺部磨玻璃影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螺旋CT胸部检查的31例患者资料,对肺部磨玻璃影像进行鉴别诊断,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恶性组(18例)和良性组(13例),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两组在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及边界清楚征象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00,x2=6.183,x2=5.373, x2=8.791;P<0.05)。恶性病变以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及分叶征等表现为主,边界清楚;两组在圆或椭圆型、不规则形及多结节融合状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138,x2=6.482, x2=4.306,P<0.05)。良性病变表现为圆或椭圆型,恶性病变以不规则形和多结节融合状表现为主。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对磨玻璃影的特殊征象及形态学进行综合分析和良恶性鉴别,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继龙;郭旺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以及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分析传统护理学实验室基础条件、教育理念以及管理体系现状,根据护理学专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临床实际需求,提出创新型实验中心建设的方法和途径。结果: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应从护理学实验中心的硬件设施、管理体系、实验项目、教学方法及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结论:创新型实验中心的建设使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可以促进护理教学的发展。
作者:田红梅;何剑;周敏;胡可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